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2012年1月,張某乘坐李某駕駛的汽車外出。途中因李某操作不當,車輛失控,致使原本坐在車內的張某被甩出車外,并被該車碾壓致重傷。經交警勘察,認定李某對事故負全部責任,張某無責任。因李某對該車投保了30萬元第三者責任險和5萬元車上人員險,張某將李某和保險公司訴至法院,要求二被告向張某賠償各項損失共計36萬元(保險公司承擔30萬元第三者責任險,李某承擔其余6萬元)。保險公司認為,其只應當按照車上人員責任險(5萬元)履行賠付責任,不應當承擔30萬元的第三者責任險賠償金。請問,應如何區(qū)分機動車保險合同中的“車上人員”和“第三者”?保險公司是否應按第三者責任險承擔賠償責任?
答:中國保險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關于印發(fā)《機動車輛保險條款解釋》和《機動車輛保險費率解釋》的通知,將第三者責任險定義為:保險車輛因意外事故,致使他人遭受人身傷亡或財產的直接損失,保險人依照保險合同的規(guī)定給予賠償。同時,機動車輛保險合同規(guī)定:機動車輛第三者責任險中的“第三者”是指除投保人、被保險人、保險人以外的,因保險車輛發(fā)生意外事故遭受人身傷亡或財產損失的保險車輛下的受害者。車上人員責任險中的“車上人員”,是指發(fā)生意外事故時身處保險車輛之上的人員。據(jù)此,判斷因保險車輛發(fā)生意外事故而受害的人屬于“第三者”還是“車上人員”,必須以該人在事故發(fā)生當時這一特定的時間是否身處保險車輛之上為依據(jù)。
交通事故發(fā)生前,張某是車上的乘客,屬于車上人員,但張某先是因車輛失控被甩出車外,落地后又發(fā)生被該車碾壓致傷的交通事故。事故發(fā)生時張某已經置身于被保險車輛之下,此時,張某已經由“車上人員”(即乘客)轉化為“第三者”。 至于何種原因導致張某在事故發(fā)生時置身于保險車輛之下,不影響其“第三者”的身份。因此,保險公司應當承擔30萬元的第三者責任險賠償金。
律師 楊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