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校德育工作要從加強德育工作隊伍入手,充分整合社會資源,不斷擴容德育隊伍,構建立體化德育教育網絡。要立足全員育人,組建學校、家庭、社會三支導師隊伍,為抓好學校德育工作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
[關鍵詞]導師;隊伍;德育網絡
為了引領學生健康、幸福成長,龍崗初中認真貫徹落實《加強中小學德育工作的實施意見》文件精神,從加強德育工作隊伍入手,整合社會資源,擴容德育隊伍,立足全員育人,組建了學校、家庭、社會三支導師隊伍,構建了立體化德育教育網絡,為抓好學校德育工作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
一、組建全體教職工參加的導師隊伍
學校在實施教師導師制的具體過程中,以班級為落腳點,找準“隊伍、制度、會議、活動”四個突破口,實行“隊伍建在班上、制度定在班上、會議開到班上、活動搞到班上”四項措施,確保導師育人落到實處。
1.隊伍建在班上。導師隊伍分解到各個班級。班主任任各班的導師組長,兼領一個小組;學校領導每人靠一個班級,認領一個小組;每班由任課教師2~3人認領其余的小組;音體美微機等專業教師認領相應社團成員組成的小組;學校保衛、后勤等管理人員認領相關管理崗位學生干部組成的小組。各小組導師與成員基本做到面孔熟、情況摸、底子清,為下一步開展“思想引導、心理疏導、生活指導、學業輔導”打下良好基礎。
2.制度定在班上。制度明確規定,導師育人必須深入到班級、深入到學生,將與每名學生的談話、幫扶時刻“想在心上、說在嘴上、跑到腿上、干在手上、記在本上”,學校主要領導定期通過抽查學生、檢查記錄、座談調研等形式檢查各項制度的落實情況,保障了制度的順利執行。
3.會議開在班上。學校規定每周一下午班會同時是各班導師團成員集體約談會,班會不再是班主任的專利。每周一下午,導師團全體成員進入班級,先由班主任總結上周班級情況,然后由包班領導和其他導師團成員依次發言分析各認領小組成員成長進步情況,并指出存在問題。
4.活動搞到班上。教師為此開展了“四個一”活動:開展“聽課評生活動”,通過日常開展的聽評課,深入班級,將聽課對象從關注教師轉移到關注學生身上,課后與相關學生座談,幫助其改進提高。開展“師生快樂大課間”活動,每位導師按照班級分組與學生同做廣播操、打籃球、跳繩,密切師生關系。開展“師生共餐活動”,學校要求每位導師每學期必須和所認領的學生同吃一次飯,更多的教師則是利用周六把學生領到家中,邊吃邊談,師生的隔閡隨著飯菜的飄香逐漸消失,留下的只有師生無隙的交流。
二、組建全體家長參與的導師隊伍
由于實行雙休和假期時間延長,學生在家的時間能占到一半以上,閑暇時間的學生德育管理成為了家長必須面對的課題。
1.搞好培訓,讓家長教導有方。學校主要通過“家長開課”和“電話訪談”兩種形式對家長進行培訓。在課堂上家長與授課老師互動交流,共同探討研究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向家長闡述家庭教育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在電話中,及時通報學生近期在校表現和存在問題,引起家長對孩子問題的關注。每次寒暑假放假前,學校都給學生家長發放《致學生家長的一封信》,讓他們知道在假期中學生管理的重點,明確家長的義務和責任,取得家長的認可與支持,以實現家庭、社會和學校的共同監管。
2.設計活動,實現親子共成長。開展“與孩子同行”家長學法活動。學校統一印發《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義務教育法》等材料發給家長,讓家長與學生一起學習,幫助家長明確思想當中存在的一些誤區,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讓家庭真正成為學生成長的搖籃。
開展“引領孩子度青春”活動。學校通過印發生理健康知識明白紙、召開家長座談會、學生辦手抄報等形式,讓家長正確引領孩子度過青春期、配合學校解決現在面對的“異性不良交往、網絡和垃圾文化、逆反心理”等青春期易發生的問題。
三、組建由公安、家委會、社會名家組成的導師隊伍
學校及時與信任領導溝通協調,聘請并成立了治安管理辦公室主任為組長、全體干警參與的學校安全法制導師隊伍。在發揮家長委會員組織導師作用方面,教師一是定期召開會議;二是在每學期的兩次家長會上,讓家長委員會主任發言,發揮導向作用,引導家長支持配合學校開展學生的教育工作;三是家長委員會牽頭,分村組建家長參與德育管理互助小組,加強校外閑暇時間學生德育管理,創設適合學生發展的德育教育環境。
責任編輯 沁 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