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各高職院校在推進課程改革過程中大力開展教材建設,以“工學結合,能力為本”為指導思想,按著相應專業崗位工作過程,重新構建課程框架,形成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項目化課程模式。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對教材建設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是大部分院校教材改革滯后于課程模式的改革,高職項目化教材還在不斷探索階段,有待于進一步改革。
關鍵詞:高職教材;項目化;特色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7712 (2012) 16-0128-01
目前各高職院校課程改革已由基于知識儲備的課程向基于知識應用的課程轉變,以“工學結合,能力為本”為指導思想,打破傳統學科系統化的束縛,按著相應專業崗位工作過程,重新構建課程框架,重新選擇教學內容,形成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對教材建設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是大部分院校教材改革還在研究探索階段。目前各高職院校急需一種比較成熟的,適合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的特色高職教材出版,以便資源共享。
基于工作過程的項目化課程模式是當前高職課程改革的基本取向,因此,筆者認為項目化教材比較適合。下面簡單談一下我對《電機與電氣控制》項目化教材的改革看法。
一、現有高職《電機與電氣控制》教材存在的問題
《電機與電氣控制》課程是高職電類專業重要的專業課,教材現狀是:整個教材基本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電力拖動部分,包括變壓器及常用電動機,基本按其組成結構、工作原理、運行特性、具體應用、日常維護等內容編排的。第二部分為繼電器——接觸器控制,包括常見低壓電器、典型控制環節、普通機床電氣控制等內容。電力拖動部分是按照各種電動機的類別來介紹的,系統的理論性較強,比較枯燥。高職學生主要是來自于普通高中畢業生,文化基礎知識普遍薄弱,抽象邏輯思維能力不強,顯然,這樣的教材不適合他們,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主動性。第二部分,電氣控制,都是按照先介紹各種常見低壓電器的結構、作用、工作原理、選擇原則、使用注意事項等等內容,再學習由低壓電器組成的基本控制電路的工作原理分析。這樣就導致,在開始孤立講授各種低壓電器時,是脫離具體線路來講授的,學生雖然對其結構等有初步了解,但很難理解它在實際電路中的具體作用;而在后面講授各種控制線路時,前面介紹的低壓電器相關內容有的已經遺忘,前后銜接不緊密,學以致用的特點沒能充分體現。無論是理論知識的掌握還是技能的提高,都會受到制約,教學效果不理想。
二、《電機與電氣控制》項目化教材改革
高職項目化教材要依據教育部《高職高專教育專業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來編寫,并且是在企業調研、職業崗位分析和專家論證的基礎上,要精心選擇典型的工作任務組成本教材的項目。教材內容應考慮“維修電工”職業崗位的現實需要,融教學與職業資格培訓于一體,按照基本理論夠用、突出實踐操作、重視實際應用、培養專業技能的原則編寫。專業知識以“適度夠用”為標準。“夠用”是指以滿足課程教學項目需要,即學習性工作任務的需要為限度;“適度”是指在滿足學習性工作任務需要的基礎上,適當拓展專業知識,以滿足學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教材內容的序化,打破原有的按學科結構體系,平行展開的順序,而按具體項目,即工作任務的完成過程來編排的,呈現一種串行的結構形式。
(一)教材編寫要滿足課程目標的要求
(1)變壓器、三相異步電動機、單相異步電動機、直流電動機、常用特種電機、低壓電器的結構與工作原理。
(2)三相異步電動機、直流電動機的基本工作特性。
(3)電動機的起動、調速、制動的原理和方法。
(4)繼電器—接觸器控制典型電路的工作原理及線路分析方法。
(5)典型機床的電氣線路工作原理分析。
(6)能夠正確選擇及使用交直流電動機、變壓器及常用低壓電器。
(7)能夠設計較為簡單的電氣控制線路。
(8)能夠使用電工工具和電工儀表,針對基本電氣控制線路進行正確安裝、調試及維護維修。
(9)能夠對典型機床的電氣控制線路進行正確分析、故障診斷。
(二)教材內容的選取
針對電氣維修工等崗位涉及的電氣控制相關知識與技能,本著理論適度夠用,突出能力本位,融入中、高級維修電工職業技能鑒定標準,并適度考慮學生的職業能力拓展及崗位遷移等因素選取教學內容。我們在與合作企業的技術人員反復研討后,為了保證學生畢業后能夠勝任維修電工等職業崗位的要求,來確定教材的主要內容。由于企業動力的80%是三相異步電動機拖動,具有電機的選擇使用維護與三相異步電動機控制電路設計、安裝和檢修的能力就可以完成一般企業的維修電工的工作任務。同時,我們又選擇了企業中最常見的幾種典型普通機床的電氣控制線路分析與檢修任務作為教材內容。最后內容確定為:電機的使用與維護、三相異步電動機基本控制電路的設計與檢修、典型機床電氣控制線路的分析與檢修三部分。
(三)教材內容的組織與安排
為使學生掌握以上三方面知識技能,我們精心選擇了貼近企業生產實際的九個典型項目作為教材內容,并使項目涵蓋典型機電設備的各種功能,以保證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培養。內容的排序遵循工作過程由簡單到復雜,由基本單一控制環節到整個系統控制。即:變壓器的使用與維護、交流電動機的使用與維護、直流電機的使用與維護、常用控制電機的認知、三相異步電動機起動控制電路的安裝與調試、三相異步電動機電氣制動控制電路的安裝與調試、三相異步電動機調速線路的安裝與調試、電動機多地控制與行程控制電路的安裝與調試、常用生產機械電氣控制電路的安裝與調試。
由于目前高職院校項目化課程的實施尚處于探索發展階段,尤其是對項目化教材建設仍處于試用階段。所以,我們還要不斷的研究,開發出更加符合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規律的、與項目化課程模式相適應的特色教材,以便更好地服務與教學。
參考文獻:
[1]王曉華.淺談高職教材改革與建設[J].濰坊教育學院學報,2007,1.
[2]吳建設.基于工作過程的項目化課程教材編寫PPT[J].湖州職業技術學院高職教育研究,2008,7.
[作者簡介]龐麗芹(1966-),長春職業技術學院,教授,主要從事課程建設、教學及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