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絲新4號是山東果樹研究所選育的干鮮兼用型棗優良新品種。薊縣林業局2007年春從本市靜??h引進接穗,先后在下營、羅莊子兩鎮緩坡荒山的野生酸棗上嫁接試栽,經過幾年觀察,該品種9月下旬果實半紅期即可采收,平均單果重9.6~11.8g,果肉致密,品質優,適應性強,早果豐產(嫁接當年即可結果),抗病性強,很少發生炭疽病、銹果病,抗裂果能力強,正常年份很少發生裂果。適宜在野生酸棗資源豐富的山區緩坡、丘陵、荒灘大量發展?,F將其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 野生酸棗撫育培植
嫁接前1年春季發芽前,根據立地條件優劣,按1m×2m或2m×3m的株行距(即每667m2333株或111株),選留生長健壯的野生酸棗單株做為砧木并對其進行撫育培養。叢狀生長的每叢只保留直立健壯的一株,其余的全部從根頸基部剪除。生長季節結合整樹盤隨時清除新萌發的萌蘗,確保選留的酸棗單株健壯生長。
2 嫁接及接后管理
嫁接時間以酸棗芽萌動展葉期(4月中下旬)為宜。在距地面20~30cm部位選光滑處剪截砧木,截面直徑2cm以下采用切接法,截面直徑2cm以上采用插皮接法。嫁接10d后開始隨時檢查,及時清除樹干及根頸處萌蘗,集中養分,供應接芽迅速萌發并健壯生長。
結合清除砧木萌蘗,在嫁接后20d之內,發現接穗未成活的立即補接,確保園貌整齊。當接芽成活生長到20cm高以后,結合解除接口綁縛的塑膜(解除過晚易縊傷),每株綁1根粗1.2cm以上、高60~80cm的直順結實木棍或竹竿。避免風刮劈裂、倒折或其他損傷。隨著接芽加粗、增高生長,必須結合除萌及時松綁,防止縊傷幼嫩樹干。在接芽新梢高度達60~80cm時進行摘心,加速二次枝生長,促進營養積累,提高樹體木質化程度。
3 整形修剪
采用細長紡錘形或柱狀整形,樹高控制在2.5m以內,全樹在中干上螺旋狀排列18~20個小枝。冬剪主要疏除過密、過弱枝,控制頂端優勢,防止外圍、上端勢力過強,保證中下部枝健壯生長,提高結果能力,延長棗股結果年限。生長季對棗頭枝及時摘心,疏除內膛、背上徒長枝,改善樹體光照,保持樹勢壯而不旺,枝芽充實飽滿。
4 樹下管理
生長季節,行株間的雜草、灌木生長到40cm左右時,即行刈割,割后覆蓋于棗樹地面。每個生長季刈割2~3次。每年秋季結合翻埋夏季覆蓋于地面的雜草、灌木,將樹下整成里低外高的“一樹一庫”形樹盤。坡度較緩、土層較厚的亦可整成1.5m寬左右的帶狀梯田。把雨季地表徑流降到最低,最大限度地截蓄貯存自然降水,滿足棗樹生長所需水分,保證樹勢壯,結果多。
結合修整樹盤,每年秋株施10~20kg腐熟有機肥。雨季淺刨按每株追施硫酸鉀型三元復合肥0.5~1.0kg。整個生長季節結合噴灑農藥,葉面噴肥3~4次,萌芽期噴300倍氨基酸類液肥;花期噴0.3%硼砂尿素混合液;后期噴0.3%磷酸二氫鉀。
5 花期管理
從初花期開始,對發育枝、二次枝及開始開花的結果枝,根據樹勢、枝勢隨時進行摘心,抑制生長,提高前期花坐果率,保證長大果。進入7、8月份對二次枝萌發的新芽也要及早抹除,減少養分無效消耗,確保果大質優。在20%左右花開放時噴0.3%硼砂加0.3%尿素混合溶液,補充花期所需養分,提高花粉活力,減少落花落果(最好選擇早、晚時間噴施)。幼樹從初花期開始,間隔10~15d對新開花的結果枝噴10mg/L赤霉素液,整個花期共噴施2~3次;進入成齡的棗樹,花期整齊集中??稍诙鄶到Y果枝開花4~6朵時噴施1次赤霉素液即可。噴施時間不宜推遲,次數不宜多加,以防坐果過量,果個變小,品質降低。
金絲新4號棗樹采取以上措施即可正常結果,除過旺樹以外無需進行花期環剝,以防止環剝造成樹勢衰弱,果實變小。
另外,還應注意病蟲害防治,可結合修整樹盤,把枯枝落葉翻壓深埋,壓低蟲源菌源。利用性信息激素、糖醋液等,誘捕卷葉蛾、食心蟲、刺蛾等害蟲的成蟲。萌芽期噴施吡蟲啉加滅幼脲防治棗癭蚊,間隔10d連噴2次。7月下旬、8月上旬各噴1次滅幼脲加阿維菌素,防治桃小食心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