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企業提高生產安全,保證產品和服務質量,推動技術進步的基礎,標準化的工作對企業長遠利益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國電力企業標準化的發展水平非常不平衡,并且在實施的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因此本文對電力企業標準化的管理建設方案做出了探討,并給出切實有效的建議,希望可以為我國電力企業的發展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電力企業;企業標準化;管理;建設
中圖分類號:F42 文獻標識碼:A
我國電力企業標準化起步于上世紀八十年代,隨著企業升級整頓等工作的開展,其標準化工作有長足的進步,成為電力企業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環。然而由于起步時間的早晚不同,我國不同的企業之間標準化的實施情況存在著較大的差異,發展極不平衡,有些企業的標準化工作中出現了許多問題。
現狀和問題
認識和重視程度不足
在很多電力企業的領導看來,企業的標準化工作應該完全由政府和行業的管理部門來負責,他們覺得工作和管理的標準是可有可無的事情。因此這些電力企業沒有進行企業的標準化工作的建設,意識不到標準化對企業發展所具有的長遠重要作用,標準化工作的配備也非常薄弱。有的企業的標準化工作僅僅是為了應付上級部門的檢查,甚至會出現檢查與執行的雙標準,對企業標準化的需求完全沒有給予滿足。
對標準化理解不正確
有很多企業認為,所謂的標準化管理就是指標準體系表,因而并沒有對實質的標準化工作內容重視起來,忽視了標準化體系的落實和運作,沒有對標準的實施進行監督考核。
標準化水平低
直到目前,在我國仍然還有許多的電力企業沒有進行標準的起草發布,也有的企業由于沒有對員工進行專業的培訓,負責對標準進行起草的人員沒有掌握對表標準的正確起草方法。使得標準的內容空洞,達不到上級部門所規定的要求。另外,某些企業在編寫標準的時候只是照搬了其他企業的標準,與本企業的實際情況并不相符,嚴重缺乏可操作性,無法對本企業的標準化工作進行指導。
實施和監督無保證
某些電力企業只是為了應付上級部門的檢查而進行著標準化工作的開展,其工作中的標準長期處于擱置狀態,根本起不到對企業的生產經營工作的指導作用。而且這些電力企業通常缺乏對標準化工作的監督考核工作,監督考核的工作不完善,導致企業的標準執行無保證,甚至名存實亡。
與其他體系的銜接不良
在很多企業中,標準化管理體系與其他的管理體系,如環境管理體系,質量管理體系,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等沒有很好的協調和配合起來,在體系之間的銜接上出現了問題,甚至出現工作中相互妨礙、扯皮的現象。
標準的質量
某些企業在對標準進行制定的時候,存在著審核不當的情況,使得標準的接口和交叉等工作之上存在著重重的矛盾和問題,致使企業的標準失去了應有的意義。
信息滯后
在有些企業中,標準的實施層所收到的標準信息嚴重滯后,有時甚至無法拿到新版本的標準要求,就算當下所執行的標準已經修訂或者作廢也不知道,致使工作出現了偏差。
管理方法
提高對標準化的認識
作為電力企業走向法治建設的必經之路,電力企業的標準化是一項非常復雜以及系統性極強的工作,要想把電力企業中的標準化工作做好,其關鍵在于要讓企業領導人對標準化工作重視起來。企業的領導人應該改變工作作風,在企業的日常工作中貫徹標準化的意識,讓企業全體員工自覺遵守標準化的工作態度,使標準化覆蓋到生產和經營中來。
加強隊伍建設
電力企業標準化的工作最終還是要落實到各級工作人員上,因此加強對標準化人才的培訓工作是標準化建設的重中之重。在我國電力企業標準化建設水平的現狀之下,企業之間應該做好相互交流,借鑒其他企業的做法來提高本企業的標準化水平。對員工的培訓也應該做到因人而異,對標準化工作人員應該進行專業的培訓,對企業的領導和一般人員則應該進行標準化必要性的宣傳,敦促企業標準化管理人員盡快熟悉標準的編寫方法和發布程序,做好標準化的管理工作。
強化標準的制定和監督
要想做好企業標準化的工作,一套規范而可操作性強的標準是必不可少的,標準的制定需要經過起草、審查、批準三個步驟。由于我國電力企業在標準的制定中普遍存在著不切實際、操作性低下的現狀,因此在編寫標準的過程中,企業應該做到高起點、高標準、嚴要求,標準應該定期、定質、定量。在審查過程中要做到仔細認真,把審查的重點放在標準的合理性和先進性上。電力企業標準的出臺要做到不急于求成,嚴格按照審查、批準、發布的程序執行。
標準在發布之后,企業應該予以堅決的執行,并且建立標準化的監督考核機制,以標準為企業工作的依據指南,更好的推動企業的生產經營。
標準化體系建設過程
確定標準化的需求
電力企業的標準化體系建設,首先應該對標準化的需求目的進行明確。建設人員應該對此標準化的體系需要達到什么樣的目標、需要取得什么效益進行考慮,通過對標準的集體要求進行分析、對數據進行收集,來建設標準化體系的條件。還要結合國家通用的標準體系,對現有的標準進行整合,夯實標準化體系建構的基礎。
分析標準化體系內容
電力企業標準體系的內容大致可包括技術標準、管理標準、工作標準三個體系的標準。技術標準包括了企業生產和經營領域的各種技術性的標準,如企業電網的運行、降損、電力試驗、工程建設等技術文件。管理標準主要包括指導電力企業運行和管理的標準性文件,以及編制管理過程的標準文件,其主要工作有業務流程的設計、各個部門責任的明確等等。工作標準體系的建設包括對現有作業規程的整合、強化各級崗位的責任等等。
建立標準化信息平臺
在針對自身現狀和弱點的基礎之上,電力企業應該建立標準化管理的信息平臺。通過對信息平臺的應用,企業員工可以全面的檢索和查詢各類標準信息,以便于對體系的增加和分類,以及對整個體系的整理融合工作的進行。標準化信息平臺的建立,有利于對企業標準的起草、審核和修訂等過程進行控制,也有利于解決一些信息管理上的難題。
設計標準化體系的框架
標準體系結構圖
企業應該結合本行業的特點以及我國電力企業的現狀,在對企業應有和現有標準進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來設計和確立企業標準化體系的結構圖。其中包括技術標準、管理標準和工作標準三方面的框圖。
編制說明
對企業標準化體系的編制說明進行編寫。
明細表
對各個層次和類型的標準,要最好明細表的填寫。
體系匯總表
電力企業的標準體系匯總表包括對整個體系的匯總,以及對引用的國外標準、上級標準等標準的匯總。
對整個標準體系的審核、發布。
試點運行
在標準體系的建設工作初步完成之后,要進行體系的試點運行工作。通過試點運行來分析和總結體系使用過程中的各種數據,并對結果進行綜合的論證,然后根據結果對標準體系進行修改和更新,直至此標準化體系能夠在應用中取得預期的效果為止。在試點運行的過程中應該進行考慮,使標準化管理體系和企業先行中的管理辦法相互融合,以此來提高體系的使用效率。
結語
綜上所述,電力企業應該嚴格遵照國家的法律法規,按照國際的管理標準來建立標準化的管理體系,對已有的標準體系進行修訂和審核,使工作標準體系成為衡量企業工作質量的尺度。在標準體系的建立的過程之中應該從技術、管理、工作三方面的標準體系入手,不斷地進行經驗總結,才能更好地建設應用標準化的管理體系。
參考文獻
[1] 徐美華,蔣濤. 如何實現電力企業的標準化管理[J]. 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學報, 2008.
[2] 孫天甲, 孫超剛. 試析電力企業降低成本的措施[J]. 黑龍江科技信息,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