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農產品冷鏈物流流通環節眾多,涉及到多個企業,多種活動,目前企業各自對相關冷鏈流通活動進行質量控制,標準不一,質量各異,企業之間、各個環節之間很難協調一致。本文從現實情況出發,提出了農產品質量安全認證體系框架,并對相關認證過程中需注意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關鍵詞:農產品;質量安全;認證;體系構建
中圖分類號:F2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7712 (2012) 16-0097-02
隨著冷鏈技術的發展,目前很多質量控制技術在我國也有應用,如HACCP質量控制體系1的應用,SQF2000認證體系2的應用等,但是對于這些質量控制體系的應用情況很不樂觀,企業為了節省成本,僅僅做出相關的質量控制文件,而不進行具體實施的例子比比皆是,同時,由于具體實施質量控制的人員素質有差異,導致質量控制體系流于形式,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農產品冷鏈物流質量控制的問題。
目前我國對于農產品質量安全如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等的認證開展的非常順利,對于綠色無公害農產品等也有相關的認證標志和認證標準,但是,對于農產品冷鏈物流中的相關產品還沒有針對溫度控制的認證,因此構建冷鏈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是十分必要的。
一、冷鏈農產品質量安全認證的重要性
(一)對農產品冷鏈物流產業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冷鏈農產品質量安全認證對農產品冷鏈物流產業的發展將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冷鏈農產品的質量安全認證使得消費者在超市選購商品的時候可以有標志可依,簡化商品的選購過程,消費者買得放心,商品銷售速度更快。認證的發展客觀上要求農產品冷鏈物流產業在農產品質量、冷鏈過程控制管理、銷售過程等方面都采取更加嚴格的標準,保證認證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相應的,對于冷鏈倉儲和運輸企業的相關設施設備、溫度控制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產業的發展需要更多的產品,從企業開始,因此,對于冷鏈農產品生產企業的約束可以有效的保證整個產業的健康發展。
(二)促進安全優質冷鏈農產品市場發育
通過實施冷鏈農產品質量安全認證,可以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看不見的手”的作用,對認證農產品價格進行市場調節,有利于優質優價的價格機制的形成,也有利于安全優質冷鏈農產品市場的發育和完善。冷鏈農產品質量安全認證不僅僅是一個質量認證問題,更重要的,認證是一個品牌,通過認證標志,可以有效地樹立認證在消費心目中的品牌,從而淡化農產品品牌之間的差異,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方面的差異。隨著消費者越來越多的購買冷鏈安全認證的農產品,沒有通過認證的存在質量安全隱患的農產品逐步退出市場,從而形成一個有安全質量保證的農產品冷鏈流通市場,從根本上保證消費者的消費安全。
(三)冷鏈農產品質量安全認證有利于提高農產品冷鏈管理與服務能力
要對冷鏈農產品進行質量安全認證,就要有一套相對完整的質量安全認證規則。該規則對于農產品質量安全本身、農產品冷鏈物流過程以及相關的運輸和倉儲服務都有非常明確的規定,對農產品冷鏈物流企業的冷鏈管理能力和服務能力都是一種考驗。也就是說,如果農產品冷鏈物流企業達不到相關的標準,那么就不能獲得認證。因此農產品冷鏈物流企業面對認證要求,必須從企業內部入手,提高農產品收購質量、加工包裝質量、倉儲和運輸質量、銷售質量以及相關的服務質量,才能有機會貼上認證標志,更好的參加冷鏈農產品的市場競爭。
二、冷鏈農產品質量安全認證體系的指導原則
第一,一致性原則。即與目前現有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認證和冷鏈溫度控制標準相一致。冷鏈農產品質量安全認證體系應與現有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認證如有機食品認證、無公害食品認證和綠色食品認證相一致,針對產品本身質量的認證應采用以上認證的標準。針對冷鏈過程的保證,目前我國尚未出臺一個國標的冷鏈過程溫度控制標準或相關認證,因此冷鏈農產品質量安全認證需要針對冷鏈運輸、倉儲和冷加工等環節做出相關的規定,一旦國家出臺了冷鏈物流溫度控制標準,則應與該標準保持一致。
第二,國際化原則。即與目前的國際化標準相一致,體現國際化特色。冷鏈農產品質量安全認證體系應與國際相關認證標準保持一致。國際上對于農產品冷鏈物流的溫度控制非常重視,許多國家認為如果溫度控制不能實現,那么農產品的質量是無法保證的。因此對于不同的農產品,不同的國家對于冷鏈的控制標準也不一樣,從我國的冷鏈農產品質量認證角度,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和認證,保證冷鏈農產品順利進入國際市場。
第三,客觀性原則,即符合我國目前農產品冷鏈物流產業發展的實際情況。縱觀世界農產品的生產,不同國家和地區有著各自的特色,即便是相同的農產品,由于種植區域的不同,導致產品本身的質量也有所不同,美洲地區出產的番茄與我國出產的番茄即使品種相同,其抗寒能力,保鮮期等也不盡相同,因此在制定相關的認證標準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我國農產品的客觀情況,制定符合我國農產品實際情況的認證標準。
第四,規范性原則,即認證過程應規范,合理,杜絕灰色地帶的出現。對于冷鏈農產品的認證應有一套嚴格的認證程序,對于農產品內在品質和冷鏈過程的認證可以同時進行,也可以分開進行,農產品在采收后,未進入冷鏈之前,其產品質量安全應先進行認證,如果經過認證的農產品在進入冷鏈之后發生了質量安全問題,那么可以肯定是冷鏈過程出現了問題,這對于恰當的區分責任是很有幫助的。認證的全過程應具體分解為幾個不同的環節,并分別由不同的機構,不同的人員負責認證工作,從而杜絕灰色地帶的出現,保證認證的規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