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生發展總體呈指數增長趨勢
《2012中國民生發展報告》日前發布。報告顯示,1995年至2010年中國民生發展成效顯著,總體上呈現指數增長的趨勢。
報告提出當今世界發展中的三大“民生陷阱”:廣大發展中國家片面追求現代化、忽視民生發展而造成的“民生缺失陷阱”;發達國家的“高福利陷阱”;金融資本主義貪得無厭、撕裂社會而造成的“貧富分化陷阱”。報告提出,面對變革的世界,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既要充分借鑒世界各國民生發展經驗,更需吸取變革世界中的“民生陷阱”教訓,找準跨越“民生陷阱”的著力點,尋求改善民生的發展之路。 (人民網)
臺胞可申請擔任內地高校教師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王毅表示,大陸將進一步放寬在大陸畢業的臺灣學生及其他臺灣居民在大陸就業的政策。在大陸畢業的臺生,可以到試點地區的事業單位就業。臺灣居民可在大陸高校申請教師資格證。
(新華網)
寬帶中國工程將啟動實施
據國家發改委技術司司長綦成元日前介紹,我國將啟動實施寬帶中國工程,到2015年,城市和農村家庭分別要具備平均20兆和4兆以上的寬帶接入能力,部分發達城市網絡接入能力要達到100兆。
(新華網)
我國農村土壤樣品超標率為21。5%
我國環境保護部去年對全國364個村莊開展了農村監測試點工作,結果表明,農村地表水為輕度污染,農村土壤樣品超標率為21。3%。 (《人民政協報》)
全國角膜捐獻嚴重不足
據中國眼庫創始人陳家祺估計,全國每年至少應實施30萬到40萬例角膜移植手術,才能滿足患者的需要。然而,因為捐獻的角膜嚴重不足,每年實際進行的手術僅約5000例。他說,全國約20個眼庫,幾乎都是空庫。 (《人民日報》)
壓力之下男人更善交際
德國科學家發現,在壓力下或戰火中,男人往往變得更善交際,也更愿意進行團隊合作。這個來自心理測驗的發現顛覆了一個存在長達一個多世紀的研究結果。以前,科學家認為女人在壓力下變得更具保護性和更善交際,男人只是變得更好斗。現在,研究人員用演講模擬了一個壓力環境,結果發現男人表現出和女人完全相同的“照顧和幫助”的群體本能,而不是簡單地“戰或逃”。
一個由德國弗萊堡大學心理學家兼神經系統科學家馬庫斯·海因里希斯教授率領的科研小組,在研究中分析了男人在壓力情形中做出的反應。科研人員表示:“男人顯然表現出‘社交方式’行為,這是壓力直接導致的結果。”海因里希斯說:“我們從以前在實驗室中進行的研究中就已知道,遭遇壓力之前和一個值得信任的人建立良好社會關系可減少壓力反應。顯然,應對策略根深蒂固,所以人在遭遇壓力后可通過積極的社會行為改變壓力反應。”
(《北京日報》)
那一刻, 周恩來突然沉默
這是我的岳母講的一個真實故事。
這事發生在1963年12月,地點是周總理出訪非洲11國的第三站——摩洛哥王國。岳母那時恰好在中國駐該國使館就職。這天下午,岳母在使館走廊上無意中遇見了正在踱步的周恩來,他與路過的岳母閑聊起來。
當周恩來知道岳母是抗戰時期到延安的老干部時,不禁有些興奮——延安歲月嘛,是他們那代人紅色生涯的共同記憶。岳母告訴周恩來,她的祖籍在陜北米脂。總理很有興趣地追問:“我去過米脂呀!你是米脂什么地方的?”
“米脂楊家溝村。”
“楊家溝?!”周恩來聽到這個地名不禁睜大了眼睛,顯出幾分驚奇。但這僅是瞬間表惰,隨后他便緘默不語了,只有那對濃濃的劍眉微微蹙起……看到周總理談興頓消,岳母有一種莫名的不安。總理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情緒轉變?總理這突如其來的沉默成了她內心不解的謎。
時隔49年之后,岳母心中這個謎團才算解開。原來,楊家溝村給周恩來留下了一段并不輕松的記憶。
1947年11月,毛澤東周恩來率中共中央領導機關和解放軍總部來到楊家溝暫住。隊伍剛剛住下,村里的土地改革運動就發生了一連串嚴重的違反政策事件。當地貧雇農在土地改革中吊打地主,甚至還打了開明士紳。土改小組不僅亂劃成分,還把個別中農也定為了應批斗的“新地主”。少數干部更是以“分浮財”的名義侵占本應歸公的細軟財物。
毛澤東的小女兒李納聽說要斗地主,覺得好玩,就讓警衛員帶著她去看。沒想到,李納回來后大哭不止。毛澤東急問何故,警衛員說斗爭會上吊人打人的慘狀讓孩子受到了驚嚇。
毛澤東大驚,遂決定立即停止這種極左做法。他指定任弼時、陸定一馬上調查處理土改中的一切錯誤。他還親自找了5個農民談話詢問。僅一個月后,就在楊家溝召開了“中共中央十二月會議”,兩個月后又在此地召開“土地工作會議”,毛澤東親自起草文件,撰寫了數篇文章大力糾正各種極左行為。周恩來更是在各種場合對干部貪占財物的腐敗行為加以痛斥,他說:“現在見了好衣物就貪就占,將來進了北京那還了得?!讓他們都統統‘吐’出來!”
4個月后,中央機關離開了楊家溝,但在那里發生的一切又怎能讓周恩來忘懷呢? (《新民晚報》)
女性停車技術比男性好
許多人對女性駕駛汽車抱著負面的成見,認為女性的駕駛技術不如男性,但英國日前公布了一項最新研究,指出女性駕駛者的停車技術其實比男性駕駛者要好得多。
英國最大的停車場經營者NCP日前進行了一項研究,檢測2500名男性和女性駕駛者在停車技巧方面的表現。檢測分數滿分為20分。結果,女性駕駛者的平均分數為13。4分,男性駕駛者平均分為12。3分。
研究結果顯示,39%的女性駕駛者會選擇倒車進入停車位,而男性駕駛者只有28%;大部分男性只要車子停在停車位里就滿意了,只有29%的男性會重新調整,但卻有56%的女性駕駛者會選擇重新調整,因此,有53%的女性駕駛者可以將車子停在停車位正中央,同樣的事只有25%的男性駕駛者愿意做。
研究發現男性駕駛者通常太心急,沒耐心,所以很容易錯過停車位。女性駕駛者則比較有耐心,比較容易找到停車位。但是,盡管種種研究結果皆顯示女性駕駛者的停車技術較好,仍然只有18%的女性駕駛者認為自己的停車技術比男性好。
另外,這項研究發現,當男性駕駛者載有女性乘客時,特別喜歡選擇窄小的空間去停車,似乎想借此展示自己高超的停車技術,十分有趣。
(今日新聞網)
陳儀死后的謠言風波
1950年6月18日,原國民政府浙江省政府主席陳儀,策反老部下京滬杭警備司令湯恩伯起義,卻被湯密告蔣介石后,遭拘禁一年多。后來,陳儀被槍決于臺北的馬場町,死時68歲,是國民黨政權有史以來被處決的軍階和官職最高的一位。此事在當時的影響很大。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蔣介石于8月29日委任陳儀為臺灣行政長官,后又兼任警備總司令。陳儀主臺時期,正是國共內戰激烈爭鋒的時期,加上國民黨政權的貪污腐敗,讓臺灣民不聊生,終于釀成“2·28”事件的爆發。當時,以陳儀為長官的地方政府又過度使用武力,導致上萬人慘遭屠殺,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所以,有人說,蔣介石殺陳儀另一用意,其實也是讓他成為國民黨政權退守臺灣后,來安撫民心的代罪羔羊。
所以,當臺灣當局對陳儀“依法判處死刑,定于今(18)日執行槍決”的新聞發布之后,群情為之亢奮,不少人甚至準備好了石塊、臭雞蛋、干牛糞,輪流守候在監獄至刑場的必經之路上,準備對陳儀發泄最后的積怨。
陳儀犯案時,是國民黨中央執委、二級上將,從程序上說,需要有兩個上將級別的官員進行審判,所以蔣介石就安排顧祝同為審判長,蔣鼎文為監斬官。這兩人不忍對陳儀五花大綁、游街示眾,遭受群眾羞辱,于是就臨時決定對陳儀采取秘密處決。所以,陳儀最后是以美食美酒、西裝革履的方式告別人世的。行刑完畢,他又被以最快的速度運至一個秘密的竹林深處掩埋。
官方新聞報道說人犯被處決了,但人們沒見刑車經過,沒見到刑場執行,哪有這樣槍決民憤極大的人犯的?于是臺灣島上輿情大嘩,民間社會謠言不斷,小道消息四下傳播。有人甚至說,蔣介石與陳儀私交甚厚,早就悄悄地把陳儀流放到日本去了。謠言越傳越神。最后,蔣介石親自出面澄清也無濟于事。
為平息風波,臺灣當局最后只好將陳儀的尸首挖出來,置放在殯儀館,讓臺灣民眾來看看,相信陳儀確實已被執行了槍決。事后,陳儀的遺體由其弟目睹火化后,安葬于臺北郊外。
(《南方都市報》)
韋恩的選擇
韋恩曾是美國蘋果公司的三位聯合創始人之一。1976年4月1日,他和喬布斯、沃茲尼克一起見證了蘋果公司的誕生,韋恩占有蘋果公司百分之十的股份。然而一個月后,他選擇了退出,以800美元的價格將自己的股份全部賣給了另外兩名創始人。36年后的今天,蘋果公司的市值已經達到了驚人的3500億美元左右,如果韋恩持股到現在,那么他將成為美國最富有的超級富豪之一。
因此,韋恩成了負面的典型,被貼上“創業無信仰”“半途而廢的逃兵”等標簽。
記者找到了77歲的韋恩,問他對當年的選擇后不后悔。韋恩堅持稱,他當初離開蘋果公司是一個正確的決定。韋恩說,蘋果的另外兩位創始人都是旋風一樣的工作狂,如果他當年留在蘋果公司工作,巨大的工作強度可能會令他無法活到現在。他說:“如果那樣,我現在可能會成為墳墓中最富有的人。”
對于同一個機會,大部分人可能會選擇為名利舍命一搏,但也有如韋恩者,更愿意選擇退守幸福、悠長而平淡的一生。其實,這種選擇沒有眼光優劣之分,只有適不適合的見解。所謂最好的選擇,便是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知識窗》)
抱怨是最無用的
當年,梅蘭芳剛剛成名時,和楊小樓自組了戲班。
楊小樓是清末民初著名京劇演員之一,被譽為“武生泰斗”。所以,雖然梅蘭芳是戲班的首要發起者,但楊小樓的名望更高,除了和梅蘭芳同拿頭牌的戲份兒,還另拿一份加錢,即每賣出一張票,楊小樓從中提成一角錢。這樣一來,楊小樓的收入就大大超過梅蘭芳了。梅蘭芳當時年輕氣盛,心里很不服氣,但他并沒有表現出來,只是認真地對待每一次演出,暗暗地較勁。
一個寒冷的傍晚,梅蘭芳到一位友人家吃飯。窗外,凜冽的寒風吹得樹枝搖擺不定。梅蘭芳心情很差,什么也吃不下去。原來,前一天楊小樓演《冀州城》,賣出去1000多張票,今天該梅蘭芳演《嫦娥奔月》,偏偏天公不作美。梅蘭芳忐忑不安,甚至想托病罷演。在朋友的規勸下,他最終還是硬著頭皮去了劇場。
剛走到劇場所在的那條街,老遠就看到大街兩邊擠滿了汽車、馬車和人力車。進了戲院,只見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原來,這天共賣出去1800多張票,打破了這個劇場開辦以來的最高上座紀錄。
第二天,楊小樓照例領到180塊的加錢,但他卻笑不出來了。“人家唱戲,咱拿錢,慚愧慚愧。”楊小樓是個正直又明事理的人,提出從此與梅蘭芳在戲班里平起平坐,不搞特殊待遇了。
所以,人若是想要改變處境,最好的辦法是在隱忍的同時提高自身能力,才能得到大家的肯定和承認。抱怨是最無用的。
(《生命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