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些人認為,青少年犯罪是突發的、偶然的,難以預測和防范,其實不然,從心理學角度來研究,任何一個青少年走上犯罪的道路,都要經歷一個由個性、道德敗壞到犯罪心理形成的過程。
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需要家庭與學校密切配合,齊抓共管。思想上應明確這樣一個道理,預防青少年犯罪應從幼兒教育抓起,抓早、抓小、抓苗頭,力爭將青少年違法犯罪消滅在萌芽之中。父母不僅要觀察孩子在家的表現,還要經常與老師聯系,了解孩子在校表現;不僅要了解文化課學習情況,還要關心孩子思想品德、道德行為表現。
注意了解觀察孩子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成績。學生以學為主。家長應注意觀察子女學習自覺性程度,特別是在大人不在的情況下完成作業情況。是否按時上學,按時放學回家,成績是否大起大落。如果成績一向穩定,而突然成績下降,一發不可收,就應與學校老師及時聯系,查找原因,看子女是否有逃學怠學行為,是否參加了不利于學習的活動,是否在社會上結交了壞孩子。實踐證明,逃學怠學是犯罪之母,是將來發生危險的重大信號。從青少年違法犯罪的情況看,在他們違法犯罪之前,絕大多數對學習抱有消極態度,學習成績不良。在校生的越軌行為往往從遲到、早退、曠課開始,學習成績從一門不及格到二、三門不及格,甚至輟學、流失社會。
觀察子女是否誠實,有否撒謊行為。有的學生上學或上班經常遲到早退,放學或下班應回未回,甚至深夜不回或者夜不歸宿。家長應在調查了解的基礎上,看孩子是否在講真話,還是編造謊言,逃避父母監視,是否在外有違法違紀的行為。如果發現撒謊,在外有越軌行為,應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及時幫教,促其變好。
觀察孩子的個性傾向。個性傾向是個體優先注意和發展的方向。它主要是指人的需要、動機、興趣、思想、信念乃至世界觀等。人們的需要、動機方面有所不同,在信念、興趣、愛好方面也未必有所差別。良好的動機、興趣、愛好,能促進個體積極地探求知識、奮發向上,在社會實踐勞動中提高其能力,為社會做出貢獻。相反,低級的、不健康的動機、興趣、愛好,則對個體、對他人乃至社會產生消極的腐蝕作用。目前社會上迎合兒童心理的活動方式的電子游戲、智力玩具等五花八門,使人眼花繚亂,這是一些兒童少年的興趣、愛好偏移,心理失去常態。
觀察錢物來源。如果子女忽然暴富,忽然感到錢不夠用,或者家里錢不翼而飛,或者子女經常在外吃飯,穿的不是父母買的衣服,講究吃穿,追求時髦,有的女孩晚上外出還涂脂抹粉,更換艷麗服裝時,要留心觀察,子女在外是否已違法犯罪,結交了異性朋友或參加了犯罪團伙,應及時與學校單位取得聯系,弄清情況,采取措施。一般地說,兒童少年過早地吸煙喝酒,參加帶有賭博性質的活動,花錢大手大腳,奇裝異服,留怪發型,交異性朋友,這些都是犯罪的前兆。
觀察子女結交的朋友。常言道“好朋友不在多,壞朋友一個就砸鍋。”青少年往往不懂的什么是友誼、同志和朋友,結交朋友缺乏選擇,往往憑一時沖動,義氣感情用事。一些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與在鄰里學校或工作單位結交染有劣跡的壞孩子有關。父母應注意觀察子女與朋友的來往關系,看是否過早戀愛,是否結交了酒肉朋友。如果子女平時客人多,電話多,外出多,終日忙碌,突然閉門不出,謝絕來客,停止交往,往往有防止暴露犯罪意圖,害怕別人揭露告發的嫌疑。
觀察子女住室。子女住室的物品往往反映其理想、事業、需要、興趣、愛好及志向追求等,父母應注意觀察,看是否有淫書、淫畫的黃色書刊。是否有與賭博活動有關的工具、玩具。
觀察子女情緒。看其情緒上是否有暴起暴落的現象。青少年初次犯罪,多有吉兇未卜,成敗難測之憂,心境變化多端,心緒難以平靜。其主要表現是焦慮不安、坐立失態、推頭喪氣、緘默不語。有的因初次作案成功變得言不由衷,興奮過度。
觀察子女性格上有無異常。人的性格有內傾性和外向型之分。同是父母生養的子女之間,其性格也明顯表現出差異性。有的善于交談,有的沉默寡言;有的膽大敢干,有的靦腆拘謹。如果性格突然變得猶如換了一個人,平時煙酒不沾變得貪杯戀盞;平時不愛花錢變得揮霍無度;平時性格粗野、不拘小節,變得溫良恭儉。要從這些一反常態的變化上窺測心理,發現異常。
觀察子女對外界刺激感知的選擇性是否正確。青少年正處于學文化、長知識、長身體階段,他們對外界刺激感知的選擇性與成人截然不同,這是他們心里發展的不平衡性所決定的。他們好奇心強,好動不好靜,什么都想親自嘗試一番,以滿足好奇心理。因此,他們對直接激起本能欲望的刺激,例如,吃、喝、玩、樂的欲望感興趣,表現出較強的生物性屬性。對誘惑性強的刺激,對倚強凌弱,顯威顯圣有關的刺激。父母應注意從孩子關注的熱門話題中,觀察子女對外界刺激的反應和態度,擺事實,講道理,善于誘導。同時應盡可能縮小孩子對比較強刺激的感知范圍,限制其活動天地,避免由此引起的禍端。那種不加選擇,孩子有求必應,什么錢都敢花,什么地方都敢領孩子去的做法實在是不可取的。
觀察子女的節假活動和安排。對未成年子女,尤其是在校學生,科學安排假日生活,不使其放任自流,這對孩子自身安全、防止犯罪事關重要。實踐證明,在老師或家長帶領下,適當搞些參觀、旅游、開展夏令營活動、興趣小組活動,根據孩子個人興趣愛好,參加美術、繪畫、音樂、舞蹈班學習,對陶冶情趣,開闊視野,開發智力,提高想象力和動手動腦能力,是十分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