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引進高層次人才是提升高校整體師資隊伍素質的有效手段,為避免引進與使用的后續問題,需通過合理制定規劃、軟硬件環境建設、嚴格管理、有效激勵、有序培養等手段高效利用高層次人才來推動學校的整體發展。
關鍵詞:高校 引進高層次人才 理性分析
對于國內大多數高校而言,引進的高層次人才,重要是在合理使用與長遠發展上,為了避免在前期引進與后續使用上出現的一系列問題,各高校應該結合自己學校的實際情況,以學校事業的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圍繞學科建設和專業建設的需要,制定科學合理的戰略規劃,搭建平臺,避免盲目引進、疏于管理、輕視培養、無效考核、浪費資源等問題的發生。
一、合理規劃、公開招聘、有序引進,保證引進人才的質量
首先,任何一個高校的長遠發展都離不開科學合理規劃的制定與實施,引進高層次人才是提升高校師資隊伍整體水平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
其次,高校需要利用各種大眾媒體的力量廣泛宣傳,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展現學校的優勢以及求賢若渴的誠意,廣納人才,吸引帥才;同時要進行公開招聘,程序明朗,渠道暢通,這樣既可避免降低引進人才的質量,還能更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再次,在具體的引進過程中,不能只依靠簡單的一次試講來確定引進的人選,而是要采用科學的方法和標準對面試、筆試和考察等過程做出客觀衡量和價值判斷[1],盡量避免在引進之后的使用過程中出現的負面效應。
二、理性承諾、軟硬件環境建設、平衡內外,保證引進人才順利開展工作
首先,高校應結合自己學校實際的財力物力,理性承諾引進人才的工作條件與生活環境,這樣既可避免浪費資源,又可建立學校良好的信譽形象。
其次,在理性承諾的基礎上合理兌現引進人才的物質生活條件,如提供住房、待遇、安排子女、解決這些高層次人才的后顧之憂;在工作環境中,要積極穩妥地落實高層次人才的科研工作條件,保障人才工作的基本要求。廣義的學術環境不僅包括學術風氣和氛圍、學術交流和信息渠道、學術隊伍和評價機制等軟件,還包括學術研究所需要的硬件條件[2]。
再次,和諧的人際關系是引進高層次人才與現有師資隊伍發揮整體合力、減少內耗的基礎。引進高層次人才制定的優惠政策一定程度上也刺激了校內人才的工作積極性,所以需要高校在制定這些優惠政策的同時也要考慮校內現有人才的工作環境與生活條件,適當調整并平衡內外人才的待遇差別,最大限度地調動各類人才工作的積極性。
三、嚴格管理、權責利合理分配、有效激勵,保證引進人才的合理使用
首先,學校需要根據學科建設與總體發展的目標,對引進人才提出工作要求,并需要結合引進人才的性格特點與專業素養提出團隊建設的目標,這樣不僅可以提高高層次人才的利用效率,還可以加快學科團隊成員間的融合。合理制定考核制度,保證高層次人才的高產出高奉獻的良好狀況。
其次,高層次人才引進后可能不僅從事高校的教學科研工作,有些人才還需擔任學科專業中的職能領導,在給予人才優厚待遇的同時,還賦予了其權利與責任,建立責權利相統一的人才使用機制,就是要做到責任明確、權利對等、收益合理。以激勵高層次人才及其學科團隊來最大限度地發揮其科研潛力,為其創造性的開拓進取提供動力[3]。
再次,一定的物質激勵可以調動高層次人才工作的積極性,并能保證各層次人才的不斷奮進。
四、有序培養、加強師德建設、人文關懷,保證引進人才綜合素質的提高與長效發展
高層次人才引進后需要一個再培養再深造的過程,這不光是為了人才更好地服務于高校,也是為了人才能更好的融入團隊,融入學校的大發展之中;針對引進的高層次人才進行分階段分層次的培訓是師資隊伍建設的進一步方案,高校職能部門需要根據實際用人要求進行合理規劃與有序培養,利用校內外及所屬部門的各項基金支持來進行培養,并構筑終身學習體系,提高師資隊伍的不斷學習和創新能力。
其次,高層次人才的引進是為了服務于高校的教學科研工作,良好的師德師風是保證培養優秀人才的先決條件,教師要用自身的思想、靈魂、人格魅力教育學生,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價值觀和人生觀。而學生則從教師的言傳身教中體會其廣博的知識,并從教師身上接受責任感,科學作風的思想教育,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4]。高校教師在教育學生的同時還應培養愛崗敬業、認真負責、團結協作、積極向上的高尚人格品格,這樣既提高了高層次人才的綜合素質,也為學校的整體發展貢獻了積極的精神力量。
再次,針對高層次人才個性化的發展特點,職能部門要對引進人才與現有人才定期地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并通過組織談話等方式不斷了解這些人在生活與工作中的想法與做法,理性分析,針對不同層面的問題給予適當的調整或者徹底解決,不斷調整人才管理的動態機制,最大限度地調動人才工作的積極性,減少負面影響對學校各項事業發展的影響。
參考文獻:
[1]曾衛明,王濱.高校高層次人才引進量化評價研究[J].中國高校師資研究,2009.03
[2]鄭學剛,申沛,徐躍進.優化學術環境促進弱勢學科高層次人才引進[J].中國高校師資研究,2003.02
[3]林濤,劉琦暉.高校引進高層次人才與現有師資隊伍的融合問題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0.18
[4]彭熙偉,廖曉鐘,彭光正.高校青年教師的培養與成長探析[J].中國電力教育,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