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與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電網線損問題也越來越嚴重,農村電網線損對于農村電網建設發展以及供電企業的經濟利益有著嚴重的影響,也是供電企業綜合管理能力的真實反映。本文主要從農村電網線損問題的原因分析以及減少農村電網線損的控制措施等方面,對于農村電網線損問題與降損措施進行總結分析。
關鍵詞:電網建設;農村電網;線損問題;降損措施;分析
中圖分類號:TM71 文獻標識碼:A
在電力發展中,電網線路損耗情況對于供電企業的經濟效益有著重要的影響。電網線路損耗情況也是對于電力供電企業的電網規劃設計以及電網建設管理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標。近年來,隨著農村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電網建設與電力資源的需求也越來越高,一定程度上對于農村電網線路的負載造成了更大的壓力,增加了農村電網線損問題的出現。在農村電網建設中,造成農村電網線路線損問題的原因既有農村電網線路管理中的問題,也有農村電網線路建設技術上的原因。下文將從農村電網線路線損問題原因以及對于農村電網線損的控制措施等方面,對于農村電網線損問題與降損措施進行分析論述。
1 農村電網線路損耗問題
在電力發展中,電網線損其實也就是對于電力系統中的電網以及電能的損耗的簡稱,也就是是指電力電能資源傳輸過程中,由電力資源供應企業向電力用戶傳輸的過程中產生的各種電網電能損耗或者丟失的情況。在電網系統中對于電力用戶以及電網消耗情況都是通過電能表進行計量或者統計的。在電力資源傳輸過程中,對于那些經過電力電網運行設備傳輸造成的電能資源以及電壓損失,通常被稱為是有功電能損耗。農村電網線損就是指農村電網傳輸造成的電力資源以及電能電壓的損耗情況。對于電網傳輸中造成的電網線路損耗情況一般都是用線損率進行表示,對于電網線路中的線損情況的計算通常使用電網線路中的有功電能損失情況與電網線路中的輸入端所輸送的電能資源情況的百分比來表示。在電力系統中,對于電網線損情況的計算也可以通過電網線路的有功功率損失情況與電網線路中輸入的有功功率情況的百分比來計算。電網線損率等式表示如下所示:電網線損率=電網的線損電量/電網供電量×100%。
在電網系統中,對于電網線損情況的統計還可以通過線損電量進行表示。一般情況下,電力系統運行中的線損電量是指電力資源從發電廠中的電網主變壓器設備中到電力用戶電能表過程中產生的作用電能資源的損失情況。在電網傳輸過程中,對于線損電量的計算是通過供電企業對于電力資源的供應情況與對于電能資源使用的統計情況之間的差值計算得出的。對于電網傳輸過程中的線損電量計算等式表示如下:電網線損電量=電力資源供應量-銷售電量。
2 農村電網的線損問題的原因分析
農村電網線損問題對于農村電網建設和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電網運行中的線損問題既包括電網運行的固定線損部分,也包括電網運行中的可變化線損部分以及其它的電網運行線損問題。在電網運行過程中,電網線損中的固定線損部分是不隨著電網運行負荷情況的變化發生變化的;電網損耗中的可變化線損部分是由電網運行中的電流造成的,一般電網系統中線路電流越大,電網的可變化線損就越大。除此之外,電網運行過程中漏電或者冒電情況也可能造成電網線損的產生。對于農村電網線損問題的原因分析,既有電網建設技術的因素,也有電網傳輸應用設備的原因,除此之外,電力企業對于電力電網運行的管理不當也會導致電網線損問題的產生。
2.1 電網運行應用設備問題導致電網線損產生
在進行農村電網規劃建設的過程中,對于農村配電網的布局設置不合理,或者由于農村電網建設中的資金問題,使得一些老舊的農村電網線路以及電力設備在電網運行中進行使用,都會造成農村電網線損問題的產生。其次,農村電網建設中對于農村電網電力供應以及設備應用不合理也會導致農村電力運行中出現電網線損問題。最后,農村電力供應以及電網運行過程中使用的一些能耗高或者質量技術較低的電力供應或者配電設備,或者這些電力設備的超負荷運行都會對于農村電網造成一定的線損問題。
2.2 電網建設技術原因造成的電網線損問題
在農村電網建設中,由于農村電網建設的技術原因以及對于農村電網運行建設的不合理設置是造成農村電網線損的重要原因。在農村電網運行中,由于不合理技術因素導致的農村電網線損問題主要表現有,對于農村電網建設中的配電網規劃建設不合理,使得農村電力供應電網線路半徑過長,或者由于對于農村電網系統中的配電變壓器的設置不合理,使得農村電網中的變壓器部分利用率低并且電能損耗高等。除此之外,農村電網線路中的電力線纜絕緣性能低或者農村電網系統中的電力設備老化情況嚴重、對于農村電網中的三相四線制負荷的不平衡設置等,都是由于農村電網建設中的不合設置,都會造成農村電網線損問題的出現。
2.3 農村電網管理導致的線損問題
在農村電網運行中,由于農村電網運行管理問題導致農村電網線損情況的出現也是農村電網線損的原因之一。農村電網建設中,低壓線路分布較廣,因此管理起來也有一定的困難。一些農村電網運行管理中就存在著由于對于低壓線路的管理不夠完善,從而導致農村電力電網運行中線損問題比較嚴重。比如由于農村電力電網管理制度不夠完善,導致電力用戶電能計量裝置不準或者偷電、漏電情況嚴重,以及對電力計量設備的校驗不及時等,都會造成農村電網線損問題產生。除此之外,在進行農村電力電網運行管理中,對于農村電網線損管理指標的不健全,或者農村自然地理環境因素對于電網線路輸電影響嚴重等都是造成農村電網線損的電網管理方面的原因。
3 農村電網線損的控制降損措施
結合農村電網線損問題產生的原因,對于農村電網運行中產生的電網線損問題的控制以及避免還需要從對于農村電網的管理以及建設技術兩方面實施。
3.1 農村電網線損技術控制措施
對于農村電網線損的技術控制措施主要就是從對于農村電網規劃與建設的技術控制上實現對于農村電網的降損實現。一是要對于農村電網進行合理的規劃與布局,避免出現農村電網線路架設中的迂回供電,結合現有農村用電戶分散居住和今后新農村建設集中居住這一情況,分別采取不同的網架結構。對分散居住供電應做到變壓器小容量密布點,在低壓線路的導線選型和線路供電半徑控制上一定符合規程要求。變壓器應盡可能放在負荷中心。低壓線路架設方式上宜采用前端500米為三相四線架設,以后為二相分開架設,目的是方便三相負荷的不平衡調節,減少三相負荷不平衡帶來的電壓降低和線損。對集中居住的新農村聚居點應根據人口多少配置相應容量的配電變壓器和導線。變壓器容量控制在100-315KVA,并進行無功補償。線路供電半徑控制在500米左右,導線載流量一定要留有足夠裕度。二是對于農村電網運行中一些老舊的電能計量裝置或者設備進行改進與更新,避免或者減少造成電網電力損耗。如加快智能電表在農村的推廣應用。三是強化剩余電流動作斷路器(俗稱總漏保)在農村電網中的設置與應用,減少電網漏電損耗。四是對農村電網的無功補償方面進行農村電網線損的降損控制與避免。使用無功補償進行農村電網線損控制,有利于對于農村電網中的電感型電氣設備運行應用過程中產生的電網線損進行控制與減少。五是及時調整農村電網運行過程中的供電電壓和負荷來控制電網線損的產生。六是全力推廣應用具有高精度計量和多功能的智能電表,降低線損電量。七是在農村電網規劃設計上要提高技術裝備水平,使用新型的節能變壓器和架線材料,如絕緣導線、節能金具等。
3.2 農村電網線損管理控制措施
在農村電網運行過程中,完善農村電網線損管理考核機制,對降低農村電網線損非常重要。因此對于農村電網線損問題的控制也應注意從對于農村電網運行管理中進行控制與避免。一是要對農村電網運行的管理制度進行健全與完善,建立科學合理的農村電網線損管理考核制度,明確責任,落實任務,加強線損管理和考核,降低管理原因造成的電量損失。二是規范農村電能電量的抄表時間、路線和統計,避免農村電能計量中出現錯抄或者漏抄等對農村電網電能電量統計存在影響的情況。三是對農村電網中的電能計量裝置進行定期的校驗與維護,以保證農村電網電能計量的準確性。四是加強對農村電網線損工作人員進行電網線損管理培訓,確保員工在技術上能有完成線損管理的基本知識和技能。五是加強用電檢查管理,定期和不定期的進行用電檢查,杜絕偷竊電行為。六是加強農村電網線路通道的維護管理,防止樹竹接觸線路造成漏電損失。七是做好剩余電流動作斷路器(俗稱總漏保)的運行維護工作,避免農村電網漏電損失的出現。八是做好配電變壓器的防超載運行和三相負荷不平衡調整工作,減少對電能的損耗。
結語
農村電網線損問題歸結起來多是由于農村電網的管理以及技術應用、電力設施等方面的問題導致產生的,因此,對于農村電網線損的控制或者是降損措施,筆者認為首先應加強對人和設備的管理來降低管理線損,用降低管理線損形成的利潤再投入到農村電網設施的改造,形成良性循環,其次是全力推廣應用新設備、新動技術,如使用低損耗的節能變壓器、節能架線材料,推廣應用具有高精度的智能電表,加強農村電網線損電量的統計與分析的準確性,提高線損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張勝文.淺探農村低壓電網線損的成因及降損措施[J].懷化學院學報,2008(8).
[2]劉澤廣.農村電網線損問題技術原因分析及降損措施探討[J].中國科技博覽.2012(16).
[3]鄒玉杰.農村低壓線損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降損措施分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