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政府職能轉變以及社會管理體制的進一步完善,政府與作為非政府或非營利組織的社會工作機構應該是怎樣的一種關系呢?這成為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我們認為,在社會工作服務方面,政府和社會工作機構應該建立一種互信、互助、互補的“伙伴關系”。同時,社會機構應該借助政府的支持與自身力量,把握時機尋求對策,爭取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獨立 合作 發展
一、社會工作機構對政府的協助作用
社會工作是一種幫助人和解決社會問題的工作。它幫助社會上的貧困者、老弱者、身心殘障者和其他不幸者;預防和解決部分經濟困難或生活方式不良而造成的社會問題;開展社區服務,完善社會功能,提高社會福利水平和社會生活素質,實現個人和社會的和諧一致,促進社會的穩定與發展。
1.社會工作機構是政府尋求對社會成員進行管理和約束的新方式。以社區青少年為例,社區青少年是近年來出現在社區中的一個特殊的沒有單位歸屬的青少年亞群體。與其他青少年相比較,社區青少年的根本特征之一就是“失管”——失去單位、學校以及共青團組織等正式社會組織的管理。更何況社區青少年中還存在一些影響社會穩定的因素。社區青少年社會工作的出現一個重要的出發點就是通過一個新的組織載體來對社區青少年進行管理、教育和約束。
2.社會工作機構是政府解決弱勢群體面臨問題的新方式。從社會工作的定義可以看出,社會工作的服務對象大多為弱勢群體,它幫助社會上的貧困者、老弱者、身心殘障者和其他不幸者;預防和解決部分經濟困難或生活方式不良而造成的社會問題。
3.社會工作機構是政府提升自身治理能力的需要。社會工作機構的發展能夠彌補政府直接提供服務的局限和小足,提高政府的治理能力。(1)社會工作者作為專業的助人職業更加了解服務對象的情況及需求,因而能夠根據案主的需要來開展工作;(2)社會工作者所掌握的社會工作專業知識和技能能夠保證社會工作專業方法應用的有效性和服務的成效。(3)社會工作機構作為一個中介,將政府的使命傳達給服務對象,同時也能夠利用自身的專業權威性向政府反映服務對象需求,促使政府制定或修改相應的社會政策。
二、政府在社會工作組織發展過程中所起到的推動作用
主要表現在:1.社會工作機構的組織使命和發展方向是由政府來確定的。社會工作機構的使命在于統籌社會工作的開展,參與社會管理,推進社會政策,維護社會和諧。其發展方向是實現社會工作的專業化和職業化。從目前社會工作機構的發展情況來看,機構的整體方向由政府操控,某些細則如社工的招牌也由政府組織推動開展。2.社會工作機構工作領域的拓展也取決于政府的推動。社工機構發展的外在形式主要表現在其工作領域的擴大和工作內容的拓展,而這些工作的開展需要政府的推動。政府在這個方面起到決策的作用,推動制度的制定和政策的推行促進了社會工作機構領域的拓展。3.社會工作機構發展所需要的資源和條件支持也來自于政府。社會工作機構發展所需要的資源和條件主要有三大類:一是辦公場所和設施等硬件條件。二是工作者的收入、辦公經費等財政支持。三是其他相關機構和組織的支持與協助。
三、怎樣才能讓社會工作機構更好的生存與發展?
筆者做了以下的對策分析:1.建立與政府良好的互動關系。一方面,要通過各種方式獲得政府的支持。在中國內地,社工機構發展空間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政府,社工機構運作所需的資源還將依賴于政府。另一方面,又要保證社工機構的獨立自主性。這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實現:一是政府的治理理念和方式進一步發生變化,讓社團自主運作,政府退出其強勢角色,推動社團的成長和發展;二是推進社工機構的專業性發展,進一步提高其服務功效,增強社工機構獨立運作的可能性;二是拓寬社工機構的多元化籌資渠道,從而有助于機構的獨立運作。2.加強專業化運作與內涵發展。社工機構在專業社工崗位不足的情況下,對現有義工和社會工作人員應采用崗位培訓、知識更新培訓等形式,使之逐步成為專業的社會工作人才。只有擁有了專業的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專業化的項目才能開展起來。另外,社工機構在項目運作上要宏微并濟。既要注重擴大規模,又要把項目做精做好,規模效應與精品案例雙管齊下,在項目運作上更加凸顯專業特色。社工機構在策劃開展活動時,要在具體的案例上下工夫,爭取做出一批精品案例。3.加大宣傳以提高社會工作的公眾知曉度。在了解民情、體察民意、提供優質的有特色的服務以吸引公眾的前提下,社工機構應通過人們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宣傳,使社會工作深入人心,形成人人關心和支持社會工作的良好公眾輿論,使社會工作能真正成為獨立的、受人尊重的陽光行業。
在處理好與政府關系的基礎上,和政府形成一種“伙伴關系”進行合作,同時保持機構的自我獨立性。在社會管理體制的進一步完善契機之下,借助資源尋求對策,使社會工作機構能真正發揮作用,服務人民。同時帶動社會工作整個行業的發展,使得社工理念深入人心。
參考文獻:
[1]曾群.政府與社會工作機構的“伙伴關系”[J].中國社會導刊,2007(18) :62
[2]費顯政.組織與環境的關系——不同學派述評與比較[J].國外社會科學,2006( 3): 15
[3]李太斌.淺談政府推動與社會工作機構發展之間的關系[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7( 2):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