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會計法》首次明確了單位負責人是會計工作的第一負責人,強調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的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何切實履行新《會計法》所賦予的神圣職責,規避因違反新《會計法》所引起的法律責任風險,是每個單位責任人都必須認真考的重要問題。
關鍵詞:新會計法 企業負責人 會計責任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金融市場的不斷發展,會計工作越來越滲透到經濟活動的許多領域。會計行為是否規范,會計資料是否真實、完整,越來越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我國新《會計法》特別明確了單位負責人為本單位會計行為的責任主體,其目的就是為了保證會計行為的規范和會計資料的真實完整。為此,我國新《會計法》,突出了規范會計行為,特別強調了單位負責人的會計法律責任。根據新《會計法》第五十條的規定:“單位負責人,是指單位法定負責人或者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代襲單位行使職權的主要負責人。”新《會計法》與舊法相比,在內容上修改幅度較大,修改后會計法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明確了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真實性、完整性的責任,界定了單位負責人為單位會計行為的責任主體。
一、《會計法》明確規定需要對單位會計工作負責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單位負責人是會計行為主體之一。2)單位負責人是單位的法定代表人,應對本單位的所有經營管理工作負責,包括應對本單位的會計工作負責。3)從我國會計工作實際情況來看,單位負責人授意、指使、強令是產生違法會計行為的關鍵因素,強化單位負責人的負責,有利于約束單位負責人行為和依法追究責任。4)單位負責人對會計行為和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符合國際立法標準。
二、那么作為單位責任的會計主體,單位負責人有哪些會計責任呢?
新《會計法》明確規定了單位負責人的會計責任,歸納為以下六個方面:
1.保證會計資料質量的責任。新《會計法》第四條規定:“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的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
2.保證財務會計報告質量的責任。新《會計法》第二十一條規定:“財務會計報告應當由單位負責人和主管會計工作的負責人、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簽名并蓋章;設置總會計師的單位還須由總會計師簽名并蓋章
3.建立健全內部會計監督制度的責任。新《會計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各單位應當建立、健全本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
4.保障會計機構、會計人員依法行使職權的責任。新《會計法》第二十八條規定:“單位負責人應當保證會計機構、會計人員依法履行職責,不得授意、指使、強令會計機構、會計人員違法辦理會計事項。”第四十六條規定:“單位負責人對依法履行職責,抵制違反本規定行為的會計人員以降級、撤職、調離工作崗位、解聘或開除等方式實行打擊報復,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5.依法接受監督的責任。根據新《會計法》第三十一條規定:“單位負責人必須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接受有關監督檢查部門依法實施的監督檢查,如實提供會計資料以及有關情況,不得拒絕、隱匿、謊報,應當向接受委托的會計師事務所如實提供會計資料及有關情況,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或者示意注冊會計師及其所在的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不實或者不當的審計報告。否則,也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6.依法設置會計機構,配置會計人員的責任。根據新《會計法》第三十六條、三十八條規定,各單位應根據會計業務的需要,設置會計機構,或者在有關機構中設置會計人員并指定會計主管人員。
三、防范由于違反新《會計法》所引起的法律責任風險,單位負責人必須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單位負責人應該倡導相關部門學好新《會計法》,認真執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
2.遵循新《會計法》規定,設置會計帳簿。單位負責人必須按照會計法的要求,認真組織單位的會計機構、會計人員正確進行會計核算,只有單位的財務會計信息真實而全面地得到反映,確保財務會計報告的真實、完整,單位負責人才能正確履行其會計責任,防范法律責任風險。
3.重視會計人員配置和會計機構建設,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單位負責人是會計責任主體,要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完整,除了自己遵守《會計法》,還必須防止會計機構內部人員的作假舞弊行為。
4.單位負責人應該重視會計機構建設,加強對財會知識的學習,提高辨別、區分違法會計行為的能力,不斷提高會計人員素質。
5.單位負責人應該正確認識會計監督的重要地位,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的監督職能,并且能夠積極配合外部會計監督。會計監督是現代經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有效的全方位的外部會計監督是會計信息質量的重要保證。
總之,《會計法》作為會計行為的最高法律規范,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建立中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單位負責人權力在手,責任重大,切不可濫用職權,違法亂紀,必須要有高度的事業心和強烈的責任感,認真學好、深刻領會《會計法》精神,依法履行各項會計責任,確保本單位的各項會計工作合法有序地開展,把因違反《會計法》而引發的法律責任風險降到最低限度。只有從全局著手,進一步深化改革和完善經濟監督體系,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才能為建立與現代企業制度相適應的會計監督機制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參考文獻:
[1]新會計法.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教材委員會.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