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本文通過目前高層居住建筑大量建設這一契機,對當前在高層建筑中如何繼承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的問題加以思考分析,提出在滿足現代居住需要的前提下如何能實現人接觸自然的心理需要,并總結出幾點方法思路,力求能夠在高層居住建筑中處理好傳統精神與現代發展需要所涉及的一系列矛盾,創造出新時代的人居環境。
關鍵詞:高層住宅;圍合;空中花園;變革
中圖分類號:TU241.8 ` 文獻標識碼:A
1 四合院的特點
四合院之所以有名,在于它的構成有獨特之處,在中國傳統住宅建筑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中國住宅建筑大部分是內院式住宅,南方地區的住宅院落很小,四周房屋連成一體,稱作“一顆印”。
《園冶》中有云:“軒楹高爽,窗戶鄰虛,納千頃之汪洋,收四時之爛漫。”描繪的的就是中國傳統建筑與自然景色相交融的美好畫面,這種以小見大,用小空間的詩意情節幻化到大空間的無限遐想, 唐代詩人杜甫曾在《遣意二首》中作有“檐影微微落,津流脈脈斜”描寫出了庭院中清幽、青澀的美;北宋·女詞人李清照更在《臨江仙》中嘆道 “庭院深深深幾許,云窗霧閣春遲,為誰憔悴損芳姿”“小閣藏春, 閑窗銷晝, 畫堂無限深幽 ”《滿庭芳》,等生動的描寫,都展現出了中國在傳統空間設計中流露出詩意的人文情節。
合院體現出了中國傳統民居住空間的特點,中國人追求的居住環境不光是只滿足于空間使用功能,除此之外,更追求在精神上的愉悅和享受,這也正是中國民居明顯有別于西方民居的特點,因此,對合院空間內的精心布置不僅體現著居住者的修養,還寄托著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生活在現代都市的人們,也越來越多的被這種原始的,生態的,意境的設計所感動。
四合院的核心內容中間是庭院,院落寬敞,庭院中植樹栽花,備缸飼養金魚,是四合院布局的中心,也是人們穿行、采光、通風、納涼、休息、家務勞動的場所。四合院是內向式的住宅,對外只有一個街門,關起門來自成天地,具有很強的私密性非常適合獨家居住。院內,四面房子都向院落方向開門,一家人在里面和親和美,其樂融融。由于院落寬敞,可在院內植樹栽花,飼鳥養魚,疊石造景。
居住者不僅享有舒適的住房,還可分享大自然賜予的一片美好天地。 它雖為居住建筑,卻蘊含著深刻的文化內涵,是中華傳統文化的載體。四合院的營建是極講究風水的,從擇地、定位到確定每幢建筑的具體尺度,都要按風水理論來進行。
在高層住宅建筑日益發展的今天,本文希望通過對四合院空間的分析和理解,來關注生活在現代都市的人們對居住空間及居住環境的需求,并在如何表達環境內涵、組織空間層次和細部表現進行設計研究。通過運用空間的分割、場地氛圍營造等手段力求塑造出凝練生動,整體和諧的居住環境。并探索空間的私密性與開場式私密空間的營造意境。
2 發展現代四合院的構想
在現代都市中,土地日益緊張,住宅建筑在逐步向高空發展是必然趨勢。為改善高層居民的人居環境,在高層住宅中同樣為人營造一個室外或半室外的活動空間,使傳統合院的高品質生活質量在高層中得到繼承,由此空中四合院的概念被提出。
法國人勒·柯布西耶在上個世紀中葉就曾提出“別墅大廈”的構想,勒·柯布西耶的設計是一棟5層大樓,共有100戶,每戶是兩層,都有自己的一個兩層高的活動庭院(圖1)。雖然這個項目是一個比較理想化的設計方案,沒有實現,但為我們在空中營造私密的半室外空間提供了思路。
印度建筑大師柯里亞一直在致力于將傳統技術行如何應用到現代設計中,在他的“甘城章嘉公寓(Kanchanjunga Apartment)”中實現了高層室外活動空間的設想,這是一棟28層高的高層點式住宅,包括4種類型共計32個豪華單元,每個單元3-6個臥室不等。其外部的差異表現在支撐挑梁的剪力墻上,外墻最完整的部分被切成2層高的“空中花園”。利用錯層來實現每戶擁有一層半的室內空間,并在局部用兩層的內凹空間設置為半室外庭院,每個單元都包含復雜的空間。因印度地區氣候炎熱,此住宅庭院是兩面圍合的,以利用通風,所以只能看作一種空中花園(圖2)。
在空中四合院建成作品中最具有傳統合院民居特色的是成都的“上河城.愛舍爾花園”。這個設計與柯布西耶的“別墅大廈”有相似之處,其主要特點就是保證了每戶都有自己的私密室外活動庭院,在視線上與其他住戶沒有干擾,同時住宅的主要房間都圍繞中心庭院布置,這一點與傳統合院的布局模式相仿,庭院作為一個室外客廳成為整個住宅的中心。“愛舍爾花園”在設計上是成功的,但其帶來的負面影響是每戶面積過大。為追求舒適性,單戶中央庭院的面積達到了80平方米,每戶都是二層或三層的躍層,建筑面積都為200-300平方米左右,這樣的住宅只能是面對高端消費市場。
此外還有上海春申萬科城、柏林春天等方案中利用兩層復式,創造錯層花園的作品,形成一層看,一層用的室外庭院,很明顯,雖然這些方案在建筑面積上較符合市場需要(其單戶面積可壓縮至120-150平方米),但其庭院的私密性卻無法得到保證(如圖3)
3合理科學的實施空中四合院建設
空中四合院的形成基本是將原單體傳統合院民居在高度上進行累加的結果,進而引發了住宅結構和形式的變革。其能夠作為空中院落具有實際意義必須要具備幾個基本特點,一,作為室外的活動空間,其進深和開間必須滿足一定的指標,以便可容納更多的活動。二,在進深增大的前提下,為滿足這個半室外空間有較好的采光和日照要求,必須有一層半或兩層的高度。三,作為構成四合院的基本點,一個每戶獨有的半室外空間,并且其私密性必須得到保證。經過以上幾點概念的明晰,可以認識到一個內凹式的、兩層高的花園空間是最有現實意義的。首先,內凹式的空間使得住宅的主要房間(起居室和臥室)依然很容易的靠近建筑的最外緣從而方便地得到陽光;其次兩層高的空間也使縱深很大地\"空中花園\"視野開闊,同樣也可以使陽光直射到\"花園\"地底部而不影響底部房間的采光。在分析完以上幾點后,我們很容易得到以下概念平面和剖面(圖4)。這類房型一般面積都比較大,其平面布局大體可分為L型和反U字型。反U 型需要用三面建筑圍合,會造成單戶建筑面積較大,L型比較經濟緊湊,是可以從入口經過院子進入臥室的“空中合院”。在平面上看有如傳統“一顆印”與“半顆印”形式的變體,在橫向聯排組合的同時在豎向上進行疊加,向空中發展。從立面的效果來看,它已經完全將其平面的個性反映到造型上來,創造出了一種全新的現代住宅形象。
(圖4 對空中院落出現可能性的分析)
對以上現代住宅的研究分析可以看出,現代都市人對自然環境的追求與向往,使傳統合院式居住方式在當今的建筑設計中依然存在著生命力和市場。只要通過合理巧妙的設計,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在現代城市中仍能實現。
對傳統合院民居的繼承和發展,不能僅僅停留在形式語言與符合語言的延續上,要分析其中的文化實質意義和生態優勢,這才是合院民居創新發展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勒·柯布西耶全集[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04).
[2] 肯尼斯.弗蘭普頓.饒小軍譯:查爾斯.柯里亞作品詳述.世界建筑文化導報.1995.
[3] 林會承.傳統建筑手冊:形式與做法篇[M] .臺灣藝術家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