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小企業逐步成為我國經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自身的發展也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本文通過融資理論和貸款風險理論的應用,在目前中小企業將銀行貸款作為其主要的融資方式的情況下,提出解決商業銀行中小企業貸款難問題的一些思路。文章結合浙江某地方商業銀行(簡稱ZL銀行)的成功經驗進行分析,得出我國商業銀行應對中小企業貸款風險的策略。
關鍵詞:中小企業 商業銀行 風險管理
一、貸款風險管理體系
貸款風險管理體系是商業銀行實施風險管理的一系列信貸管理制度安排,具體由一些針對貸款業務而制定的各項規定、制度、辦法以及操作流程構成。
(一)貸款授權管理
(二)貸款授信管理
(三)盡職調查
在銀行信貸審查雙線制衡機制中,盡職調查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如下圖所示:
圖1.盡職調查在信貸審查雙線制衡機制中
資料來源:根據《中國民生銀行信貸政策管理辦法(試行)》相關內容整理
(四)審貸分離制度
(五)集體審批制度
二、貸款風險控制方法
貸款的風險是不可消除的,但貸款的風險卻是可以控制的,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一)避免風險法
也稱風險拒絕法,指商業銀行在貸款管理過程中,通過禁止向高風險型企業發放貸款業務來避免貸款風險發生的方法,稱為避免或拒絕法。
(二)減少風險法
通過貸款風險管理,減少人為因素所造成貸款風險。常用的有信貸配給、擔保低押、簽訂限制性契約、與客戶保持長期聯系。
(三)轉移風險法
將風險轉移給其他人而保證自身的利益,是銀行控制風險損失常用的一種方法,轉移的方法主要有轉讓、保險、套期交易和互換交易。
(四)分散風險法
貸款風險分散主要包括借款方的風險分散和貸款方的風險分散。
三、商業銀行中小企業貸款現狀
中小企業發展快、淘汰率高、總體規模偏小,銀行對中小企業貸款的積極性很少,條件苛刻。中小企業要想獲得貸款,較多的只能向地方商業銀行或農村信用社提出,或者干脆通過民間私人借貸來解決。一些民間借貸操作很不規范,極易產生經濟糾紛,往往還導致刑事案件。
我國中小企業數量占全社會企業總數99%以上,小企業實現的GDP約占全部的60%,但其貸款總額僅占主要金融機構各項貸款的16%。經濟單位的主體部分反而不能得到充足的金融服務,這一方面意味著存在體制性障礙,另一方面也意味著機會。
四、商業銀行中小企業貸款風險的成因分析
商業銀行在開展中小企業貸款業務方面進行了多方研究,可從以下幾方面來理解。
1.中小企業特點
企業制度、經營管理不規范、生產規模小、資金短缺和抗風險能力弱等,信貸風險大。
2.銀行特點
銀行沒有一套能夠有效控制中小企業信貸風險的評估、監控、規避、預防、分散、轉移和補償機制。主要表現在普遍缺少企業信用評級制度;缺少有效的風險監控措施;缺少風險預警系統,使得風險不能被及時的發現并給予化解;在風險分散方面缺少可以分散風險的金融工具,分散渠道單一。
五、ZL銀行中小企業貸款風險管理
(一)ZL銀行發展的現狀
ZL銀行在2004年8月開業以來一直致力于小企業貸款專營模式的探索,在總行和分行設立小企業信貸部,并成立了全國第一家小企業貸款專營支行(ZL銀行杭州城西支行)和一批以小企業貸款為業務重點的綜合性特色支行。截至2012年5月底,該支行貸款余額13.05億元,共有小企業、微型企業、個人經營貸款客戶295家,戶均余額382.12萬元。同時,ZL銀行組建了一支專業化的小企業貸款隊伍,全行共有184名小企業業務客戶經理,占當期全行全部授信客戶經理的41%。
在中小企業貸款業務營銷模式、經營機制和業務產品等方面,ZL銀行積極探索創新的營銷模式和風險管理方法,努力營造核心競爭力和競爭優勢,使ZL銀行獲得了巨大的發展空間和機會,并創造了輝煌的業績,其近五年的總資產增長迅速。
圖2. 2006-2011年 ZL銀行總資產變化圖
數據來源:ZL銀行2006-2011年報
2011年末,全行小企業貸款戶數17335家,貸款余額1991億元,分別較年初增長179.14%和171.93%,小企業貸款增幅高出全行各項貸款增幅100多個百分點。2011年末,ZL銀行小企業貸款不良率為0.67%,低于全行平均不良率。
ZL銀行在中小企業貸款方面取得了成功,其經營模式和管理方法可作為其他銀行開展業務的典范。
(二)ZL銀行中小企業貸款風險分析
小企業貸款存在高風險性,ZL銀行作為以小企業業務發家的股份制商業銀行,要想長期有效推進小企業業務,必須創造性地解決中小企業貸款風險的難題。首先要了解小企業貸款所存在的風險,概括地講,主要有以下“四不”:
1.小企業成長的不確定性
2.信息不對稱
3.風險覆蓋不足
4.服務有效性不足
(三)ZL銀行中小企業貸款的創新性做法和風險控制方法
1.ZL銀行的尤努斯式探索 ——老鄉聯保貸款
ZL銀行在小企業業務領域進行的尤努斯式探索——老鄉聯保貸款三個信用類貸款產品被研發出來,使因缺少抵押物而飽受融資難困擾的小企業可以相對容易地獲得銀行貸款。
ZL銀行推出的老鄉聯保貸款三個信用類貸款產品為:一、生意圈聯保貸款:同一個生意圈內,互相熟悉的幾個小企業組成一個聯保體,只要相互擔保,便可從ZL銀行借到貸款。二、老鄉聯保貸款:幾個同在一個地方的小企業,自愿組成一個聯保體并互相擔保,同樣可以從ZL銀行借到貸款。三、免保·應急貸款:針對部分已在銀行辦理抵押貸款的小企業,由于季節性備料或接到大額訂單,需要臨時性增加貸款,就可以申請業務。相關企業可無需增加其他擔保或抵押,以信用方式從ZL銀行借到臨時性周轉貸款,大大提高小企業的經營能力。
對于這一系列信用類貸款產品,ZL銀行通過在前期進行大量的實地調查和科學論證,并通過設置產品適用對象的準入條件來防范信用風險和市場風險,通過對未來現金流的控制和對貸款資金使用情況的跟蹤來防范企業財務風險,通過追加企業主的保證責任來防范經營者的道德風險。
2.ZL銀行中小企業信貸資產支持證券
ZL銀行于2008年11月中旬對外發行國內第一單中小企業信貸資產支持證券,總規模達6.96億元,由此成為當時國內唯一一家開展中小企業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運營的金融機構。業內人士認為,支持證券項目的推出,將獲取更多資金用于專項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緩解當前中小企業普遍存在的融資難題。信貸資產證券化,就是金融機構把具備上述特征的信貸資產予以證券化的過程。信貸資產支持證券化的基本操作過程如下圖:
圖3. 信貸資產支持證券化的基本操作過程
資料來源:ZL銀行信貸資產支持證券化操作流程
ZL銀行在構建資產池時,專門選擇房產抵押作為篩選條件之一,以增強信貸資產的信用度。總行對整個資產池事先反復審查和篩選,即使這些證券銷售完后,銀行方面仍然會按既定方式管理和考核資產池內企業的貸款情況,控制風險。另外,為使資產池的信用風險降到最低,該行從借款人、抵押物和貸款本身三個方面進行嚴格把關。
3.ZL銀行創新風險管理模式
對于中小企業貸款的風險管理,ZL銀行有其獨特創新的一套管理模式:
(1)實行風險監控官委派制度,建立統一垂直的風險管理體系。
(2)開展系統性內控建設。
六、我國商業銀行應對中小企業貸款風險的策略建議
根據商業銀行中小企業貸款的理論,并結合ZL銀行中小企業貸款的創新模式及其風險管理方法,總結出我國商業銀行應對中小企業貸款風險的策略如下:
(一)完善抵押、擔保體系,創新擔保方式
銀行要加強對抵押品管理。保證抵押品賬實相符、數量真實,要確保抵押品價值,計算依據和方法科學,結果正確。加強對抵押品監管,有的抵押品由于保管不善,失去使用價值,使貸款發生隱形損失。以房地產作抵押,須經土地管理部門作價格評估,抵押權人取得評估報告、貸款抵押合同、土地房屋權利證后,方可辦理貸款。有的單位此類抵押物未辦理這些合法手續,這些抵押物,由于法律保障不足,風險難以測量。
銀行創新抵押擔保模式,建議增加信貸、應收貨款質押貸款、倉庫保全貸款、聯保貸款,發展無形資產質押貸款,量身定做適合中小企業的金融產品;開辦公司理財、財產托管服務、融資租賃、私人財產抵押貸款等業務。擴大中小企業抵押財產范圍,嘗試采用無形資產、股權、項目權益、商業匯票、應收賬款等方式,創新質押貸款業務品種,增加權利抵押貸款,比如商標權與專利權質押貸款等,解決中小企業抵押資產不足的問題。
(二)建立小企業信用分析系統
研發適應當前經濟形勢的中小企業特點的風險識別體系,建立信用評分系統。必須改變以往過多依賴企業財務數據和定量評價的做法,將定性與定量評價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將擔保能力評價作為重要的評價內容引入到評價體系中。形成以擔保能力評價為中心,突出企業的信用狀況和所處經濟環境評價的體系。
(三)加強銀企合作,為企業當好財務顧問
各金融機構和企業要充分認識銀企合作的重要性,主動與相關企業搞好協調溝通,積極選擇優勢項目,努力擴大貸款力度,更好地構建中小企業個性化、多樣化的融資需求。
(四)強化貸后管理,嚴管資金用途
加強對中小企業貸款的貸后管理,密切注意貸款企業資金動向,確保銀行信貸資金安全。
(五)加強教育,提高職業道德意識和法律意識
一方面加強對銀行員工的職業道德教育,另一方面要制定違反職業道德和廉政紀律的懲罰措施,強化法制,警鐘長鳴。
(六)建立專業的中小企業信貸員隊伍
要有效地控制風險,就必須有一批經驗豐富、長期與中小企業打交道的信貸人員,他們能夠通判斷風險,并做出建議。
參考文獻:
[1] Melanie Feakins. Commercial Bank Lending to SMEs in Poland[J]. Netherlands :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 2004.23: 51-70
[2] Erik Lehmann Doris Neuberger Solvig R?thke. Lending to Small and Medium-Sized Firms: Is There an East-West Gap in Germany? [J].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2004. 23: 23-39
[3]陸立軍、盛世豪.科技型中小企業:環境與對策[M].中國經濟出版社.2002
[4]趙雪.我國中小企業融資方式研究[J].現代商業.2009(14).108-108
[5]王鐵軍.中國中小企業融資28種模式[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4
作者簡介:
厲晴(1993.9- ),女,浙江工業大學,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
陳生杰(1991.1- ),男,浙江工業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