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縣域經濟是以縣城為中心、鄉鎮為紐帶、農村為腹地的區域經濟單位,是我國國民經濟中具有綜合性和區域性的基本單元和基礎層面。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對于促進城鄉統籌發展、支持新農村建設、構建和諧社會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縣域經濟 發展路徑 協調發展 選擇
前言
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縣域經濟的發展速度得到了快速的提升。但和附近的城市相比,差距依然明顯。沒有農村的小康,就沒有社會主義國家和諧發展之途。因此,設法發展當前縣域經濟,已成為和諧社會建設中的重要課題。為此,本文對加強縣域經濟發展的路徑選擇進行了以下幾點探討。
1.發展農業綜合企業 促進縣域經濟發展
農業綜合企業是指從事農業及相關產品的生產、加工、流通、服務等經營活動,實行自主經營、獨立核算的盈利性經濟組織。農業效益低、農民收入少、農村發展慢,是當前制約農村經濟發展的根本問題。順應市場經濟的發展需要,加快農業產業化,不僅是改造傳統農業生產經營方式、提高農業生產效益、推進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也是縣域經濟發展的基礎和著力點。
2.工業化是縣域經濟發展的根本出路
當前,我國大多數縣處在農業經濟階段,準確地說應是不發達農業經濟階段,其主導產業仍為傳統的農業,工業甚至農產品加工業比重很小,經濟效益差。對我國絕大多數的縣而言,即使是較發達地區的縣域經濟也還只是處在工業化初期,必須把工業經濟當成縣域經濟的主體來重點發展。當今縣域經濟的發展主題仍然是工業化,農業發展應當以工業化為方向,小城鎮建設應當以工業化為基礎。
3.完善信貸管理規定,強化銀行服務縣域經濟的功能
突出支持重點,加大對縣域經濟的信貸支持傾斜力度。一是加大對縣域經濟發展的信貸支持力度。對推進縣域工業化、農業產業化、城鎮化、市場化項目, 特別是縣域交通、能源、電力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資金需求, 要給予積極的信貸支持, 以改善縣域經濟發展的基礎條件。二是對政府確定的試點縣, 特別是對信用環境好、產業基礎好、發展潛力大的縣,在信貸項目的評估、貸款的審批上優先考慮。三是應堅持“不分經濟性質, 不分規模大小, 以效益為中心”的原則, 對所有縣域地區的企業平等對待, 對產品有市場、有效益、有發展前景的縣域新興企業和項目, 對政府及有關部門篩選推薦的扶持企業, 給予大力信貸支持。四是調整對縣域地區中小企業辦理信貸業務的掌握標準。對信用等級較高的企業要降低貸款準入門檻,可辦理銀行承兌匯票、信用證、保函等業務。五是積極支持對縣域地區高科技中小企業的信貸投入。對擁有成熟技術及良好市場前景的高科技產品或專利項目的中小企業以及利用高新技術成果進行技術創新、技術改造的中小企業積極予以信貸支持; 對從事出口生產的中小企業,優先辦理打包放款和出口押匯等貿易融資業務。
4.要優化各種環境
環境既是軟實力,也是競爭力。有了開明開放的政策環境、優質高效的服務環境、公正嚴明的法制環境、誠實守信的市場環境、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健康文明的人文環境,就可以產生三方面的效應。一是“洼地效應”。這種效應可以使項目、資金、技術和人才等生產要素源源不斷地匯流和聚集,到一定時候就會產生爆發力,促使縣域經濟躍上新臺階。二是“親和效應”。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能夠使人們心情愉悅、安居樂業,形成強大凝聚力和向心力。三是“連鎖效應”。好的環境還能使受益者成為宣傳者,吸引更多的投資者來生活和創業,收到“一花引來滿園春”的效果。
5.加大改革創新力度,推動縣域經濟持續協調發展
加大改革創新力度,首先推進強縣擴權改革。擴大縣級經濟管理權限。按照減放并舉、依法下放、權責一致、提高效能的原則,最大限度下放管理權限,進一步賦予縣級更大的發展自主權、決策權。其次是加快“省直管縣”財政體制改革試點。規范試點縣財政體制,加大省級扶持力度,減少運轉層次,提升管理效率。二是要建立縣域產業轉移引導機制。加快弱縣與強縣產業的有效對接,促進地區間合作互動、協調發展。研究制定鼓勵產業園區合作共建政策,建議借鑒江蘇的做法,每年安排部分資金,采取貼息、獎勵等方式,支持中西部省級重點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園區承接產業轉移能力;支持東部地區企業向西部的產業轉移,投資興辦項目。構建產業對接的協調組織機制,建立產業轉移與承接的信息交流平臺,促進縣域間的協調與溝通。三是要整合對農業的各項補貼項目。目前對農業的各項補貼名目繁多,也比較零碎,且政策剛性很強,基層實際執行的工作量很大。建議整合各項扶持資金,多搞一些能夠持續提高農業生產力的綜合開發性項目。
結語
快速發展縣域經濟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加強新時期縣域經濟建設,應堅持全面的協調經濟的均衡發展戰略。面對我國縣域經濟發展的新形勢、新情況,應立足現實,借鑒和學習一切有益的經濟管理發展經驗,加強和創新我國縣域經濟發展的思路與對策,為推進縣域經濟管理,社會和諧發展提供動力支持。
參考文獻:
[1]渠曉偉.工業化是縣域經濟發展的根本出路[J].工業技術經濟,2007,9(9):33-34
[2]馬宗國等.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對策研究[J].經濟縱橫,2010,12:65-68
[3]趙鵬.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幾點思考[J].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11,3:41-42
作者簡介:
王輝(1981.5- ),湖南郴州人,保險職業學院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