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劉某于2006年死亡,留有私房一棟。劉某有兒女三人,大兒子于2000年因公死亡,留有一女劉小小。劉某死亡時其孫女劉小小只有14歲。劉某死亡后,其私房繼續由小兒子劉二居住。2010年,劉二將其居住的私房推倒重建,2012年,劉小小和劉某女兒劉三以繼承糾紛為由將劉二訴至法院,要求繼承劉某遺產。庭審中,劉二提出本案訴訟時效已過兩年,作為繼承物之一的私房也已滅失,因此不存在繼承一說。最終,一審法院以本案并非繼承糾紛為由駁回兩原告的起訴。請問,劉小小和劉三的權利應當如何得到救濟?
答:《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二條規定,繼承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第八條規定:繼承權糾紛提起訴訟的期限為二年,自繼承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犯之日起計算。但是,自繼承開始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訴訟。第二十五條規定,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
劉某死亡后,代位繼承人劉小小和繼承人劉三未作出放棄繼承的意思表示,視為接受繼承。劉二居住的私房實際上是由三人共同所有,在劉二推倒重建的當下,劉小小和劉三對于新建樓房產生的糾紛轉化為共同共有糾紛,已經不再屬于繼承糾紛,自然也不再適用與繼承相關的時效規定。因此,法院以非繼承糾紛為由駁回劉小小和劉三起訴并無不當。
但是,劉小小和劉三可以重新以正確的訴訟請求另行提起共有糾紛之訴,以尋求法律對該共同共有財產權利的確認,保護其應有的權益。
律師 楊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