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集體。一個人。一次旅行。一輪盛事。一家企業(yè)。
“到了終點,就是農莊。設在以前的小學校。公路沒了,山那邊就是陽山縣。有大湖,有荒原,更有老村,群峰。湖岸上,有集約養(yǎng)殖的諸,雞鴨,魚,苗木。也有農家在自家?guī)娃r莊養(yǎng)。傍晚,晚霞繞著山峰,將那湖泊也映成五色,工人們一邊工作,一邊放著電臺,我突然想起了,小時天天聽廣播的公社時代。”……“大集體不是全無美好的。我的感覺,劉榮搞了個新型生產隊。”
重復閱讀攝影師顏長江眼中的“小馬駒農莊”,對自然和鄉(xiāng)村的熱愛,反復被提醒。之前,我也曾眾星拱月,在莊主劉榮的集體空間“供養(yǎng)”了一百顆紅豆杉。遺憾的是,兩個植樹節(jié)已過,我沒有親自到農莊栽過一顆樹,澆過一次水。實際上,我從來沒有到達過近在清遠的小馬駒。
“一輛免費的大篷車、農場提供的免費空地,成為馬克的居所。不花錢的典型一天是這樣開始的:早晨5點,燕麥粥早餐,燕麥是他為農場工作獲得的實物報酬;5點20分,120個仰臥起坐,然后帶上手電筒去找野生食物。”……“如果不使用貨幣,就能避免過度生產、過度消費造成的環(huán)境惡化、資源戰(zhàn)爭、債務危機、人性異化……”
這是英國青年馬克·博伊的無貨幣主義生活意見。有報道稱,馬克在“完全不花錢”狀態(tài)下生活超過了兩年半。即使是“個人英雄主義冒險”,也應該為他豎起大拇指了。馬克在積極為“拯救世界”尋找可能。馬克還活著。最近,他在德文郡籌建一個“永無鄉(xiāng)”,半年后落地。馬克說,永無鄉(xiāng)建成后,他將終生不再使用貨幣。
一個人活著,需要什么樣的勇氣?
“這個海拔2400米的肯尼亞西部高原之城,是肯尼亞乃至世界最著名的長跑之鄉(xiāng),肯尼亞杰出的長跑運動員不少都來自這里,這里還曾經誕生了40多名世界級長跑冠軍。在埃爾多雷特,長跑是當?shù)厝说纳罘绞剑撬麄兣c命運抗爭的資本。”……“在我們開車從埃爾多雷特到30公里處的埃藤(Iten)一路上,每隔幾百米,總能看到人們三五成群地在路旁奔跑。”
雷發(fā)林帶回的《肯尼亞長跑訓練營》報道很是刺激人。奔跑者蠢蠢欲動。某些時候,長跑是孤獨的代名詞。長跑愛好者的旅行,無邊際,一生只愛肯尼亞。
一個盛事,有如何“傳承”的問題。倫敦奧組委用“氣候變化、廢棄物、生物多樣性、包容、健康生活方式”這五項可持續(xù)理念來區(qū)分、細化本屆奧運的所有工作。“為落實對環(huán)境保護的承諾,本屆奧運選擇了氣味相投的贊助商。”BMW是其一。
BMW在行動。“截止目前,BMW已經連續(xù)七年被道瓊斯可持續(xù)性發(fā)展指數(shù)評選為全球最具可持續(xù)性發(fā)展的汽車生產商。”“現(xiàn)時,已有超過12000家供應商加入了BMW的環(huán)境保護及勞動者權益承諾。”“同時,BMW對環(huán)境保護的持續(xù)投入也已達5480萬歐元。BMW的最終目標,是將集團所有工廠的可再生能源使用率提高至100%。”“BMW還在2011年把可持續(xù)發(fā)展策略推及銷售領域,啟動了5S經銷商認證,即在傳統(tǒng)的4S概念中引入‘Sustainability’”。
一家企業(yè),“可持續(xù)”是生產力,也是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