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桃果蠅(Drosphilidac)屬雙翅目,環裂亞目,果蠅科,以幼蟲蛀食櫻桃果實造成危害,果實受害后逐漸軟化,變褐直至腐爛,失去商品及食用價值。從2000年以來,天水櫻桃產區普遍遭受櫻桃果蠅危害,尤以中晚熟品種受害更為嚴重,經調查櫻桃果實受害率平均值達到60.1%。為此,于2006-2009年期間,天水市果樹研究所對“櫻桃果蠅發生規律及防治技術”進行了立項研究,提出了人工防治、物理防治、化學防治和適期采收等一整套綜合防治措施。2011年我們采用上述綜合防治技術,在天水市果樹研究所山地櫻桃示范園進行較大面積防治試驗,收到了良好的防治效果。
1 材料與方法
1.1試驗因概況 天水市果樹研究所山地櫻桃示范園,面積3.5hm2,西坡梯田地,黃壤土,土層深厚,pH值7.5,土壤肥力中等,有灌溉條件,園內種植白三葉草。主栽品種為9年生的巨紅、8-102等,株行距3m×4m,樹勢強健。
1.2試驗方法 試驗設防治區和對照區,防治區采用:①人工防治:櫻桃成熟前5月10日開始,清除果園及周圍、果庫等處的腐爛水果、櫻桃落果、裂果、病蟲果。②物理防治:5月11-13日,在櫻桃園地面放置或懸掛糖醋液。糖醋液配方是:紅糖:食醋:果酒:橙汁:水=1.5:1:1:1:10,使用口徑25~30cm,深8~10cm的塑料盆盛裝,液面低于盆口1~2cm,每隔3~5d用紗網撈出誘殺的果蠅成蟲,并將液面添至初始位置,雨后需將糖醋液徹底更換。③化學防治:5月中旬樹上噴施植物性殺蟲劑0.6%苦內酯水劑1000倍液,間隔半月(6月1日左右)重噴1次。同時,果園地面、地埂雜草上噴2.0%阿維菌素乳油4000倍液或40%樂斯本乳油1500倍液。④適期采收:果實成熟但還沒有完全變軟時即行采收,否則易招果蠅為害。試驗在園地中心位置留出667m2未采取任何防治作為空白對照,其他管理同防治區。
1.3防效調查 于6月8日和6月14日調查防治效果,方法是每次調查選擇5個具有代表性的園片(每片約1000m2),每片隨機抽取調查樹5株,每株采摘500粒櫻桃果實,即每片采摘2500粒,共計采摘12500粒果實,調查蟲果數。空白對照同期每次調查隨機選擇相同品種5株,每株采摘500粒果實,共采摘2500粒調查蟲果數,然后根據調查數據,計算出蟲果率及防效。計算公式為:蟲果率=(果蠅為害果數/調查果實總數)×100%;防效=[(空白對照區蟲果率-防治區蟲果率)/空白對照區蟲果率]×100%。
2 試驗結果
試驗結果表明,防治區2011年和2012年兩個品種櫻桃果蠅為害蟲果率巨紅為0.87%、0.88%,8-12為1.33%、1.28%,平均值為1.09%;而空白對照區果蠅為害蟲果率巨紅達52.1%、61.8%,8-12為63.2%、75.6%,平均值為63.18%。綜合防治試驗兩年的防效高達97.89%~98.58%,防效平均值為98.28%。由此得出,對櫻桃果蠅采取上述綜合防治技術能夠得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3 小結
為害櫻桃果實的果蠅在天水地區主要有3種,分別是黑腹果蠅、鈴木氏果蠅和海得氏果蠅,每年發生10~11代,以蛹在地表層土壤、爛果或果殼內越冬。成蟲對糖醋液有較強的趨性,也喜歡在腐爛水果上取食及產卵。根據上述果蠅的習性,我們總結出人工防治、物理防治、樹上和地面噴灑無公害化學農藥及適期采收的綜合防治措施,經區域試驗和大面積推廣應用,均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