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我國的榨油業由于大豆成本的增加,導致了榨油業出現了不景氣的狀況。我國的榨油業所使用的大豆,有很大一部分依賴于進口。針對此種局面,我國開始在農業上試種高油大豆,高油大豆主要適用于榨油業,通常其大豆脂肪含量在21%以上,干基蛋白質含量不低于38%,因為此高油大豆在我國試種的時間還不長,為了提高其產量和品質,還需要對栽培技術進行不斷的探索和研究。本文針對高油大豆品種的選擇、種子的處理、種植密度、株間配置及田間管理等一系列栽培技術進行了分析和探討,以便研究出更優質高效的栽培技術。
關鍵詞:高油大豆;栽培技術;探索研究
中圖分類號:S565.1 文獻標識碼:A
1 品種選擇
選用通過國家或省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的高油高產大豆新品種。同時,注意種子更換。 多年實踐證明,大豆原種隨著種植年限的增多,種子的種性逐年降低,致使大豆株高變矮、分枝能力差、單株粒數減少、抗病性降低、品質下降,大豆產量逐年遞減。
2 種子處理
2.1種子精選
對于高油大豆的種子,在選擇時其質量是關鍵,種子的好壞直接關系著出苗率和后期苗的長勢。因此在種植前需要對種子進行人工和機械篩選,把粒小、有病害的種子剔除出去,保證種子的純度、凈度、發芽率和含水量都達到相關的標準。
2.2根瘤菌拌種
在新開墾或多年未種過大豆的地塊,有必要進行根瘤菌接種。方法是用2000克菌粉加2.5公斤水,然后拌50公斤大豆種子,拌后放在陰涼地方,防止太陽直射殺傷根瘤菌。接種后,待種子陰于后可播種。但是,要特別注意,如果大豆播種必須用藥劑拌種,尤其是酸性農藥拌種,一般不宜接種根瘤菌。
2.3種子包衣
播前用已登記的大豆種衣劑包衣,防治抱囊線蟲、根腐病等地下病蟲害。采用大豆種子包衣劑北農牌30%克福多包衣豆種,藥種比1:60;采用芽牌35%多克福種衣劑,藥種比1:80;采用大豆種衣劑4號、ND2八一農大35%多克福種衣劑、密山35%多克福種衣劑,藥種比1:70。因種衣劑對人畜有毒,包衣時宜用機械,人工包衣必須帶膠皮手套。
2.4藥劑拌種
播種前對種子進行藥劑處理,能有效防治地下病蟲害。進行藥劑拌種時,可用50%多菌靈或50%多福合劑按種子量的0.4%進行拌種,防治根腐??;也可每畝用5%甲拌磷顆粒劑2公斤隨種肥施入。
2.5微肥拌種
鉬酸銨拌種:使用鉑肥能提高固氮能力,增加大豆的產量。方法是每公斤豆種用1%克鉑酸按,溶于水中。用液量為種子量的1%(水多易造成豆種脫皮),均勻灑在豆種上,在陰涼處混拌均勻。注意拌種后不要曬種,以免種皮破裂,影響種子發芽。如種子需要藥劑處理,待拌鉬肥的種子陰干后,再進行其他藥劑拌種。
硫酸鋅拌種:缺鋅地區用硫酸鋅拌種有顯著的增產作用。每公斤豆種用4-6克硫酸鋅,溶于水中,用液量為種子量的1%,均勻灑在豆種上,混拌均勻。
以上2種微肥切不可過量,可以同時使用。微肥拌種與種子包衣同時應用時,應先拌種,陰干后再包衣。
3 種植密度
種植密度主要根據土壤肥力、品種特性、氣溫以及播種方式等而定。大豆合理密植的原則是:肥地宜稀,薄地宜密;晚熟品種宜稀,早熟品種宜密;早播宜稀,晚播宜密;氣溫高的地區宜稀,氣溫低的地區宜密。另外,在同一地點大豆品種的株型不同,適宜種植密度也各異。植株高大、分枝型品種宜??;植株矮小、獨稈型品種宜密。
4 植株田間配置
在種植密度相同的條件下,植株田間的配置方式對群體結構有較大的影響。在高肥水條件下,實行穴播栽培,由于穴播間距離加大,封壟期推遲,冠層內的黃枯葉減少,可以提高光能利用率,增加產量。在密度相同的情況下,等距穴播比條播增產4.0%~14.6%,增產的原因是增加了單株莢數。通過對三壟栽培法雙條精量點播與單條播的產量效果進行比較,證明在種植密度一致時,雙條精量點播比單條播增產14.3%。壟上雙條播植株分布均勻,群體空間布局合理,壟上土壤水分和空氣協調,有利于根系深扎;幼苗生長速度加快,從而提高產量。
當前隨著除草技術的發展和抗倒伏新品種的育成,出現了窄壟密植的栽培方式。窄壟密植的技術關鍵是:矮稈、半矮稈抗倒伏的大豆良種;窄行平播高密度種植;化學除草免耕種植;配套的肥水調控技術等。倒伏是跟斛窄壟密植增產的主要因素之一,防止倒伏的最佳途徑是選用抗倒伏的品種。
5 田間管理
(1)除草:為防除多種雜草,在大豆播種后,應立即用每畝50%乙草胺乳油130ml和48%廣滅靈乳油50ml對25L水進行芽前土壤處理。
(2)間苗:為保證幼苗有足夠的生長空間和營養面積,大豆間苗越早越好,子葉拱出地面后即可進行間苗。
(3)鏟趟:鏟趟,具有破除板結,蓄水保墑,消滅雜草的作用。
(4)灌溉:大豆是需水較多的農作物,尤其是開花至鼓粒期。如果這時土壤水分低于25%就很容易造成落花落莢現象。因此,應特別注意開花水,結莢水和鼓粒水的澆灌,但灌溉時應用小水勤加灌溉,切忌用大水進行漫灌。同時,大豆又是耐澇性較差的農作物,淹水后也容易產生落花落莢現象。因此,在灌溉的同時還應特別開溝排澇,以防止漬害現象的發生。
(5)追肥:正常情況下對大豆進行追肥可以是施底肥,也可以是噴葉面肥,正確情況下是在大豆開化的初期和盛開期進行,這時期為了滿足大豆對養分的需求,進行施肥,在產量上會有很大的提高。一般每公頃應用鉬酸銨0.75-1.5kg,磷酸二氫鉀2.25kg,硼砂1.5Kg,對水750L后進行噴施。
(6)病蟲害防治:大豆的病蟲害會導致大豆嚴重的減產,所以對其病蟲害要提前預防,以防止大豆根腐病、線蟲病、灰斑病、褐紋病、霜霉病等的發生,這首先就需要在選種開始進行預防,同時對栽植的土壤也要進行滅蟲處理,種植時種子要進行藥物拌種,在發生病害時要把農藥進行稀釋后進行噴灑以消滅蟲卵,這樣就能很大程度上對病蟲害起到預防作用,降低病蟲害發生的機率。
參考文獻
[1]劉常輝,劉光輝,王麗艷.高油大豆的選種及主要栽培方法[J].養殖基礎顧問.2011(5).
[2]牟敦桃,等.建三江地區優質高產載培技術[J].大豆通報,2001,5:l5.
[3]孔繁武,等.賓縣大豆大面積高產綜合配套技術[J].大豆通報,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