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總所周知,電能在傳輸以及分配過程之中,電能經過電力網中的每一個基本元件都將會產生損耗。把一段時間內電力網損耗的電量,成為該時間段內該電力網的線損電量,稱之為“線損”。電能在某一特定時間內損耗的大小稱之為線損率,線損率的大小直接影響到是電網生產經營企業經濟效益,線損率的大小可以直接體現出電力系統規劃設計水平以及經營管理水平的高低。
關鍵詞:0.4kv線路;線損理論計算;降損節能
中圖分類號:TM7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7712 (2012) 16-0018-01
一、線損的基本概念
電力網電能損耗的基本定義為:在一定時間內,電流通過電網中各基本元件所發生的電力與電能損耗,其數值上等于電能在電廠出發直到用戶電表之間所損失的電量,這部分損失的電能主要有:電網整個供電生產、輸送過程中經過送電設備、配電設備、變電設備所生產電能消耗和不明損失,我們簡稱“線損”。常用的線損計算方法以下3種為主:
(一)統計線損
(二)理論線損
(三)管理線損
管理線損指的是不明損失,也叫其他損失,它等于統計線損與理論線損的差,要求越小越好。
二、線損計算的意義
市場競爭機制建立的需要(線損功率、線損電量、線損產生原因、原因由誰承擔等諸多方面需要逐步走向定量化)
電力系統擴展規劃的需要(薄弱環節的識別,網絡構架的合理性,投資與回報)
電網現代化管理的需要(網絡重構、網絡安全與經濟,電網運行效率)
三、理論線損計算的目的
通過理論線損的計算,可以鑒定主網、配電網結構及其運行方式的經濟型,查明電網中損失過大的元件及其原因,考核實際線損是否真實、準確、合理以及實際線損率和技術(理論)線損率的差值,確定不明損失的程度,減少不明損失。可通過對技術線損的構成,即線路損失和變壓器損失所占的比重的分析,發現主網、配電網的薄弱環節,對技術的使用方向及性質有明確的制定計劃,以便采取相應措施,降低線損。主網、配電網的線損理論計算時規劃設計以及制訂年、季、月線損指標及具體的降損的措施的理論依據。開展線損理論計算時搞好降損節電的一項基礎工作,它有利于提高供電企業的線損管理水平,有利于加快電網建設和技術改造,有利于加強電網經濟運行,有利于制訂落實降損節電經濟責任制,增強節能意識。
四、低電壓臺區的理論線損計算方法
低壓臺區理論線損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組成:1.低壓線路損耗。2.接戶線損耗。3.電能表損耗。隨著科技不段進步,計算機在電力方面得到很好的普及應用,具體的應用軟件也是隨之應運而生,它將使低壓臺區的線損計算更方便、快捷。目前已經有如下3種具體的線損計算方式運用到軟件的開發和運行當中。
第一,我們使用能源部發布的計算導則中提供的電壓損失計算法。這一種方式有幾大特點:1.必須選取較為典型的臺區,通過實際測量具體的首尾兩端的實際電壓,計算電壓差,從而得到電壓損失。2.由于電壓存在著波動,所以經過必須經過多次的實測,然后取其取平均值。3.實際的測量首尾兩端的電壓,操作難度較大,4.其精確度也往往比較低。
第二,竹節法與其改進版本的使用,竹節法是根據科學的統計原理而得出的,對支線在主干線上面的分布情況進行假設,假設其分布情況較為均勻,其支線長度、支線的負荷都是一致的。那么,從上述的假設即可得出,竹節法及竹節改進法的實際計算精準度是由實際情況滿足規律的程度來決定的,竹節法和竹節改進法的優勢在于無需大量的收集參數,只需要比較少量的參數,即可對整個系統的理論線損進行計算。
第三,電阻等值法。采用此法,每個用戶的電能表以及對應戶號都必須被詳細的標在單線圖上,就目前縣一級的供電單位、企業基本都不能達到這個標準。由于條件原因,縣一級的單線圖只是標出有多少戶照明用戶或是多少戶電力用戶,大概用戶的數量是清楚的,但具體哪個位置是哪個用戶就不清楚了,還未能實現電量數據通過戶號與實際結構一一對應起來。等值電阻法最廣泛應用于10 kV饋線理論線損計算之中。
五、結束語
以上講述的幾中計算方法都有其優缺點,軟件開發過程中可以根據實際需求選定合適的方法,也可以提供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方法供用戶選擇,因為采用簡化方法進行全面計算與采用精確方法進行典型計算本身就是互補的。
參考文獻:
[1]張伏生,李燕雷,汪鴻.電網線損理論計算與分析系統[J].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學報,2002,4.
[2]余衛國,熊幼京,周新風,趙國梁,陳寧.電力網技術線損分析及降損對策[J].電網技術,2006,18.
[3]張宗偉,張鴻.基于負荷實測的配電網線損理論計算[J].電力系統保護與控制,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