摘 要:網絡經濟時代使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企業的營銷模式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現在,網絡銷售的比例在全社會產品和服務銷售額的比重,在大幅度地提高。網絡經濟又稱新經濟,它以信息革命和全球市場為基礎。企業在創新營銷模式時,應以觀念為先導,組織為保證,策略為體現。還要處理好創新與維持,企業與社會,過程和結果的關系。
關鍵詞:網絡經濟;知識經濟;營銷;創新
中圖分類號:F27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7712 (2012) 12-0006-01
網絡經濟和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使得企業的營銷模式隨之發生改變。根據商務部發布的2010—2011年度《中國電子商務發展報告》。報告顯示,2011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總額達5.88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9.2%,相當于當年國內生產總值的12.5%,中國網絡購物用戶達到1.94億人,網絡應用使用率達到37.8%,實現網絡零售總額7825.6億元,在社會消費零售總額所占的比重達到4.32%。
一、知識經濟的內涵和對企業營銷的影響
所謂網絡經濟,又稱為新經濟,該概念最早出現在1996年12月30日美國《商業周刊》中的一組文章中。網絡經濟是一種面向全球的可持續發展的經濟,是以信息革命和全球市場為基礎的經濟,是產業結構不斷調整和優化并上了臺階的經濟。網絡經濟在全球化資源配置和市場開發基礎上,以數碼知識和網絡技術為支撐,以高新科技產業為主導,以創新為動力,可持續發展的經濟。網絡經濟時代必須開展營銷的創新,其原因主要有:經濟的全球化、使得資源配置在全球范圍內進行,計算機網絡的發展使得企業的經從現實空間走向虛擬空間,人們對生存環境的關注,使得企業必須開展綠色營銷轉,科技的發展和生活方式的改變,使得企業必須運用最近的科學技術。現在的企業的營銷體現出虛擬化、無形化、標準化、個性化、交互性、即時性、全球化、人性化和誠信化等特點。
二、網絡經濟時代企業營銷創新的內容
創新概念的起源為美籍經濟學家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經濟發展概論》中:創新是指把一種新的生產要素和生產條件的“新結合”引入生產體系。它包括五種情況:新產品、新方法、新市場、新來源和新技術。所謂營銷創新,是指企業在市場營銷過程中將可以利用或獲得的一切資源要素進行改造、創造或重組,以最大限度提高企業營銷效率和經濟效益的活動。網絡經濟的發展需要新的營銷觀念、營銷手段與之適應。企業的營銷已不再局限于企業的營銷部門,而是全體員工參與配合的過程,每個環節都要滲漏營銷的理念。不僅僅為企業提供滿意的產品和服務,還要為企業提供完美的解決方案,實現產品和服務供求雙方的合作、共贏和目標的一致。網絡經濟的發展,使得將顧客從目標市場,營銷對象發展成為企業發展鏈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顧客是積極參與到企業的生產過程中來,是利益的共同體,彼此互相發展和依存,互相影響。具體而言,網絡經濟時代,企業的營銷創新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
(一)觀念創新是網絡經濟時代企業創新的先導
新經濟需要新思維、新觀念。這就需要營銷觀念的創新,建立新的營銷觀念。首先要樹立以人為本的營銷觀念。企業服務的對象和提供服務者都是人。服務的質量取決于營銷者,服務的質量好壞感受取決于消費者要以人為根本展開,通過消費者調研,研究消費者利益.研究和開發產品,確定和開拓目標市場,取得消費者認同,滿足消費者需要和維護其利蘭在營銷觀念上要掌握營銷的主動權,不斷創造和發現新的需求,不斷引導需求,創造需求。在品牌觀念上,樹立從品牌到理念的轉變。現代的產品不僅僅是產品,而且是一種生活的理念。在服務觀念上,應在優質產品的基礎上,著眼優質服務,是企業取勝的關鍵。在和競爭者關系上,企業間不再是零和競爭,而是雙嵌競爭。在營銷觀念的發展上,更關注長遠利益、社會利益和共同利益。
(二)組織創新是網絡經濟時代企業創新的保證
企業組織運行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企業的成敗。而營銷組織也是企業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現代企業的營銷組織呈現出公跨國公司間采取聯盟戰略,優勢互補的優勢;組織層級減少,決策更加直接、迅速、靈活;企業通過網絡設立虛擬櫥窗、展銷會、展覽會、經銷商等由實體化走向概念化的趨勢;訂單的自動生成和處理等的智能化趨勢;國際間聯系加強的全球化趨勢等等。組織的運行要靠創新的人才為前提,應該創新人才模式,要強化一線管理。
(三)營銷策略創新是網絡經濟時代企業創新的體現
在產品營銷創新方面:網絡經濟時代,產品的科技含量更好、更新、更快,誰掌握了知識,誰就掌握了主動權。企業應加大科技投人,多進行產品創新,多使用優秀的知識人才。有形和無形產品將運用不同的策略。在價格營銷創新方面,策略更靈活。在渠道創新方面,中間環節大大地縮短,購物更便捷,體驗性、趣味性增加。在促銷創新方面,更關注消費者的求知欲望。
三、網絡經濟時代企業網絡營銷創新應避免的誤區
(一)處理好“創新”與“維持”的關系
企業的創新不能一味地為了創新而創新,對企業好的傳統仍應該堅持。創新是在維持基礎上的發展,而維持是創新的邏輯延續;維持是為了實現創新的成果,而創新則是為更高層次的維持提供依托和框架。營銷創新應該是適度創新,應該是與維持緊密結合的創新。創新是發展的手段,絕不是終極目的。要學會借鑒好的創新理念、方法,但是不能生搬硬套,要與實際相結合。
(二)要處理好營銷創新與企業創新和社會創新的關系
營銷創新是企業的整體情況,社會的大環境分不開的,如果僅僅強調企業營銷一個環節,往往難以取得預期效果。必須有企業整體的創新作為后盾,同時,企業的發展和離不開整個國家經濟的轉型和制度的支持。
(三)處理好過程和結果的關系
要加強細節管理,創新不能僅盯住結果,而忽略過程;更不能僅注重口號,而忽略實質;要注意整體,更不能忽略細節,如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人才的激勵和市場的維持。營銷效果的衡量最終要由消費者和市場來平價。
參考文獻:
[1]趙仕紅.我國中小企業營銷創新策略探討[J].企業經濟,2010(02)
[2]秦德智,郭敏娜.基于能力與環境的營銷創新模式選擇模型[J].統計與決策,2009(21)
[3]金明華,木壯志,尚慧麗.后金融危機時代企業營銷創新問題探討[J].學術交流,2010(09)
[4]焦利勤.網絡環境下中小企業營銷創新模式研究[J].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