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年50歲的伯格魯恩生于法國巴黎,曾在瑞士和美國求學。其父是德國知名的藝術品收藏家,與畢卡索是知交。伯格魯恩在法國與瑞士長大,曾經希望成為一名作家,自小不喜歡墨守成規,甚至一度拒絕學英語,他的父親根本沒想到這個孩子居然能自食其力成為富豪。
伯格魯恩擁有美國和德國雙重國籍,但卻很難說出哪里才是他的家。這位特立獨行的富翁,在積累了億萬家財之后,也曾購置過那些所謂的“富豪玩具”,譬如位于美國佛羅里達州私人小島上的豪宅、紐約繁華地段的豪華公寓、直升飛機、超級跑車、鑲滿鉆石的腕表……但是很快地,他開始對這些東西感到索然無味,逐漸降低對物質生活的要求。2000年,伯格魯恩賣掉名下所有房產以及汽車,將價值不菲的藝術藏品捐贈給博物館,留下的只有私人飛機,帶他往返各處酒店。
“生活中的奢侈品是一種負擔,從來沒有讓我快樂過。”“住豪宅,顯身份對我已經沒有吸引力。物無恒主,人生短暫,讓我們的所作所為留下貢獻,這才是人生真正的價值。”伯格魯恩對自己的財富表現得如此坦然。此時此刻,他穿著一件粉紅色的襯衫,上衣口袋上有他的名字縮寫N.B.,襯衣的領口和袖口已經出現了磨損。但是,又如何呢?
在美國富豪圈里,伯格魯恩一直就是傳奇,他常常輕描淡寫地形容自己的致富之路只是“在金融市場的投資”。他十七歲時到紐約大學就讀,并開始用幾千美元零用錢從事投資,兩年后畢業,他開始投資股票、債券及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憑著天賦,迅速致富。很快,他就開始收購整家企業。他他還在葡萄牙成立Media Capital公司,擁有報社、電視臺、無線電廣播臺、雜志與國際網絡公司,不過現在已將它們全部售清。同行形容,伯格魯恩是一位精明的買家,他善于把壞事變好,能讓瀕臨倒閉的企業煥發生機。
美國不缺富豪,真正讓人們對伯格魯恩另眼相看的是,他開始效仿索羅斯,投身慈善。他投資了數百萬美元購買柬埔寨的稻田、土耳其的風車農場、美國俄勒岡州的酒精廠以及全世界許多貧民區內矗立的摩天大樓,以救濟社會貧苦大眾。
以前投資金融的他,現在主力“投資”農作物。經過研究,他發現世界的糧食被用來作為燃料的情況越來越多,產量已不符合需求。于是他組成農業專家小組,著手研究增加農作物的生產。他買下澳洲數萬英畝的土地生產谷物。
不過,比起傳奇的成功之路,更神秘的是伯格魯恩的感情生活。他宣稱自己是不婚主義者,對生孩子沒太大興趣,但這并不影響八卦雜志拍到他常常與女明星、女模特出雙人對——只是,他從來沒有固定女朋友。年近五旬的他,看起來還有些孩子氣,褐色短發,深邃的大眼睛,溫柔的笑容,是位典型的美男子。哪怕如今不再佩戴名貴手表,只穿舊西裝和襯衣,依然難掩他與生俱來的藝術氣質,風度翩翩,被《名利場》雜志形容為“‘貧窮’貴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