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中旬,皖東某演兵場鐵甲轟鳴、硝煙四起,一場場激戰扣人心弦。“紅軍”駕戰車,發起猛攻,猶如出鞘利劍,“藍軍”設疑陣,毫不示弱,雙方斗智斗勇,打得難解難分。這是裝甲兵學院“鐵騎-2012”演習的精彩一幕。
該院應屆畢業學員千人百車成建制,遠程機動奔赴復雜生疏地域,在戰火硝煙中排兵布陣,互為對手過招較量。據演習總指揮、裝甲兵學院李傳芳院長介紹,這是學院主動適應裝甲兵部隊體制編制調整變化對人才培養的新需求,首次組織裝甲旅指揮所帶部分實兵,以實車實彈對抗演習砥礪學員實戰素養的有益嘗試。
此次演習以信息化條件下聯合作戰為背景,以研究探索信息化條件下裝甲兵體系作戰能力生成為課題,首次采取“以中帶初、中初聯動”的方式,參謀班學員按要素訓練要求編組指揮機構,生長干部任職學員編組實兵分隊,人人充當執行角色,個個進入指揮崗位,按照戰備等級轉進、戰場機動、組織戰斗、戰斗實施、撤離戰場的步驟,晝夜連續實施強度高、危險大、內容新的演練課目。
穿行在廣袤演練場,記者感受到濃厚的實戰氛圍。電子分隊攜干擾設備全程實施電磁干擾,指揮所演練、戰斗準備及戰斗實施中均有“敵軍”的偵察、電子干擾和火力襲擾,“敵情”24小時不間斷。聯合南京炮兵學院、防空兵學院、工程兵學院、陸軍航空兵學院、電子工程學院等院校專家組成的導演部,采取臨機構設演練情況、臨機導調部隊行動、臨機采集和評估演練情況的方法,引導學員從實地感受敵情威脅、從實戰思考戰法、從實際確定戰術行動、從實效組織戰斗,全面鍛煉、全面檢驗、全面提高學員的作戰指揮、組織訓練、行政管理和政治工作能力。
打一仗進一步,抗一次升一級。該院還專門成立了由部隊領導和專家教授組成的演練評估小組,深入演習現場利用評估系統定量、準確評估演練,查找教學訓練中的短板和不足,探索提高培養裝甲兵指揮人才質量的新路子。
“戰場環境越逼真,突發情況越多,設置難題越多,就越能磨練和摔打學員。”該院政委鮑廷祥深有感觸地說,“只有逼著學員在硝煙中動腦筋、想辦法,培養他們敢于亮劍的銳氣、敢于擔當的勇氣和敢于戰斗的豪氣,才有上戰場打勝仗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