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國高校正在大力發展物聯網專業的建設。在建設過程中一定要建立相關實訓實驗室。很多高校的實驗室的建立都與企業聯合或者自行研發。大多數學校的物聯網實訓室的建立目前還都在一個探索與完善階段,各個高校也都在不斷地調研和論證當中。
關鍵詞:物聯網;實訓室;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7712 (2012) 16-0107-01
2010年2月,教育部辦公廳向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 教委),部屬各高等學校下發了《關于戰略性新興相關專業申報和審批工作的通知》[1]。通知中強調要在現有國情教育中加大物聯網人才培養力度,對高校支持并鼓勵從課程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入手包括課堂理論、教學手段、管理方法等去培養戰略性人才。我國高職院校的物聯網專業目前正處于發展初期。物聯網專業課程體系尚不完備,缺少專業的教師。教材的選取更是余地很小。在實驗室的建立問題上更是迫在眉睫。基于這樣的一系列問題,本文根據筆者作為從事物聯網專業教學的教師,對高職院校目前在物聯網專業實驗室的建設方面進行一些分析。
一、物聯網專業在我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
我校是建筑相關專業為主,故此物聯網專業范圍的定位也以建筑物智能化物聯體系為主。培養具有智能樓宇建筑物聯網的設計、施工調試、概預算及信息平臺的系統集成與管理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智能樓宇建筑物聯網的建設應用中從事設計、施工調試、概預算、系統維護和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的崗位負責人和高級技能型技術人才。目前采用工學結合校企合作“2+1”人才培養模式,校內學習兩年,最后一年到企業頂崗實習;實行準就業制度,實習企業對綜合考核合格的實習學生直接簽訂就業協議;專業課程設置緊密貼近職業崗位需求,用什么就教什么;教學方法突出對學生職業技能的訓練,多采用現場教學,利用真實或仿真的學習環境,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具備進行智能建筑物聯網系統的設計及設備維護、運行與管理的能力;實行“多證”教學,學生在校期間,通過相關培訓和考核,可獲得新樓宇管理師、造價員、質檢員、安全員、內業資料員等物聯網相關職業技能證書。為物聯網專業人才奠定的扎實的理論與實踐基礎。
二、物聯網實訓室的建立
三、物聯網實訓室未來發展構想
根據我校現有物聯網已有資源及相關專業實訓室的共同構成,在今后的發展方向上可以充分發展幾個方面。第一,在現有資源的充分利用之上再積極自主研發相關實訓設備、節能減排、降低教學成本,為學校減負。第二,引入其他相關專業(比如計算機專業的)教師共同參與軟件研發,研制符合我校的教學模式在物聯網實訓中的軟件。第三采用學校主導方向,邀請企業共建的模式全程合作。這樣可以在教學中充分共享物聯網相關信息技術企業的最新資源,定期邀請企業專家來校輔導講座;同時還可以為企業訂單培養人才,加快物聯網專業的發展。
四、結束語
目前各大高校都在積極的探索物聯網專業的開展,在我們高職院校中物聯網的開展更應該是注重實踐,在實訓室的建立上更應該是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為主。讓學生在實踐中真正能夠得到鍛煉。
物聯網代表著下一代信息技術發展的方向。隨著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相信物聯網技術會對中國乃至整個世界的經濟發展起著積極推動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歐陽倫四.高校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探索,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