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等職業技術教育院校中教師隊伍的建設直接影響著院校整體的教學水平。而師資隊伍的建設離不開教師職業教育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對企業的技術服務不僅是教師為社會服務的價值體現,也是鍛煉教師實踐能力,提高教學水平的有效手段。本文從高職教育的特點出發,對高職師資隊伍建設中的技術服務進行深入的研究和討論。
關鍵詞:高職教育;高職教師;技術服務;職業能力
中圖分類號:G7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7712 (2012) 16-0153-01
一、引言
高等職業教育院校的教育特點獨特鮮明,針對性強,專業性強,肩負培養技能型和應用性較強的專業性人才的任務。高職院校教學水平的高低與教師的職業教育能力的高低息息相關。無論是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都對教師的有嚴格的要求。因此,高職院校的師資隊伍要不斷的參與技術實踐,提高專業素質和教學水平。教師對社會上各個企業的技術支持和服務是教師提高專業實踐鍛煉,鞏固專業知識,提高個人技術,促進教學水平發展的有效途徑和重要手段。
二、高職師資隊伍建設中技術服務的必要性分析
高等職業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之間存在很大的不同,高職教育更注重于技能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應用性。教師不僅僅要教會學生專業的理論,還要對學生的實踐技能給予正確全面的指導。不僅要講還要身體力行的去做,去示范。教師的實踐技能不僅要求教師具有教學講解能力和扎實的操作能力,還要對專業相關的行業崗位有深入的了解,有能力對實際的問題給予解決的辦法。而對企業進行技術服務,讓教師深入企業,融入實際的行業崗位的操作,已經成為高職教育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
教師深入企業,進行技術的開發應用,維護和服務等工作,為企業提供技術支持。將本專業的知識和相關行業知識在實踐中得到學習和鞏固,并將其融進課堂教學當中,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但是,因為教學任務的日益加重,教師下企業進行技術服務并沒有在實際中有序進行。究其根本原因,注意是院校和教師對技術服務認識不夠,不夠重視。而從科研角度來說,到企業中提供技術服務,不僅是教學工作的一種方法,同時也是高職院校科研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
高等職業院校的科研內容不僅僅是教學方法和內容上的科學研究,另一方面也是專業技術的學習研究和推廣。在教學方面,對教學的內容和方面進行著重研究,偏向于課堂上的理論教學。在技術應用研究上,根據目前的教育情況應該著重于技術的推廣。到企業中基層中區開展技術的研發和推廣工作,促進企業的生產技術的更新和技術咨詢等工作。當前高職院校的教師熱衷于教學改革范圍的研究課題,但是重視生產前線的技術服務課題研究也是必不可少的。為擴大技術研究工作的范圍,拓寬科研的路子,保證科研工作和技術服務的有序連接,教師就應該在進行校內教育研究的基礎上,進行企業技術服務的活動,為社會的經濟發展提供服務。
三、進行技術服務是提高高職師資隊伍教學水平的有效方法
高等職業院校的教育類型和其他普通高等院校的教育不同。高職院校的教師除了具有普通教師的基本職業特征以外,還具有其獨特的職業特點。高職教師的教學內容不只是課本知識和課堂教學,也不只是普通的講授的教學方法,更不能同其它普通教師一樣進行課堂的評分,作業及考試的評分來檢驗教學的效果。一個好的高職教師不但要有過硬的專業技能知識,還要有豐富的生產實踐的經驗,有良好的問題解決能力。而實踐的經驗需要在真正的生產實踐中不斷的鍛煉中積累出來的。高職教師不是單純的教書先生,而是集教學和操作于一體的“工程師”。教師具有深厚的專業知識的基礎,而且具有豐富的實踐的經驗,將其融入到課堂教學當中,在課堂中進行教材的理論教學傳授的同時,融入實際的生產知識和社會的相關行業信息,必然會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對高職師資隊伍的要注重技能素質的培養。一方面學校領導要重視,對教師到行業企業中參加職業訓練進行強化管理。從實踐效果來看,企業對教師來參加實踐活動,進行技術服務是非常的歡迎和支持。教師到生產現場從事相關專業崗位的操作和改革,生產加工等工作,對企業進行技術服務的同時,教師也對本專業的實踐運用狀況進行熟悉。另一方面技術服務要和教師本專業的知識相符合。高職教師在進行技術服務時從事和本專業相關的崗位工作,這樣才能更好使知識和實踐相結合,進行深入的研究,獲得生產經驗的積累,以更好的在課堂講學中進行專業知識的有效傳授。
四、技術服務工作是教師實現社會服務的最佳途徑
高職教育對人才的培養,其專業和應用定位具有特殊性,這就要求高職教育必須以滿足市場需要為培養人才的出發點,專業定位必須滿足為社會經濟服務的需要,使人才培養能夠為企業所用,用人單位服務。而對廣大教師而言,為社會服務就可以通過開展技術服務來實現。技術服務不僅促進學校和企業雙飛的結合,而且對已有的校企合作具有良好的推動作用。就目前的情況,我國高職院校的企業技術服務還不夠完善,僅僅表現在對企業的員工提供短期的培訓上,而在針對生產前線的技術性服務工作和解決生產問題方面還沒有明顯的進展。技術工作的范圍還很狹窄,涉及面也不多,缺乏針對性,服務的內容比較貧乏。長此以往,比較對學校和企業間的合作造成不利的影響,也就更談不上為社會經濟服務了。由此可見,進行技術服務工作,必須深入到生產第一線,實際進行操作,對生產技術服務的工作加以重視,對企業中的難題進行研究,協助解決。對陳舊的生產技術進行革新和改造的服務,為企業的生產前線的具體問題提供服務,使校企合作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體現,從而實現教師對社會經濟的服務。
對企業提供技術服務工作,專業比較廣泛,不僅限于理工科,還包括其它專業,如政治、經濟等學科,都同樣可以進行。學校領導方要對校企合作加以重視,搭建合作平臺,實現學校和企業的共同合作、共同開發,互惠互利,企業經濟發展得以促進,學校的科研成果得以實現。
五、結語
隨著國家對教育的不斷深化改革,教學管理和方法也不斷的完善,高等職業院校教育的師資隊伍到企業生產前線進行技術服務被越來越廣泛的推廣進行。高職院校不僅通過此種方式展現了其對社會經濟服務的功能,也對本身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從而大大推動了教學水平的整體提高。高職院校應該積極創造條件,抓住機遇,促進校企模式不斷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民選.教師專業發展策略譯叢[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5.
[2]王明倫.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
[3]陳解放.基于中國國情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實施路徑選擇[J].中國高教研究,2007,7.
[作者簡介]賈忠會(1970.10-),男,本科: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財貿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國際貿易實務出口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