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賴班族?
賴班族是指那些過了下班時間,還呆在辦公室里的人。他們明明已經完成了當天的工作,但就是不想離開辦公室。
“一到下班時間,我就不想回家,還不如呆在辦公室里,燈火通明的,上上網,玩玩游戲,還能給領導留下加班的好印象。” 湯先生在常州一家外貿公司上班,雖然已經到了下班時間,但他的工作QQ依然掛在線上,他說,下班后呆在辦公室能讓他覺得輕松一點。
湯先生說,他的幾個單身同事都是以辦公室為家,下班后都賴在單位上網,除了睡覺、工作,幾乎沒有其他活動。
心理學專家張萬英認為,現在社會工作壓力大,生活中人情淡漠,人與人之間不容易建立信任感和安全感。所以,賴班族會對人際交往產生顧慮,變得依賴辦公室的群體環境。從心理學角度看,賴班族可能是在逃避某些東西,或是對現實缺乏信心。
賴班族越是逃避下班,就越會感到孤獨。張萬英說,如果長期以賴班來減壓,不僅會破壞人際關系建構,導致生活質量下降,甚至影響心理健康。
賴班的心理成因
賴班有著不同的心理成因,第一種是孤獨型:這類賴班族害怕寂寞,他們不想離開辦公室。“一個人回到家空蕩蕩的,還不如在辦公室消磨時間。”這在陌生城市打拼的年輕人中最為常見,他們內心往往感到自卑,缺乏安全感。賴班雖然能夠暫時緩解孤獨,但長此以往心情會變得壓抑、煩悶,影響健康。因此,不妨積極看待孤獨,不斷發現自身優點,擴大社交圈。
第二種是壓力型:這類賴班源自壓力太大,他們不敢離開辦公室。比如白領小王,離開辦公室后,老擔心出紕漏,吃晚飯也心神不寧。到后來,他干脆下班后再呆一會,確保萬無一失后再走。這類賴班族往往具有明顯的焦慮特質,但由于長期精神緊張,工作效率反而會降低。因此,他們可以試著自我減壓,利用時間管理技巧提高效率,分散壓力。
第三種是逃避型:這類賴班族不愿離開辦公室,為的是避開下班高峰的交通擁擠,或者避開家庭矛盾等。對于前者,賴班時照顧好自己的胃,保證身體健康就行,而對于后者,只要與家人多進行溝通,積極化解矛盾,應該很快就能結束賴班族生涯。
張萬英指出,想要擺脫賴班的毛病,白領們不妨多培養一些小興趣,比如和朋友一起去打球、跑步或者去茶室喝茶聊天,或者和家人一起出去吃吃飯看看電影,從而擺脫賴班的壞習慣。
編輯 鐘健 124976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