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研究背景及意義
歷史學家湯恩比說一個國家乃至一個民族,其衰亡是從內部開始的,外部力量是使其衰亡的最后一擊。相對于銀行業來說,它是我國現代經濟的核心,是經濟運行的神經中樞,而會計部門作為銀行的重要職能部門,是銀行的核心,其風險必然構成銀行經營風險,因此銀行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是銀行會計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商業銀行內部會計控制系統是否健全、科學、有效將直接影響商業銀行的工作質量和信譽, 關系到經營目標的實現。
近幾年來,銀行業金融案件頻發,銀行會計部門出現了一些違法違規問題,因此建立一套完整的、系統的、科學的會計內控體系以保證會計信息的質量, 對于完善銀行治理結構和信息披露制度,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并保證金融市場的有效運行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2.內部會計控制概述
國有商業銀行內部會計控制是指國有商業銀行為了維護客戶和銀行的資金、資產安全,確保會計信息真實、準確、可靠,保障經營活動的正常有序運行,完成既定的財務目標和防范會計風險,通過貫徹執行國家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而制定和實施的一系列適合本行財務會計實際情況的制度、組織、程序和方法的總稱。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實施,應遵循合法、規范、有效、全面、安全的原則。
內部會計控制的方法多種多樣,根據不同的業務內容,不同的時期,可以采取一種或幾種不同的會計控制方法。銀行各分支機構要始終堅持合法性原則、有效性原則、全面性原則、不相容職務相分離原則、成本效益原則和適時性原則, 采取人事控制、資產保全控制、預算控制、會計行為控制、財產保全控制、內部報告控制、電子信息技術控制等控制方法, 深化銀行會計內控制度體系建設。
3.銀行內部會計控制現狀
近年來,我國逐漸加大了商業銀行內部會計控制建設力度。1997年中國人民銀行先后下發了《加強金融機構內部控制的指導原則》、《進一步加強銀行內部會計控制和管理的若干規定》。財政部于2001年6月發布《內部會計控制規范——基本規范》。2002年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商業銀行內部控制指引》。
盡管是這樣,但現實中,銀行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并非盡善盡美,仍有許多值得注意和改善的地方。主要有:銀行內部會計控制機制不健全,內控會計制度執行不嚴,落實不徹底;對內控制度認識不足;內控風險觀念薄弱;會計人員素質偏低;銀行特殊業務內部會計控制面臨新問題等等。
4.銀行內部會計控制存在的問題及成因
銀行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主要表現在:內部會計控制的規章制度缺乏動態的調整過程;缺少保障各項規章制度得以貫徹實施的制度,使一些制度、規定成為一紙空文;銀行領導和會計人員對內部會計控制的內涵認識不充分,主要表現在內部會計控制文化不成熟,對待內部會計控制持應付態度;金融企業缺乏足夠的風險防范意識和全面的風險防范措施;會計隊伍的專業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不能充分滿足其經營發展的需要,隨著計算機技術在銀行會計工作中的廣泛應用,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不能適應計算機環境下業務發展的需要等。
存在問題的成因主要是銀行內部會計控制的現狀是控制分散與控制不足并存,在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建設上具有一定的隨意性。對銀行內部會計控制的錯誤認識與認識上的不充分導致會計控制難以達到預期目標。近年來,商業銀行競爭日趨激烈,為了獲得更多利潤,一些銀行基于先發展、后規范的指導思想,形成了許多風險控制的“真空區”。由于財務管理人員缺乏全面的內部會計控制所需的知識,無法在內部會計控制活動中發揮應有的帶頭和表率作用,降低了內部會計控制的效率。
5.提升銀行內部會計控制效率的對策
只有充分了解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局限性,并有針對性地完善控制手段才能充分發揮控制體系的作用,以下是針對銀行內部會計控制存在的問題所提出的一些對策:
⑴建立健全內部會計控制制度
健全的銀行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是銀行內部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內部會計控制的基礎,制度不健全或存在漏洞是釀成事端甚至發生案件的根源,也是不法分子作案得逞的重要原因之一。
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作為銀行的規章制度對每一位成員都有效,每個工作人員都必須無條件遵循,任何人都不得游離于它之外,凌駕于它之上,在內部控制面前實現人人平等。銀行及會計人員在業務操作過程中要嚴格執行會計制度及有關規定,防止業務處理的主觀隨意性, 并審查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及時發現會計制度及有關規定的不足之處并加以改進。同時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符合實際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內部會計控制評價體系,檢驗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在實際運行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及時發現內部控制制度的不足并加以改進。
在制度的制定過程中,要強調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全面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 并根據業務發展和變化的要求隨時對其進行修訂完善,對已經不適應現行經營管理需要的舊的規章制度,要及時進行修改和補充,為內控制度的順利執行掃除障礙。
⑵充分認識內部會計控制
要營造良好的銀行內部會計控制環境,逐漸形成真正的內部會計控制文化,讓管理層從整體的角度認識到執行內部會計控制的必要性。
人的思想是變化的,加強對金融和會計法律法規的學習宣傳工作,使金融高層及員工充分認識到會計控制在業務經營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自覺地把加強內部會計控制作為防范銀行金融風險的關鍵環節來抓,管理者對建立和有效執行內部會計控制制度負全責。要提高對會計人員的關心程度,使會計人員安心工作,敬業負責,自覺執行內控制度。
⑶強化風險意識
金融行業在發展過程中,風險日益增大,呈現多樣化、復雜化。對風險的控制程度直接影響銀行的經營效益與穩健發展,應該進一步強化銀行的風險意識,樹立內控優先觀念。
對銀行會計工作的控制要堅持發展與風險控制的有機結合,既要考慮對銀行發展的促進作用, 又要考慮風險控制問題,系統地制定針對各種風險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并隨著新情況的產生和發展進行完善。同時建立獨特的風險文化,要讓每一個員工明白要生存,就要真正面對風險威脅,要把風險意識從上到下貫穿至每位員工的思想中,形成理念、自覺行動和準則,使之成為工作的支撐點。
⑷強化內部監督和審計力度
完善銀行內部會計控制時,應當建立內部會計控制的再控制機制,以確保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貫徹執行,并使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內容隨著新形勢的變化而變化。自我評估或監督是銀行本身的監督控制系統的性能。銀行的內部監督和審計本身是內部會計控制的基本內容和方式,是對內部會計控制的再控制。
⑸提高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
強化銀行內部會計控制, 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會計人員是制定及執行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主體,是內部會計控制制度貫徹執行成效的決定性因素。因此, 只有建立一支業務素質高的會計人員隊伍, 才有可能保證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建立及有效執行。《進一步加強銀行會計內部控制和管理的若干規定》對有關會計人員的資格及業務水平提出了具體的要求, 如:會計主管必須具備較高的政治、業務素質, 掌握計算機操作和管理知識;其他會計人員要具治、業務素質, 持會計證上崗。
第一,要嚴格人員準入的程序,加強對會計人員及相關人員的招聘、錄用和提拔等環節的監督和控制。
第二,要加強對會計人員的再教育,以提高會計人員的業務素質。根據工作崗位和業務程序的要求進行知識技能的培訓,以適應不斷變化的銀行會計工作的要求,要時時關注會計法等相關法規的發展變化,并認真學習和貫徹新的會計法法規。
第三,要通過開展以遵紀守法和愛崗敬業為主要內容的法制和職業道德教育,引導會計人員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加強法制觀念、思想道德水平和職業道德水平。
第四,建立一支屬于自身的專業的培訓隊伍,同時建立一套完善的培訓與被培訓的考核體制。
第五,實行獎勵與處罰機制有機結合的完善的激勵制度。建立一套責權明確、獎罰分明的考核評價體系, 切實把會計工作績效與利益緊密結合起來,強化員工自覺執行意識及照章辦事的自覺性。
⑹提高計算機環境下的內部會計控制效率
隨著計算機在會計工作中的普遍應用,管理部門對計算機產生的種種數據、報表等會計信息的依賴越來越大。計算機會計信息系統成為銀行管理信息系統中最重要的子系統,是組織處理會計業務并為銀行提供會計信息、決策信息和輔助銀行管理控制的重要系統。要根據計算機操作系統、應用軟件的要求和會計電算化工作的實際需要,制定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操作規范和規章制度,并隨著實際工作的不斷變化和應用軟件的升級而不斷更新、改進和完善操作規程和制度。如,應嚴格劃分使用權限 , 明確使用者、管理者、維護者三者的權利與責任,嚴禁越級和交叉操作;建立規范的計算機使用登記制度,嚴格的權限控制制度和密碼使用與保護制度;建立會計檔案保管安全控制制度聯機接觸控制制度,嚴禁無關人員隨意出入機房操作計算機;規定建立備份或副本的數量和時間,以及誰建立、誰負責、誰保管等。
6.結束語
綜上所述,強化內部會計控制,是防范金融風險最有效的途徑之一,是商業銀行安全、有序運作的前提和基礎,銀行業應加強對內部會計控制的研究和探討,使其朝著良性有序的方向前進。
參考文獻:
[1]黃碧燕.商業銀行會計內部控制制度探究[J].科技經濟市場,2007.4
[2]趙虹.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于完善[J].會計之友, 2008.1
[3]秦華敏等.新經濟條件下企業內部會計控制應當解決的問題[J].會計之友, 2007.5
[4]牛李琳.強化商業銀行內部會計控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07.3
[5]《內部會計制度》課題組編著.內部會計控制制度講解[M].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4
[6]李棟.強化我國商業銀行會計內部控制的新思考[J].齊魯論壇, 2007.5
[7]林立.完善銀行財務會計內控工作的思考[J].遼寧稅務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7.19
[8]梅峰,陳元緣.淺談商業銀行的內部控制[J].會計之友, 2007.2
[9]馬麗琴.試論電算化會計系統在銀行系統的內部控制[J].經濟管理論壇, 2005.3
[10]李洪紀.強化內部銀行會計業務控制的思考.齊魯論壇, 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