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壓病人、肥胖者、鹽過敏者、習慣吃咸飯者,容易發生清晨高血壓。當他們從睡眠狀態轉為清醒狀態并開始活動時,血壓平均上升14 毫米汞柱,甚者可上升80 毫米汞柱。清晨高血壓與醒后交感神經興奮,體位活動等因素有關。老年人黎明睡醒后在床上不活動,血壓一般不會上升;若清醒后就起床活動,血壓會隨之增高。
清晨高血壓可用清晨6~8點的平均血壓(6點和8點兩次收縮壓相加后除以2)減去夜間的最低血壓來計算,若差值大于14 毫米汞柱即可確診。其對心腦血管的危害最大。研究發現,心肌梗死的發生率,早9 點比晚9 點高3倍;中風發生率,清晨為60%;心血管疾病突發者達70%~80%。因而,國外把清晨6~8點稱為“魔鬼時間”,平穩地控制全天血壓是預防心腦血管病的最佳措施。
清晨高血壓的治療除了低鹽飲食、戒煙、限酒、多做運動、生活規律外,重點是做好十二字治療方針。
勤測血壓
我國現有高血壓患者2億人,知曉率僅為30%,治療率25%,控制率僅6%。“三率”較低的原因之一,就是病人缺乏勤測血壓的知識。患者應養成自我監測清晨血壓和服藥前血壓的習慣。病人血壓一般從黎明3~4點鐘即剛剛睡醒時開始上升,6~8點達到高峰。因此黎明是檢測和發現清晨高血壓,以及決定降壓藥物何時服用的最佳時間。研究發現,只要患者能夠做到每天清晨和就寢前分別測2次血壓,就可預防腦溢血的40%,心肌梗死和心絞痛的14%。
合理選藥
1.長效降壓藥:這是各國高血壓指南一致推薦的藥物。每日服1次,可有效阻遏18~24 小時血壓,特別是最后6 小時的血壓上升幅度,有效控制全天與晨間高血壓。研究發現,從鈣拮抗劑的降壓效果來看,依次為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緩釋片、非洛地平。
氨氯地平降壓作用顯著優于其他同類藥物,對血脂、血糖代謝無明顯影響,長期控制血壓的能力和服藥依從性較好,單藥氨氯地平就可以控制89%的清晨高血壓。對于單藥氨氯地平降壓效果欠佳者,可選用纈沙坦/氨氯地平復方制劑,一天一片,具有降壓效果好、安全性好、治療費用低等優點。另外,維拉帕米緩釋片睡前服用不會引起夜間低血壓,清晨高血壓合并早搏者應為首選。
2.長短效降壓藥聯用:有些患者每天服用1次長效降壓藥,白天血壓控制很好,但不能有效控制清晨高血壓。此時,可在血壓上升之前2~3 小時,追加1次短效制劑。發揮長效控基礎和短效控高峰的互補作用,把清晨高血壓控制在正常水平。
3.利尿降壓藥:利尿降壓藥可大幅降低老年高血壓患者心血管事件發生率與死亡率,但應嚴格掌握適應癥和用藥劑量。吲他帕胺與其他降壓藥聯用,一天半片(1.25毫克)即可,而且對糖脂代謝也無影響。
擇時服藥
所有降壓藥都有一個有效降壓時段,如依那普利晨間服藥,對白天降壓作用強,晚間服藥則對夜間血壓作用好;纈沙坦睡前比白天服藥,可以增加血壓達標率,降低尿蛋白;氨氯地平早晨服藥比晚間服藥作用好;多沙唑嗪夜間服藥,能夠有效降低24小時血壓,尤其能顯著降低清晨血壓,減少尿蛋白。
對于控制清晨高血壓來說,一般晚上6點服藥比早晨6點服藥好;中午服藥比早上服藥好。對于單藥長效降壓藥定時服用效果不佳者,不妨把服藥時間改動一下。
近年來,硝苯地平緩釋片、地爾硫緩釋片、維拉帕米緩釋片等新制劑陸續投入臨床使用,他們采用分級釋放和定時定量釋放技術,根據血壓的晝夜節律特點釋放出有效的活性藥物,起到了更為理想的治療作用。這些新制劑多推薦在睡前服用,既可全天降壓還能有效抑制晨峰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