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倆是經人介紹認識的。
她,學古典文學的女生,漂亮、浪漫;他,學應用物理的男生,嚴謹、務實。兩人不甚相配,但還是結婚了。用她的話說:“在最想結婚的時候,恰好碰見他,也就結了。”語氣里有那么一點點不甘和無奈。
他卻很高興。沒事的時候,他會拿她和身邊熟人的老婆比,然后告訴她結論:“我的老婆是最好的!”
她淡淡一笑,說:“無聊。”
她心底有一個小秘密,那就是,她一直默默愛著另一個人。那個人,是她在大學時教授她古漢語的老師,早已結婚。這份愛情因為不能得,更讓人欲罷不能。
她等,直到青春在等待中溜走,老師也沒能給她一個想要的結局,只對她說:“沒辦法,她不肯離,有孩子啊,沒辦法……”她決定放手,她不愿意自己視作生命一樣珍貴的愛情,到頭來卻讓老師如此為難和痛苦。如果不能和老師結婚,那么,和誰結不都一樣?這時候,恰好別人介紹了他,于是,她嫁給了他。
他一直待她很好。她有關節炎,不能碰涼水,他每天早晨起來,第一件事,就是打開家里煤氣灶的兩個灶頭,同時燒水。等她起床,家里的5個熱水瓶全都灌滿了一字排開——夠她用一天了。
他包容她所有的愛好,她去看電影,他陪她去,給她拿包、拿水,在她流淚的時候給她遞上紙巾,盡管,他有時會在旁邊的位置上睡著;她去聽音樂會,他不想聽,就先送她過去,估摸著要結束了,再去接她,什么時候她出來,總能看見他站在門口,從未讓她等過一分鐘……
有時候她會想,這個世界上,看我哪兒哪兒都覺得好的人,對我提的任何要求都會當做一件大事想辦法去滿足的人,大概就只有他了。他真的是一個很好的結婚對象,只是曾經滄海難為水,她總是不自覺地會拿他和老師比。和老師之間有那種心有靈犀的默契,有那種精神交流的酣暢,有那種欲說還休的情愫……和他,從未有過。
日子慢慢過下來了,而對老師的思念和懷想,似乎成了一種背景,一回頭總能看到。
有一天,她突然接到老師的電話,老師告訴她,妻子前不久病逝了,問她周日有沒有時間,想和她見個面。她頓時心亂如麻,腦子里一片空白。
周日那天,她去赴約,不過才隔了近十年的光陰,她的老師,怎么老成這樣了?一個干癟的木訥的小老頭,讓她覺得陌生,那個在課堂上妙語連珠揮灑自如的老師呢?難道只是出自她的記憶?還是,她的記憶美化了老師?
有一些東西在心里坍塌了,她有些后悔:真不該來。又有些釋然:來了也好,十年的忘不掉放不下,也到了該了結的時候。
她和老師在街頭告別,說再見的同時,她心里已經清楚:不會再見了。
兒子這時打來電話:“媽媽,你什么時候回來,我和爸爸等你吃晚飯呢!”她原本被抽空的心驀地一熱,連忙說:“媽媽這就回去,等著我啊!”在這樣的時刻,能有一個溫暖的家可以奔赴,她突然對這一切充滿了感激。
晚上,兩個人躺在床上,她突然對他說:“你知道我今天去見誰了嗎?”
他翻了個身,打了個哈欠,說:“太晚了,先睡吧。”
她說:“你不想知道嗎?”
他沒出聲,她看了看他,他發出輕輕的鼾聲,已經睡著了。她在心里嘆了口氣,搖搖頭:唉,他就是這個樣子,粗線條大心眼,沒辦法。
他的臉埋在枕頭里,悄悄地笑了——其實,他知道的。但他從來沒打算就這個問題去和她弄個一清二楚。因為一旦說破,他就得拿個態度出來:你已經嫁給我,就不能再想別人了,如果你再想別人,我就……就怎樣?發怒嗎?傷心嗎?離婚嗎?而依她的性子,百分之百會這樣接招:“是的,我想著另外一個人,我一直愛著他,我對不起你,我們離婚吧!”而他,不想離婚啊。很多東西,一旦說破,就收不回來,就坐實了,就再也無法抹去了。而如果不說,給對方留有余地的同時其實也是給自己留了余地,而時間會淡化很多東西……
是的,在他們婚姻的很長時間里,她都想著念著愛著另一個男人,可那又怎樣?重要的是她嫁給了他,一直和他生活在一起,盡著一個妻子該盡的所有義務和責任,這就足夠了。
今晚過去,她大概想也不會想了,他心里涌上一些憐愛的情緒:這女人真是傻啊,為了一份校園里的感情,心心念念記了這么多年,這不正說明她的純粹和長情嗎?我沒有看錯人,這樣一個女人,是值得好好珍惜和守護的,就讓她以為我什么都不知道吧,沒有任何心理負擔地生活。好在,都過去了。他輕輕呼出一口氣:明天,將會是新的一天。
〔編輯:潘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