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程導入是教學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方法多種多樣。一個成功的課程導入,會對新課程內容的教學目的的實施帶來極大的幫助,并且能優化整個教學過程,增強教學效果。在服裝技能課程的教學中,通過幾種有效的導入方法,引導學生技能水平的提高,進行新知識的順利講授。
關鍵詞:服裝技能; 教學導入; 興趣
文獻標識碼:G63 文獻標識碼:A
近年來,人們對服裝的審美及制作工藝等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企業對服裝設計與制作技術工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服裝技能課程學習的好差,正是對專業課程學習的最好檢驗,也是檢驗能否滿足用人單位需求的最好體現。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對事物感知的印象是先入為主的,強化首次認識對后繼學習至關重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成功的前提,沒有興趣,就沒有內驅力,學習就沒有效果,專業技能又怎能提高呢?筆者在教學實踐中,運用了幾種有效的導入法來激發學生對服裝技能課程的興趣,同時優化教學過程。
一、課程導入的基本要求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而“良好的開端則是成功的一半”。那什么樣的服裝技能課程導入才算是成功的呢?筆者認為要符合以下幾點:
1趣味性。從心理學角度講,興趣是認識事物過程中產生的良好情緒。這種心理狀態會促使人積極尋求認識和了解事物的途徑和方法,表現出一種強烈的責任感和旺盛的探究精神。激發興趣就是要使學生智力活動始終在一種強大的內在動力的作用下,在情緒高漲的氛圍中進行,把學習看作是一種精神享受,是一種自我價值的體現,因而能自覺積極地學習。
2新穎性。導入的內容要新穎。講授的事例最好是學生們熟悉的、近期比較熱門的話題,這樣能夠在老師和學生中產生共鳴,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在學習新知識前,就能快速進入角色,并且能夠引發學生對本堂課所學內容的欲望。
3針對性。導入的內容要有一定的針對性,要結合教學目的,滲透本堂課要講授的主要內容。因此,在選擇導入內容時,不能只一味考慮激發學生的興趣,而忽視了新課的切入。
二、課程導入的有效方法
課堂教學的導入,猶如樂曲的“引子”,戲劇的“序幕”,有醞釀情緒,集中注意力,滲透主題和帶入情節的任務。精心設計的導入,能觸動學生的心弦,使學生產生“欲罷不能”的求知渴望而變的活躍起來。方法多種多樣,通過教學實踐總結如下幾種有效的方法。
1 溫故知新導入法。
這是許多老師慣用的一種方法,簡單而有效。新源于舊知,舊知識是新知識的基礎,新知識又是舊知識的發展和延伸。所以,在復習舊知識的時候,要注意新、老知識的連貫性。例如:新課程要講授人體測量的實踐操作方法前,可以復習一下服裝各部位的組成名稱及正常人體的基本特征等相關理論知識內容,從而自然的過渡到新知識。
2 多媒體欣賞導入法。
多媒體教學是目前最為倡導的一種現代化教學手段。教師有選擇性的借助一段美妙的音樂、動感的畫面、吸引眼球的圖片制作成課件,圖文并茂、有聲有色的在第一時間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并且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例如:通過學生熟悉的演藝知名人士在國際舞臺上穿著的裙裝圖片欣賞,表明要想設計制作出如此靚麗的裙裝,必須要有良好的專業技能基礎,這時就可以直接切入裙裝制作技能新課題的講授。
3 實物觀察導入法。
實物觀察導入法是一種最直觀的教學手段。這種方法不僅可以對已學的技能操作有個系統的回顧,更主要的是對將要學習的新技能操作有個感性認識。例如:講解比較復雜的西服制作過程課題時,就可以將西服的制作,分成若干個零部件的制作,并以實物展示出來,讓學生仔細去觀察制作的方法。通過此種方法的導入,可以讓學生清晰的知道,不管如何復雜的服裝制作,都是由若干個零部件制作拼接而成的。這種導入讓學生在心理上不再害怕復雜的制作過程,從而激發出對技能操作的興趣,不斷提高技能水平。
4 探討導入法。
課堂的導入雖然只有短短幾分鐘,但好的導入方式,總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參與激情,讓課堂一下子“熱”起來、“活”起來。此種導入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例如:教師先提出關于西服圓裝袖的縫、绱袖操作環節的問題,讓學生結合襯衣縫、绱袖的操作方法展開探討。這樣有效的利用心理學上的知識遷移原理,使學生原有的知識對所學的新課產生積極的影響,較快地轉移注意力,激發學生對新知識的興趣。
三、課程導入的要求
1 注重學生的興趣性。
實踐證明,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手段,設計課程導入來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是非常重要的。不管設計何種教學手段導入,都是為了積極調動學生學習專業技能的興趣,讓全體學生沿著教師無形的指揮棒去探索專業技能知識,參與活動,有事可做,有興趣做,并且都能比自己想像的做得更好。設計的導入法要靈活多變,切不可千篇一律,要以興趣為前提,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 注重教學的目標性。
課程設計的導入手段不管如何新穎,內容如何的有趣,要切合實際,不能為了導入而導入。設計導入是為了吸引學生,增強教學效果,更是為講授新知識作鋪墊,因此不能脫離整堂課程的教學目標。
3 注重時間的合理性。
課程的導入雖然是教學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畢竟是個“引子”,不能大幅度展開的講授,導入的內容要簡明,所以不能占用過長的時間,一般控制在5分鐘左右為宜。如果時間過長,會影響一堂課程教學目標的實施。
4 注重內容的說服力。
課程導入的內容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知識范圍以及接受的能力。要結合實際情況,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和教師產生共鳴,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新、舊知識的關聯性,從中體會到知識是由淺到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過程。逐步形成“要我學”為“我要學”的學習氛圍。
教學課程導入沒有固定的模式,需要教師能夠在教學過程中隨機應變,發揮能動性作用,使用不同的導入策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順利完成教學目標,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荷茂仙. 巧妙導入,激發學習興趣[J].湖南教育, 2005.
[2]楊曉霞 .中等學校服裝設計教學研究與探討[D].西北師范大學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