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國際酒店集團在中國跑馬圈地之時,凱悅酒店集團卻一直謹慎細微,一面低調而絕對奢華地擴張(未來將有30家凱悅酒店集團品牌酒店在中國市場開業(yè)),一面在酒店服務管理中完整地滲透凱悅DNA。也許這解釋了為何與凱悅酒店集團總裁兼首席執(zhí)行官馬赫瀾(Mark S.Hoplamazian)交談中,他兩次提到“如何讓員工滿意”的重要性。對于中國酒店管理市場,馬赫瀾先生強調“和諧”二字——酒店的品質不在于數(shù)量,而在于和諧發(fā)展,只有為酒店提供相匹配的員工,酒店集團的發(fā)展才能保證品質如一。
QA
BT:凱悅酒店集團至今在中國的發(fā)展相對其他大型酒店集團較為保守,集團如何看待中國市場的重要性和中長期在大中華區(qū)的發(fā)展戰(zhàn)略?
馬赫瀾:我覺得這個跟我們怎么定義自身發(fā)展目標有關。我們從來沒有說自身要成為最大的酒店集團,相反,我們一直希望成為最好的酒店管理集團。在這個過程中,首先要讓員工滿意,因為我們認為員工是最重要的,沒有員工,別的什么都不要談;其次,客人要滿意;再次,業(yè)主要滿意。我們對中國市場的發(fā)展戰(zhàn)略定位為“和諧發(fā)展”,一方面要擴張,一方面要維持素質,即跟隨客人需求,只在最好的位置建設最好的酒店。如果我們要追求數(shù)量,可以建很多酒店,但不見得能在此后和諧發(fā)展,因為無法保證我們需要的極高質量,不是說數(shù)量多就最好。何況我們現(xiàn)在于大中華區(qū)有19家酒店,還有30家正在建設,不能說我們在睡大覺。接下來的幾年,我們會在中國新增好幾家酒店,真正開始在中國建立自身的品牌形象——注重高質量。除了凱悅和君悅,我們還有其他的品牌,比如Hyatt Place和Hyatt House,這兩個品牌針對的市場級別稍低一點,更經濟,我相信可以發(fā)展得更快。在中國,中檔酒店的市場會更大。去年,我們剛剛宣布向中國引進這兩個品牌,同時也在探討如何開設這樣的酒店。正如我剛才所說,這個行業(yè)激烈的競爭,其實是對人才的激烈競爭,要保持高質量,只能穩(wěn)固地發(fā)展。
BT:除了Hyatt Place和Hyatt House, Andaz品牌也在去年進入中國。你能否詳談這些新品牌在中國的機會?凱悅酒店集團認為未來在哪些細分類別的市場上會有更大的商業(yè)潛力?
馬赫瀾:Andaz在去年落戶上海的背景是,與三五年前相比,中國現(xiàn)在已經有越來越多強調生活方式的精品酒店。這個品牌才剛進入中國,會逐漸得到市場熟悉。可以肯定Andaz品牌不會在中國的100個城市遍地開花,因為只有在有國際商旅人士的中國大城市,才會有顧客喜好這種酒店,我可以預計有幾個合適地點會有Andaz品牌的潛在市場。但Hyatt Place和Hyatt House品牌就不一樣了,我覺得她們有更廣泛的客戶群,主要包括兩類人群:其一是企業(yè)的中層管理人員,他們還不是CEO級的高管,但日常的差旅量越來越大;其二是比較富足的家庭,現(xiàn)在中國的國內旅行市場規(guī)模越來越大,這些家庭可能愿意入住價格稍低、服務更簡約,但仍維持凱悅高質量服務的酒店,這將是非常明智的選擇——消費者的心理很微妙,往往還希望別人認可自己是精明的消費者。
BT:目前凱悅酒店集團在中國市場上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是什么?
馬赫瀾:如何在快速的發(fā)展中,不斷地為我們的員工提供更好的事業(yè)路徑。在這樣一個市場中,我們一直在不斷地搜尋好的人才,然后加以培訓,讓他們成為凱悅這個大家庭的一員,如果失去他們,將非常遺憾。不想失去他們,就需要保證讓員工認識到自身可以和企業(yè)一起成長,并發(fā)展出一番事業(yè),這是目前我認為最具有挑戰(zhàn)性的事情。
BT:相較其他酒店集團,凱悅酒店集團現(xiàn)時的目標客人大概是怎樣一個群體?
馬赫瀾:我們核心的客戶群是商旅客戶。以美國市場為例,個人與團體、企業(yè)、MICE等商務業(yè)務的比例基本上是五五開,但在美國之外,這個比例則是85:15。若對比商旅對休閑旅游業(yè)務,則我們在美國市場的比例是75:25,在美國以外是80:20。總體而言,無論是哪個具體市場,都可以看出我們最重要的客戶是商旅客戶。
BT:從全球范圍看,今后一兩年跨國酒店集團是否會面對經濟不景的挑戰(zhàn)?若把現(xiàn)在的情況和2008年、2009年全球經濟危機相比,情況會更樂觀嗎?
馬赫瀾:現(xiàn)在和2008、2009年的情況完全不一樣的,雖然我們也面臨著風險,尤其是歐元區(qū)市場。但是若研究我們在歐洲的業(yè)務狀態(tài),2012年一季度同比有相當大幅度的增長。看看我們的酒店所處的位置,均是巴黎、米蘭、漢堡、蘇黎世這樣的歐洲一線城市,而我們的客戶也都比較高端,大部分來自美國,其次是中東客戶,再然后才是歐洲本土的客戶,前兩大客源地市場基本沒有出現(xiàn)嚴重的經濟滑坡。若研究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或者法國一些二三線城市,你會看到那里的酒店會感受到一些壓力。既然我們專注于高端市場,不管經濟如何波動,面對的始終是高端客戶。此外,我們現(xiàn)在完全不像2009年般面臨巨大而全面的風險。雖然全球經濟眼下談不上增長迅速,但也不是在收縮,歐洲遇到一些挑戰(zhàn),可能略為停滯,但美國現(xiàn)在仍有穩(wěn)定而緩慢的增長,中國和印度也是。所以總的來說,酒店集團增長的市場多于滑坡和停滯的市場,這讓人樂觀。
BT:集團的成功上市是否解決了過去的一些限制(例如家族持股問題)?今后集團的全球策略有無調整?
馬赫瀾:我倒不覺得上市以前我們的發(fā)展受到過什么限制,上市使我們的形象更突出,名聲更廣,合作伙伴可獲得更多我們公司的信息,這其實讓我們對業(yè)務更有信心。上市之后,我們五年前定的目標仍在執(zhí)行,我覺得變化的只是戰(zhàn)術手段而不是戰(zhàn)略。
BT:關于凱悅金護照,能否透露一下集團有多少業(yè)務是由這一忠誠計劃帶來的?目前金護照在中國發(fā)展的情況如何?
馬赫瀾:這取決于具體的酒店、具體的市場,但整體而言金護照帶來的業(yè)務比例很大。具體數(shù)字需要進一步核實,就大中華區(qū)市場來說,應有百分之三四十的收入是來自于金護照會員。我們最近錄得很大的金護照會員增長幅度,更可喜的是,其中最大幅度的增長來自一年入住五晚以上的金護照會員。這不僅是更靚麗的業(yè)績數(shù)字,還說明我們有更忠誠的客人。當然,各品牌的情況有所差別,在美國市場,Hyatt House的客人有50%都是我們的會員,Hyatt Place的比例則可能是40%,更高端的品牌可能是30%,我想,未來在中國市場情況也會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