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減輕自然資源的承受壓力,我國正在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再制造是發展循環經濟的四大模式之一,而工程機械業存在較多的可利用剩余,因此在該行業進行再制造產業的發展空間也很大。因此,文章從機械再制造業的發展現狀出發,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合理化建議,希望以發展再制造產業推動我國工程機械業的深入發展。
關鍵詞:工程機械;再制造;機遇;挑戰
中圖分類號: TE984 文獻標識碼:A
再制造(Remanufac)是一種新興的發展理念,其有利于實現經濟效益與節約能源的有效統一。這不再是單純的政策導向,更是企業應該承擔的責任。基于目前自然生態環境的惡化及可利用資源能源的壓力過大的現實,發展再制造是加快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而在工程機械業發展再制造產業不僅可以提升整個行業的競爭力,而且可以活躍廣大市場,促進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1 再制造發展的機遇
1.1政策優惠
循環經濟及節能減排是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而再制造業恰是實現這些戰略目標的有效途徑之一。國家明確 “再制造產業化”是循環經濟關鍵工程之一;“2012APRA北京再制造國際論壇”醞釀相關政策;同時出臺《再制造產品目錄》之后,國家可能會針對目錄產品給予適當的政策優惠(稅收),這些興奮劑激起再制造業的活躍發展。
1.2工程機械的 “黃金時代”
在工程機械業中,再制造是一種全新的概念。但是強勢品牌推動,使再制造概念得到迅速傳播與認可。所以工程機械業的發展必定為再制造業帶來嶄新的發展契機。當前我國工程制造業進入了黃金時期,主要表現在以下三點:①我國在基礎建設方面一直保持著快速發展,這加大了市場對工程機械產品的需求量,機械業產銷量持續增長。同時,市場發展表現出全方位、多層次、差異化的,在細分的市場中這些特點推動機械企業的發展;②企業勇于突破原有機制體制的束縛,大膽走創新路,不斷提升自己競爭力與內生動力,增強自己行業適應力和對市場的迎合能力,例如徐工集團挖掘機部分產品達到了國際水準,打破了外國壟斷高端機械局面;③機械行業具有經營方式多元化、服務特色化的特點,這些有利于開拓更廣闊的市場,提升市場成交量。
總之工程機械的快速發發展為再制造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環境。首先多樣戶群為再制造業的發展提供可能性;其次機械市場產品產銷量持續走高,為再制造產業化發展創造了條件;此外,工程機械企業與用戶能夠專業快速的把握產品信息,這種正對稱性的市場信息為工程再制造業的發展奠定了市場基礎。
2 再制造發展的困惑
據調查,我國將近80%的在役工程設備將要超過保質期,倘若將這些機械投入到再制造業中,至少將產生600億元的規模效益。但這樣龐大的市場,前期投入卻終究未轉換成經濟效益,再制造僅是個“看上去極美”的新型行業,發展卻無法與制造業相媲美,其發展困難重重,主要有如下幾方面:①再制造業發展的瓶頸。國家法規規定再制造原料只能來自汽車維修舊件及固定用戶,這導致生產原料短缺,致使市場需求得不到跟不上的滿足,其次海關條例對舊件管理不明確,甚至會發生禁止舊機械設備進口的事件,這又一次扼殺了再制造業獲得新鮮血液的可能性;②企業積極性看似火熱。由于目前再制造業的盈利能力并不強,且資本市場的冷落使其發展難以獲得雄厚的資金支持;同時,購買舊件的增值稅發票也難以辦理,進項稅額無法抵消,這無疑加大了再制造成本;若定價高于50%,基本無法獲得市場認可。因此,再制造企業將面臨長期投融資難、成本高、效益低、認同度低等問題,這就打擊了企業積極性;③再制難以形成規模效應。行業經濟效益低,其中部分企業規模小,露天存放舊件,刮風下雨時還會形成二次污染。總之當前再制造業的發展現狀不容樂觀。
3 政策建議
當前再制造業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如何壯大再制造業的發展,發揮其對經濟、資源、環境的積極作用是國家及企業面臨的共同問題。筆者在分析研究其發展機遇與困惑后,提出了幾點建議:
①國家在政策上給予扶持。政策扶持是國家鼓勵產業發展的必要措施之一,建立和發展再制造業的完整體系,國家要建立嚴格的準入體制機制,并且允許并推動再制造產品及二手機在國內市場和國外市場互通有無,調劑余缺的雙向流動;實行再制造業目錄制管理,將其納入政府采購目錄;政府應加大對共性再制造技術的資金扶持。
②努力推行產業化經營。當前我國工程機械業的再制造經營發展方式多樣,如成立專門公司、混線再制造和大修工廠是我國再制造生產的主要方式,這些方式也各有優點,但形成規模效應的很少,經濟效益也較低,所以推行產業化經營,建立品牌企業,從質量和規模上提升再制造業的質量。
③加強技術研發,提升再制造業的競爭力。提高再制造業每個環節的科技水平,同時每個環節要實現互通,從而全面建設再制造業發展體系。科技水平是提高質量的有效方式和保障,同時高質量的產品也可以承受市場考驗,實現自身價值,所以制造高質量、價格適中的再制造產品是提高再制造業競爭力的王牌,也是被市場認可的必備條件。
④加大宣傳,提高認可度和信任度。當前我國再制造產品的市場認可度并不高。要大力宣傳其在節能減排中的重要作用,并針對不同的消費群體及用戶編寫不同的宣傳資料,還可以建立一些關于再制造的體驗館,對消費者和用戶進行正確的引導,提高對產品的信任及認可度,擴大再制造產品市場。
結語
發展循環經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這也是發展再制造業最有利的時代背景,工程機械業是其沃土。只要國家、企業堅持走下去,即使有再多的挑戰,也會被克服,工程再制造業也必定在新世紀經濟發展中占有一席之地。
參考文獻
[1]吳學松.工程機械維修分會2011年年會暨第二屆工程機械再制造發展論壇上海召開[J].建筑機械化.2011(10):12-12.
[2]葉元忠.大型物流企業工程機械再制造探析[J].銅業工程.2011(4):59-61.
[3]劉俊英,張國勝,蔣伯平等.表面工程技術——工程機械再制造的核心技術[J].筑路機械與施工機械化.2009(10):4-7.
[4]張威,郭軍華.基于回收再制造的政府激勵機制研究[J].物流科技.2012(9):100-102.
[5]徐濱士,董世運,史佩京等.再制造成形技術發展及展望[J].機械工程學報.2012(15):96-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