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修訂過的高中英語新教材與舊教材相比,內容上貼近生活、貼近中學生生活,有助于學生學以致用。在總體形式編排上頗具創新意識,打破了傳統教材以閱讀為主的模式。
[關鍵詞]高中英語;新教材;實用性;創新性
新編人教版的高中英語新教材圖文并茂,很受學生的喜愛。主要有兩大特點,一是內容上的實用性,二是編排上的創新性。高中英語新教材有了很大的進步,突破了傳統教材的以閱讀為主、以語法為主的教學方式,充分重視學生聽、說、寫英語能力的培養。
一、實用性
第一,高中英語新教材在內容上貼近生活、貼近中學生生活,有助于學生學以致用。如在高中英語新教材(高一上)UNIT 1 GOOD FRIENDS中WARMING UP部分就是對新生入學第一天的自我介紹,是一個很好的題材。學生既能在課堂上通過聽與說,掌握并能熟練運用相關句型,同時又能了解新同學。又如在UNIT9 TECHNOLOGY 中SPEAKING部分,聯系到目前“中學生是否應該持有手機以及應該如何正確使用手機”的問題,通過模擬家庭討論,讓學生進行換位思考,讓他們決定JANE是否應該擁有手機。通過課堂中積極的討論,引起了學生的共鳴, 從而最終得到結論, 可以辯證地分析使用手機的利與弊。
其次,高中英語新教材文章內容選配中,有不少文化背景與文化差異的介紹,培養了學生學習英語和英美文化的能力。高中英語新教材(高一上)自始至終貫穿著英美文化的氣息。如在UNIT 1 INTEGRATING SKILLS部分的 READING AND WRITING中,通過介紹有關如何在網上交友, 如何發英語征友郵件等問題,同時包括了近幾年產生的一些時尚詞匯。在UNIT 6 GOOD MANNERS 的課文TABLE MANNERS中,向學生們介紹西餐餐桌刀、叉、碟、勺等的擺放位置以及如何正確使用西餐餐具,怎樣才能禮貌進餐等文化常識。其中還有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介紹西方文化知識以外,課文中還不時提到中國本土餐桌禮儀,中西方兩者進行比較,加深印象。
二、創新性
高中英語新教材在總體形式編排上頗具創新意識,打破了傳統教材以閱讀為主的模式。高中英語新教材的每一個單元都分為:(1)WARMING UP;(2)LISTENING; (3)SPEAKING; (4) READING;(5)INTEGRATING SKILLS;(6)WORK BOOK等六部分,主要是按照聽、說、讀、寫的順序進行排列,并兼顧課堂學習和課外作業。情景法和交際法都認為學習語言必須先學聽和說,在聽和說的基礎上才能有效地學習讀和寫。這是符合語言習得的過程的。喬姆斯基提出“語言能力”的概念。他認為人們一旦掌握了語言能力,就能創造出無限的句子來。新英語教材每篇文章前后的練習包括內容理解、 口頭表達訓練和書面表達訓練,是以先輸入(IMPUT)后輸出(OUTPUT)的順序排列的。學生在練習的過程當中感覺由簡入難,逐步深入。每單元有時設置了多篇閱讀文章來增加輸入量,但每單元主次依然分明。其主要閱讀文章本身從內容上就很有富有時代氣息,而且教師還可以從文章本身進行拓展,根據學生的客觀情況設置一些閱讀技巧練習,譬如:FINDING THE MAIN IDEAS, MAJOR SUPPORTING DETAILS 。諸如這樣的技巧訓練使學生能清晰地分析出文章結構,增強語篇閱讀能力,從而提高閱讀的速度和質量。另外,寫作部分有時結合課文, 如UNIT 5 SILVER SCREEN中寫作練習,要求學生寫一篇影評,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電影,并闡述喜歡的種種理由。還有一些寫作要求則是與現實生活密切聯系的應用文練習。如征友電子郵件、感謝信等,學生對這部分反響也還不錯。
總的來說,高中英語新教材對于聽、說、讀、寫語言四要素分別給予了相當的重視,而且各個部分之間也建立了聯系,并不是孤立生硬的組合。盡管新教材具有其自身的特色和優點,然而在新教材的使用過程中,教師也會遇到了很多難以處理的問題。如:教材雖然內容豐富,結構合理,可是難以駕馭;每個單元的教學內容太多,涉及閱讀訓練、知識點講解、語法學習、聽力訓練、寫作練習,等等,致使整個教學過程總是匆匆忙忙,一節課往往無法完成新課標所規定的課時內容,很多教師只好隨意延長或增加課時來完成沒有講完的內容。再者,教材強調語言知識和運用能力并進,使得學生對基礎知識掌握得不夠扎實,語法知識不系統,語言能力發展也較為緩慢。
責任編輯 一 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