翳風穴位于耳垂后方。耳垂后側突起的骨骼,稱為乳狀突起,其骨前方小凹陷之中即是。將耳垂往后方壓下,正好可接觸到此凹陷處,用指尖按壓會有脹痛感。
“翳”這個字的本義,是指用羽毛做的大扇子。 翳風穴,意思是遮擋風邪。中醫所說的“風”分為“內風”和“外風”。“內風”多是由于人體陰陽不協調、陽氣不能內斂而生,而且多為“肝陽上亢”,熱極生風,導致“肝風內動”而突然昏倒,相當于西醫的腦卒中;而“外風”則是自然界不合乎正常時節的風,或者是正常的風但由于人的體質虛弱、免疫力下降,易導致傷風感冒。翳風穴對一切“邪風”導致的疾病有效,即“善治一切風疾”。
經常堅持按揉翳風穴,可以增加身體對外感風寒的抵抗力,減少傷風感冒的幾率。風寒感冒后按揉翳風穴,頭痛、頭昏、鼻塞等癥狀很快就好了。治療面癱時,不管是中樞性面癱還是周圍性的面癱,都可以找翳風穴治療。
如果你在清晨洗臉、漱口時突然發現一側面頰動作不靈,嘴巴歪斜,嚴重時病側面部表情肌完全癱瘓,前額皺紋消失,眼裂擴大,鼻唇溝平坦,口角下垂,不能做皺眉、鼓腮、閉目和撅嘴等動作,就是面部被風邪兼夾著寒邪或者熱邪從面部的肌肉、經絡、穴位吹襲入內,痹阻了面部經脈的氣血運行,造成面部組織缺血、缺氧,引起面部神經麻痹。這時你會發現在翳風穴處存在疼痛或壓痛感。經過幾天治療后,再用同樣的力量按壓穴位,如果感覺疼痛減輕,病情一般較輕,反之則病情較重。
現在很多人感到沒精神、易疲倦,而指壓翳風穴對消除疲倦感非常有效。每日用雙手拇指在鼻、口吐氣同時按壓翳風穴,每次壓36次,每日重復3次。按時會微微作痛,但是它能治好焦躁、倦怠,使精神振奮,心情愉悅。
老年人每天抽出幾分鐘時間來按摩這個穴位,傷風感冒、面癱、中風基本上就可以與你絕緣了。
自我按摩法: 正坐,舉起雙手,以拇指按在兩側翳風穴上,稍加用力進行按揉,以有脹痛感為宜。左右兩穴同時按揉,每次大約按揉2~3分鐘,每日早晚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