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永州是個新興的旅游目的地,地理區位優勢明顯,經濟腹地極其廣闊。特別是近年來,旅游產業發展迅速,旅游大格局基本形成。但在這樣的局面下依然存在著若干的問題,本文從永州市旅游產業現階段發展狀況著手,分析解決問題,對其良好的發展前景的展望。提出一系列對策,以求促進其持續、穩定健康地發展。
關鍵詞:旅游產業;發展
中圖分類號:F5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7712 (2012) 16-0080-02
一、前言
永州,古稱零陵,素以“錦繡瀟湘”著稱,是湖南省歷史文化名城。位于湖南省西南部,地處湘粵桂三省區接壤地帶。國土面積2.24萬平方公里,總人口580萬。它歷史悠久,少數民族眾多,山脈起伏,氣候宜人,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發源,世界上唯一擁有女書文化的城市。隨著唐代文學家柳宗元的《永州八記》聞名于外。近年來,隨著永州市旅游設施的完善穩定,旅游資源的相繼開發,旅游管理趨于規范,永州旅游產業發展前景廣闊。旅游業的發展直接帶動餐飲等其他服務行業的發展。永州旅游產業對永州市經濟發展起著一定的促進作用。
二、永州旅游產業發展的現狀及其存在的問題
(一)旅游商品種類繁多,但無特色和規模,開發水平低
永州物產品種豐富,例如永州美食:東安雞、永州血鴨、瀟水魚、唆螺;游客在永州不僅能美美地享受大餐,同時還有很多土特產可以帶回去:江永“五香”系列(香米、香芋、香柚、香菇、香姜)是推薦首選,而異蛇王酒也是非常不錯的送禮佳品。除了這些,陽明山雪蓮果、道州灰鵝、生態系列茶、祁陽石雕刻工藝品、斑竹筆、女書工藝品、硯臺、藍山油茶、瑤族服飾、祁陽涼席等等。
但是據游客反映永州旅游產品大路貨多,體現本地特色的商品少,調查中,有許多的游客在購物一欄中填寫為零,難以調動游客的購物欲望。散、小、品位不高,這些都是永州市旅游商品的弱點。僅僅是吃的方面,永州就有400多個品種,但目前還是處于初加工,深度加工不夠,包裝也不夠精致。很多都是出于家庭作坊式,還沒形成規模和系列產品,旅游商品的開發水平較低,與發達省份還有不小的差距。
(二)旅游項目建設加快發展,資源整合力度不夠
至09年底,九嶷山景點完成投資1.04億元,浯溪碑林、陽明山、舜皇山創4A級景區工作陸續展開,項目申報工作積極開展,陽明山生態旅游開發項目已列為國家發改委2010年度國家重點旅游景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旅游招商引資工作取得很大突破,投資額達60億元的玫瑰灣國際生態旅游度假區成為2009年中國湖南國際旅游節上最大簽約項目。
雖然旅游項目的建設步伐很快,但永州尚未出臺《旅游發展總體規劃》,在旅游產品開發方面存在的特色不突出,對客源市場的具體定位較模糊,對市場供需變化的反應不及時等問題。一些景區景點模仿、克隆其他地區的一些成功的做法,陷入了同質化的誤區。投資經營者不是靠旅游產品的吸引力和提供優質服務來吸引客源,參與市場競爭,而是靠提供回扣的辦法來爭奪客源。這些不規范的競爭方式,制約了旅游產品的多樣性和完善性。
(三)宣傳促銷加大,卻未自身特色,產品與宣傳有差
2009年,永州先后舉辦了陽明山“和”文化節暨杜鵑花會、祁陽漂流文化節暨湖南笑星喜樂會、舜皇山2009湖南國際漂流大賽、全省公祭舜帝大典等節慶活動,吸引眾多外地旅游人士和主流媒體前來參加,簽署一批旅游合作協議。同時,編印了《永州旅游導游圖》,建立了《永州旅游網站》,積極向外推介。在這些常規宣傳之外,永州還加強了區域之間的旅游合作。積極主動與桂林、廣州、賀州及郴州、衡陽、長沙等地開展區域旅游合作,先后與廣西、廣東一些周邊市簽訂了友好合作協議,與郴州、衡陽聯手打造大湘南旅游圈;與廣州、賀州、韶關、桂林等地建立無障礙旅游區。近日又與衡陽、株洲、郴州簽訂了旅游合作文本。但永州作為一個新興的旅游市場,缺乏對自身資源的正確認識,旅游資源沒有得到有效的開發。在以往的旅游宣傳時,超過60%的旅游宣傳與產品經營脫節的現象。一些節慶活動熱鬧一陣,長期效果不很明顯。
三、永州旅游產業發展的建議
(一)重視基礎建設,整體提升全市旅游發展水平
旅游基礎設施是發展旅游業的根本所在,因此要建設好永州旅游業就必須要加快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創新投入機制。一是要全面提升旅游的服務水平。服務水平是旅游的核心競爭力,要創新旅游人才的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的素質和能力。二是注重保護原生態。科學處理保護與開發的關系,保護好自然、人文原生態。三要注重各項配套設施。在旅游、產品、旅游購物、旅游交通等要素方面著力完善,使“吃、住、行、游、購、娛”協調發展,實現整體形象和素質的提升。讓永州旅游充分展示“美麗永州、開放永州、誠信永州和文明永州”的形象
(二)突出發展重點和特色,產品與宣傳相符合
有關部門要針對永州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優美的自然風光,做好市場調查,抓住游客需求,培育新的熱點,突出個性、體現特色。產業的發展要打造亮點,宣傳促銷要尋求熱點。突出抓好旅游誠信體系,配合“旅游滿意在湖南”活動,在誠信建設上下足功夫。按照地方旅游標準,做好旅游服務。在一定程度上旅游企業可以與政府商討實施優惠政策,讓永州旅游深入家家戶戶,打開永州旅游業市場。以“突出文化內涵、挖掘自然風光”為目標,打造“人文山水、歷史名城、神州瑤都、自然生態”四大特色,圍繞“祭祖尋根、文化尋源、山水尋奇、休閑尋圣”四大主題,做真正具有永州特色的旅游項目。例如,從永州獨特的地理位置思考,創新發展,推出“借道游”,讓南來北往的借道轉車的游客感受永州的迷人魅力。
(三)轉變旅游發展方式,切實優化旅游業發展的整體環境
一要尊重市場作用,創新旅游人才培養機制。做大做強產業規模,做精做細質量和品質。依托舜德文化、柳學文化、理學文化,提高旅游文化含量,走內涵式發展道路,發展節能減排的綠色旅游、文化旅游。
二是要抓好旅游軟環境建設。金杯銀杯不如游客的口碑,要重點整治管理問題和惡性競爭問題,規范和改善旅游市場秩序,樹立良好旅游形象。搞好景區之間旅游公路、游道建設。像個別景區(點)之間公路破破爛爛、游道坑坑洼洼,既影響景區美觀,又不利游客出入。再者,提升城市品位,從城市管理、城市衛生等方面入手,提高人口素質,提升城市品位,發揮中心城市游客集散作用。
四、永州旅游產業發展的前景展望
(一)旅游資源品質好,具有較強的吸引力,市場需求廣大
如果說張家界是一幅畫,那么永州就是一本書。柳宗元的《捕蛇者說》人們耳熟能詳;周敦頤的《愛蓮說》影響了一代又一代;而“斑竹一枝千滴淚,紅霞萬朵百重衣”又讓人們不禁為娥皇女英的點滴清淚而動容。在永州,幾乎每一塊石頭都鐫刻著歷史的印痕,每一條小溪都流淌著動人的傳說:新石器時代原始人居住的石棚,人類最早培植水稻的玉蟾巖遺址,南朝梁陳時期的制陶遺址,中華始祖之一的舜帝陵寢,湖南四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的零陵古城,柳宗元筆下的永州八記遺址,全國最大的露天摩崖石刻浯溪碑林,瑤族的祖居地千家峒,世界上唯一的性別文字“女書”,與曲阜孔廟齊名的寧遠文廟,千年古村上甘棠等,無不令人神往。
(二)與周邊旅游地的旅游資源互補性強
永州市位于湖南省南端,五嶺北麓,南接廣東,西鄰廣西,靠近港澳,是中原地區和湖南向南部沿海地區及港澳開放的前沿基地。永州與國際旅游城市桂林山水相依,北接南岳旅游區,南連國際大都市廣州,處在南來北往,東推西進的旅游線上,有著良好的客源市場。“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旅游是經典山水游,南岳旅游是人文、風景游,廣州旅游是都市游,我國南方獨缺的是純文化旅游。永州獨有的古文化資源和名人文化與之有巨大的互補性。旅游區與周邊旅游區連成一片,形成以永州為中心,北接南岳、南臨廣州、西南連桂林,輻射大西南、海南、港澳地區的熱線旅游圈,躋身湖南旅游第三極,成為湖南——廣西大旅游圈的中心。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認為在永州旅游產業的發展過程中除了依托本地區的優勢地理位置和豐富的旅游資源以外,切實規范各種服務要求、完善各項旅游設施,提升市民的旅游文化意識也很有必要,力求做到政府主導、企業發展、市民配合的一個和諧的旅游發展模式。突出自身特點,強化地區特色,給廣大旅游者打造一個良好的旅游環境,讓旅游者的旅行更加開心有意義,一個相信永州市的旅游發展將會更加廣闊。
參考文獻:
[1]胡幸.福湖湘旅游文化[M].湖南:湖南大學出版,2004.
[2]湖南旅游編寫組湖南省旅游業十年發展規劃[Z].1998.
[3]李曉紅.永州市政府主導型旅游發展戰略應用研究[J].大眾商務,2009,5.
[4]劉之明.湖南省旅游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永州旅游產業發展2009年考核會演講報告[R],2010,6.
[5]永州年鑒編輯部.2009永州統計年鑒[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9.
[6]湖南省統計局.湖南統計年鑒2009[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9.
[7]蔡建軍永州古文化保護與旅游經濟發展[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8]永州市旅游產業可持續發展研究報告[Z].博文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