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6日,25歲的湖南張家界土家族盲人姑娘劉賽,登上了中央電視臺“星光大道”2011年度總決賽的最高領獎臺。這個4歲失明,卻始終向著陽光、向著夢想執著飛翔的堅強姑娘,終于實現了多年以前的愿望——
4歲失明,
不幸女孩迷上音樂
劉賽1987年2月出生于湖南省張家界市桑植縣,父親劉躍進在縣武裝部工作,母親田麗是一名幼師,能歌善舞。受媽媽的影響,劉賽從兩歲半起就表現出了過人的藝術天賦,愛唱愛跳,而且想象力不凡。夏天的夜晚,她喜歡讓媽媽陪她看星星。滿天繁星,總能激發她對世界的美好憧憬,她曾告訴媽媽,長大了她要成為一顆最亮的星星。然而,不幸卻悄然而至。
1991年初夏的一天清晨,剛剛4歲的劉賽起床時突然大叫:“媽媽,我的眼睛看不見了。”“大白天的,怎么會看不見呢?”田麗嚇得不輕,當天便帶女兒到醫院檢查。醫生的診斷讓人驚訝:劉賽竟同時患了視網膜色素變性等五種眼病。星空從4歲的女兒眼中突然消失,田麗無法接受,先后帶女兒赴長沙、西安、上海等地治療,但所有的努力都是白費。最終,劉賽的雙眼只剩下微弱的光感,勉強能夠感受到一米以內模糊的光影,時間對她來說成了漫長的黑夜。她可憐巴巴地對媽媽說:“夜好長呀,我睡不著。”田麗心疼地把女兒攬在懷里,安慰道:“那媽媽陪你唱歌吧!”母女倆便合唱起了熟悉的童謠:“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小星星……”歌聲中,劉賽漸漸進入了夢鄉。
也就是從那時起,每天夜里劉賽都會讓媽媽唱歌給她聽。有媽媽的歌聲相伴,劉賽不再害怕黑夜,對音樂的愛好也日漸濃烈。
1993年7月,6歲多的劉賽到了入學的年齡,整天跟媽媽吵著要上學。這讓田麗十分為難,因為劉賽的視力為零,生活上根本無法自理,課堂學習對她來說簡直不可能。無奈劉賽上學的愿望十分強烈,田麗只好答應。好在縣一小離家不遠,步行七八分鐘的路程,上下學也不用過馬路。上學第一天,媽媽對劉賽說:“從現在起,你要記住上學、回家的路,這個星期媽媽接送你,下個星期你要自己上下學!”劉賽點頭同意。就這樣,開學第一周,劉賽基本記住了學校的方位。第二周的周一早晨,她便獨自去上學了。出了家門,她一路摸索著往前走,出院門拐彎,她用手扶著墻壁,小心翼翼地前行。走出不遠,前面有一處因施工留下的土坑,因為看不見,她一腳跨了進去……悄悄跟在后面的田麗本能地想跑過去拉住女兒,可最終還是“狠心”地站著沒有動,也沒有出聲。劉賽跌進土坑后好半天才爬出來,一身泥土,滿眼是淚,但她沒有往回走,而是抽抽搭搭地去了學校。一路跟隨的田麗直到把女兒“送”進學校還在偷偷抹淚。
課堂學習對劉賽來說是個巨大挑戰,因為看不見老師的板書,她只能靠耳朵聽,靠大腦記。每天課堂上老師講的每句話,她都要求自己牢記在心。晚上回到家,她要比同齡的孩子付出更多的努力,為了看到書本上的字,她讓媽媽給她買來放大鏡和手電筒,利用僅存的一點光感,靠放大鏡和手電筒,逐字逐句地看、讀、記。就是靠著這樣的學習方法,劉賽完成了小學學業,而且成績優異。不僅如此,她還在上小學三年級時,硬是憑借頑強的毅力,在經歷無數次摔跤之后學會了騎自行車和溜冰。也正是在學騎自行車和溜冰的過程中,聰明過人的劉賽自己學會了用面頰的熱感判斷太陽的方位,憑借空氣流動的細微感覺判斷十字路口和直道。這些技能,為她的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到了小學五年級時,上學、逛街甚至出游,她都不再需要媽媽陪同,而且性格也變得越來越開朗,與正常孩子幾乎沒什么差別。
1999年,12歲的劉賽升入初中。隨著課程的大幅度增加,小學階段靠手電筒和放大鏡學習的方式已經無法滿足學習需要。劉賽在經過慎重權衡后做出一個大膽決定:學習音樂,發揮自己的長處。她跟媽媽分析:“我跟別人比文化課肯定不行,而我喜歡音樂,又有這方面的天賦,如果發揮我的長處,我可能會是最棒的!”田麗十分認同女兒的分析,支持她學習音樂。可當時縣城沒有專門的音樂學校,學校一周也只有兩節音樂課,田麗決定自己在家給女兒開“輔導班”,并省吃儉用買了一架立式鋼琴。
學習音樂對劉賽來說同樣不容易。音符太小,劉賽根本無法分辨。田麗想了個辦法,把樂譜用毛筆寫成特大字讓女兒看,等劉賽把樂譜背熟了,再反映到鍵盤上。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與努力,劉賽漸漸學會了彈鋼琴。接著,田麗買回兩塊小黑板,把女兒要練習的歌曲連詞帶譜寫到黑板上,從識譜開始,一句一句地教女兒。為了加深理解和記憶,劉賽學完后要在另一塊黑板上將曲譜寫下來,不正確的地方由母親糾正,直到完全正確為止。
憑借勤奮與天賦,劉賽很快掌握了大量的樂理知識,演唱水平和技巧也有了很大提高。2002年1月,劉賽參加湖南省中小學生“三獨”音樂(獨唱、獨舞、獨奏)比賽,一舉奪得張家界賽區一等獎。這次成功,進一步激發了她對音樂的狂熱追求。從那以后,她學習更加自覺,每天清晨6點準時起來練嗓子,下午放學回家后學習樂曲。無論寒暑,從不間斷。
執著尋夢,
盲姑娘與命運頑強抗爭
2002年5月,15歲的劉賽初中即將畢業,很多人勸她讀盲校,還有人建議她去學推拿,劉賽的夢想卻是上藝術學院,她很奇怪地問人家:“我喜歡唱歌,為什么要去學推拿?”在別人驚訝的目光中,她毅然報考了湖南省藝術職業學院,并順利通過了文化課考試。
然而,接下來的面試卻是個巨大挑戰,因為該學院對考生的視力有明確要求,拒收盲人。可劉賽志在必得,略動腦筋便有了主意。
面試開始前,劉賽讓父親帶她連續三次數著步子“仗量”了從場邊走到考桌前的距離,面試開始后,她又讓父親偵察了考官的座次和姓名。輪到她面試的時候,她自信地步入考場,面帶微笑地依次向每位考官點頭問好。主考官讓她試唱一首歌,她便按照要求大大方方地唱了一首,音色純美,表達到位,把在場的幾位考官都給打動了。不但沒有一位考官看出她是盲人,大家反而一致認定她陽光開朗,不約而同地同意錄取她。雖然耍了小聰明,但劉賽覺得,為了理想,這是不得已而為之。
8月底,眼看學校要開學了,劉賽決定事先為下一步的求學生活做些準備。她在媽媽的陪伴下,提前一周來到學校,熟悉學校的環境。宿舍、教室、食堂、琴房,都是劉賽入學后要經常光顧的地方,她首先要記準方位,然后還要牢記各個地點之間的距離。而當時劉賽眼睛的光感越來越弱,已經看不見路,也分不清方向,她讓媽媽挽著她,在宿舍、教室、食堂、琴房之間一遍又一遍地“散步”,然后死死記住各個地點的方位,數著腳步丈量到達目的地的距離。
學校開學后,憑著記憶和對周圍的感應,劉賽在校園里竟能像正常人一樣完成最基本的學習和生活,媽媽這才忐忑不安地離開了學校。可沒想到,很快劉賽就露出了破綻——開學的第一周要軍訓,劉賽因為看不見,根本跟不上同學的步伐,結果練習隊列時屢屢摔倒,盲人身份徹底暴露。學院很快以“不符合入學條件”為由勸她退學。怎么辦?難道好不容易爭取來的求學機會就此放棄?劉賽不甘心,壯著膽子直接找到了學院院長。她跟院長說:“我是失明了,可學校讓我退學我不服,其他學生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請給我一年的試讀機會,如果我跟不上課,考試成績不如別人,我自愿退學!”院長被眼前這個一臉堅定的丫頭震撼了,立即跟學院其他領導開會商議,最終答應了劉賽的要求:留校察看,試讀一年。
當晚劉賽在日記本上寫下了這樣一句話:“上帝想讓我在黑暗中哭泣,我偏要在黑暗中歌唱!”可接下來她要面對的,卻是常人難以想象的一個接一個的困難。
由于有了開學前的諸多準備,基本生活劉賽已經能夠應對,主要的困難集中在學習方面。像小時候一樣,劉賽上課時只能靠耳朵聽。雖然記性好,但很多內容課后她還是回憶不起來。為此她買了一臺錄音機,上課時把老師的授課內容全部錄音,課后反復聽。如此一來,每天夜里她都要“聽課”到凌晨,睡眠時間只有三四個小時。鋼琴課的曲目練習也是一只“攔路虎”。一個曲子,她要分三步才能練下來。第一步是練習音節,一個一個地練,練熟了,才進入第二步,還要一個小節一個小節地練,要練習無數遍,才能進入最后一步——練習整首曲子。其中的每一步,她都要比同學多練幾十遍。最困難的還是舞蹈課。同學們能用眼睛觀察老師的示范,劉賽不能,她只能靠耳朵聽,老師講解動作要領時,她仔細聽,并錄音,然后根據要領慢慢感悟,再一個動作一個動作地練。為了克服諸多的困難,劉賽在學習上花費了比同學們多得多的時間,但慶幸的是,艱辛付出換來的回報也很豐厚。一年的“留校察看”期結束,她每門功課都在80分以上,不但獲得了二等獎學金,還高票當選學校的“自強不息先進典型”。更令人意外的是,曾經被學校勸退的她,在第三屆全國“希望之星”藝術大賽和全國第九屆推新人藝術大賽中被評為“張家界十佳歌手”,在第十屆全國青年歌手大賽湖南賽區比賽中榮獲優秀獎。
2007年5月,劉賽即將畢業。因為聲樂成績特別突出,學院為她舉辦了個人獨唱音樂會。這是該校建校55年來,首次為一名即將畢業的學生舉辦獨唱音樂會,對劉賽來說,這不但是榮譽,更是鼓勵。
獨闖北京,
堅強女孩站上最高領獎臺
2007年7月,劉賽順利畢業,同時被評為長沙市十大青年標兵。湖南省桑植縣文化部門想聘用她,中國殘疾人藝術團也向她伸出了橄欖枝,劉賽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獨闖北京。
2007年8月初,在母親的陪同下,劉賽來到北京。母女倆都是第一次到北京,田麗發現大都市的交通狀況遠比小城市復雜。為了找到中國殘疾人藝術團,母女倆折騰了三四個小時,還破費坐了出租車。田麗不禁為女兒擔心起來,說:“我看你還是跟我回老家吧!北京這么大,我陪著你都這么難,你一個人會更難。”可劉賽搖頭不肯。田麗無奈,只好在藝術團附近租了房,又購置了簡單的家具及生活用品,安頓下來后便開始帶女兒熟悉環境。
第一天,母女倆在住處和藝術團及附近的菜市場之間來回走了幾趟,讓劉賽記路;第二天,田麗跟在女兒身后,讓她對上下班、上菜市場買菜進行“預演”;第三天,教女兒做飯……十幾天后,適應能力極強的劉賽便基本能夠安排自己的生活了,除了能坐公交車出門,還能去商場采購日用品,甚至能跑到西單的服裝市場給自己買衣服。田麗這才對女兒千叮萬囑后離開了北京。
母親走后沒幾天,劉賽便迎來了命運轉折的機會。團里要組織演員去以色列演出,可因為以色列正值戰亂,不少演員擔心安全沒有保障,不愿意去。劉賽卻大膽提出申請,并獲準參加出訪演出。結果,她與挪威歌手托馬斯合作,用英語演唱的挪威原創音樂劇《生命天使》獲得廣泛好評。
這次成功,給劉賽贏得了更多的出國演出機會,從2008年到2009年,她先后赴日本、印度和新加坡演出。在日本34天,她在24座城市演出28場,場場成功;在新加坡演出時,臺下5000余名觀眾被她的歌聲感染,站起來跟她合唱。赴印度的演出讓參加工作后一直順利的劉賽遭遇了一次波折。那是一個國際性歌唱大賽,劉賽遇到了高手,最終沒能獲獎,但她也懂得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演出歸來,她更加認真刻苦地學習,一有時間就到中央音樂學院聽講座,找名師請教。2009年年底,劉賽應邀到國家大劇院演出,為觀眾獻唱《我和我的祖國》。演出結束后,受到胡錦濤、溫家寶等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2011年2月16日,回湖南老家過春節的劉賽,無意中“看”到了中央電視臺“星光大道”2010年度總決賽,在母親的鼓勵下她決定報名參賽。
3月初回到北京,劉賽就請一位朋友陪她到“星光大道”欄目組報名。在得知“星光大道”2007年度總冠軍楊光也是盲人歌手后,劉賽信心倍增。
7月初,學校放暑假,田麗來到北京,幫劉賽沖刺才藝比拼環節的節目。劉賽能歌善舞,舞蹈最能展示她的才藝,在媽媽的指點下,經過十多天苦心研究,劉賽最終決定編排兩段舞蹈,分別是《鼓上起舞》和《藤纏樹》。隨后,媽媽陪她到城郊跟一位木匠訂制了一架直徑1.5米的大鼓,開始了艱苦的排練。
整整兩個月,劉賽在經歷了無數次摔跤之后,把兩段舞蹈都跳到了極致,順利通過了“星光大道”節目組的選拔,并在接下來的周賽、月賽及年度總決賽中一路過關斬將,最終奪得“星光大道”2011年度總冠軍。
接受記者采訪時劉賽說:“我相信,向著陽光、向著夢想飛翔,最終定能如愿以償!”這個堅強女孩的別樣成功,令很多人為之動容。
〔編輯:馮士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