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中職學生的基礎普遍較差,而且學習的興趣也不是很高,教學成效微弱。為了改變中職電子技術教學現狀,可以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逐步提高學生對電子技術的學習興趣,不斷提高學生的主體意識。本文主要論述了中職電子技術的教學創新點和教學思路,以期能夠為相關的實踐提供些許理論基礎。
關鍵詞:任務驅動教學法;中職電子技術教學;內容;思路;創新;成效
中圖分類號:TP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7712 (2012) 16-0136-01
由于中職學生生源地存在著很大的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電子技術教學中的問題也顯露出來,以往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時代發展的需求了,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都不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灌輸模式甚至引起了學生的厭煩。為了解決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教師一直積極探索與實踐新的教學方式。任務教學法以其獨特的優勢得到廣泛的應用,對電子技術教學的革新有著重要的作用。
一、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進行教學的基本內容
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根本驅動力就是教學任務。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通常根據大綱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將課程設計成一個或者多個任務,在帶領學生完成這些教學任務的過程中,達到日常教學的目的,使學生最終可以掌握所有的教學內容,并鍛煉了學生的參與能力。教師在設計任務的時候,可以選擇需要具體操作的實驗任務,也可以創設一些具有現實意義的客觀場景。教師引導學生對任務進行分析,提出問題、思考采用不同的方式解決問題,完全是一個主動學習的過程,在動態的參與中,學生不僅掌握了相關的技能,還提高了獨立思考的能力。
在電子技術教學中可以把教學的內容分成若干個具有實踐意義的電路模塊操作任務,然后將這些任務再次分成幾個比較實用的小部分,大小任務組合是有機統一的,而電子教學的目標與教學重點也都體現在小任務的安排中,對于傳統教材中的內容不僅有所涉及,更重要的是要有所拓展,將每一教學章節進行有效的串聯,教學內容的排序也可以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來進行,不一定非要按照課本的順序。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為探索和思考的主角,要從完成小任務開始,逐漸積累有關的經驗,在獨立思考之后再去尋求與課本有關的理論,來進一步拓展自己的思維。教師在這一過程中主要的作用是引導學生學會正確的思考,鼓勵學生不斷發現問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種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主動掌握了電子技術課程所必須了解的知識,并在實際應用中提高了邏輯思維能力,更加關鍵的是,讓學生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在一點點的進步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
二、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進行教學的主要創新之處
任務教學法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它的創新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創新了電子技術教學的課程標準。一是更多地關注如何應用職業能力來對課程目標進行設置,采用任務教學將對學生的關注方向從傳統的“學到了什么知識”轉移到 “能解決什么問題”,同時關注學生完成任務的具體情況,教學的過程緊扣如何引導學生高效率完成教學任務展開,將技能與知識結合到一起。二是教學的內容發生了改變,通常以工作的任務作為教學的內容,任務的完成過程就是編寫教學內容的依據,任務中的各個步驟就是教學的具體順序,在每一個任務中,都有具體的小任務,這些小任務的順序可以進行交叉與重復,也就是說,學習過程中可以任意調節任務順序,不用受到邏輯順序的束縛。三是教學手段的革新。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內容包括興趣導入、任務的提出、進行嘗試性練習、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具體的操作、教師的最后評價與總結等,這些教學環節是相輔相成的,核心手段是操作與實踐環節,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學生可以夯實理論基礎,并且了解到將來所要從事的崗位需要的操作技能,在學習的時候更加有目的性。
另一方面是創新了電子教學的考核手段。任務驅動教學法不僅僅以傳統的考試成績作為衡量學生學習能力的標準,而且根據教學的需要不斷建立起動態的評價標準,從立體的視角對學生的綜合能力加以客觀化的評價。例如根據教學的實踐,可以建立起多層次的考核指標體系,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能力、職業素養、課堂合作能力、進步的程度進行全方位的考察,在這五個主要的指標中又可以細分成很多的小項目,考核的內容不僅豐富化,且更加有針對性,也有利于學生在課后進行自我學習與提高。
三、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進行教學的成效和評價
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明顯優勢就是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了很大的提高,學習過程更具有目的性和系統性。在電子技術教學的各個階段,都有一個需要學生參與完成的任務,改變了以往機械式的教學模式,并在很大的程度上活躍了課堂教學的氣氛,尤其是在進行小組間的合作學習與探討時,每一位學生都在踴躍地表達自己的見解,在課后為了解決實際問題,學生也養成了主動學習的習慣,而不只是被動地完成課后作業。教師不再進行滿堂課的灌輸,而是進行適時的引導與點撥,這樣“不教勝于教”。
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優點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學生自由度的增加也會伴隨著一定的問題出現,例如對學生的學習狀況無法進行準確的把握,且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有著非常大的差異,有些學生天性就不喜歡參與集體活動,學生的自覺性也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養成的,教師也不可能照顧到每一位學生,所以因材施教的思想尤為重要。針對學生具體情況的差異性,可以在任務的布置上采取分層次的方法,讓基礎比較差的學生從完成簡單的教學任務開始,逐漸提高學習的成就感,循序漸進地增加學習的信心。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任務驅動教學法為中職電子技術教學方式的改革與創新拓寬了思路,不僅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其自主學習的能力,還可以充分提高教學的質量,為電子技術實驗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的問題是根據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和綜合學習能力可以進行分層次教學,達到因材施教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陸靜霞.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探索與實踐——以數字電路實驗教學為例[J].農機化研究,2006(4).
[2]趙潔紅.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任務驅動教學模式[J].中國電力教育,2007(3).
[3]楊偉紅.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電子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界,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