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大偉現(xiàn)在32歲,從25歲起,家里從催婚到逼婚,后來簡直到了勢不兩立的地步。大偉也不是不想結(jié)婚,各方面的壓力一天比一天大,他也很著急。
有一天,大偉回家,母親拉著他,躊躇很久,終于艱難地開口說,自己一個同事有個女兒,各方面條件都還不錯,只是腿腳有點殘疾,要是實在沒有合適的對象,那個姑娘娶過來也不錯。
大偉瞪大了眼睛,又委屈又無奈。委屈的是,自己的父母對自己了解實在太少,以為自己在社會上連娶個正常姑娘的能力都沒有;無奈的是,自己周圍并不是沒有選擇,有幾個女孩子都喜歡他,有人也明里暗里表示愿意嫁給他,關(guān)鍵是自己不喜歡,沒感覺。自己要找個相愛的人結(jié)婚有什么錯?但要怎么跟父母說呢,他們怎么會理解,他們那一輩人就像怕咬了自己的舌頭似的從來不說“愛情”兩個字,只會去關(guān)心姑娘這方面條件怎么樣,那方面條件又怎么樣……大偉漲紅了臉,憋了一肚子火卻無話可說。
現(xiàn)在呢,他既想趕緊找個什么人結(jié)婚算了,又過不了自己心理這一關(guān),所以日子過得越來越急躁了。
跟朋友小李一起吃飯,吃到中途,他停下筷子,傷感地說了一句:“這個飯店真不錯,什么時候也帶我父母來吃個飯?!睕]等我們答話,又嘆息道,“唉,算了,這價格非嚇著他們不可,這裝腔作勢的分量,回去肯定得說我太不會過日子,指不定嘮叨多久……”
小李是獨(dú)子,在城里買了一套房子,父母賣掉自己郊區(qū)的房子,幫他還貸,并搬過來跟他同住。小李平時舍得花錢,經(jīng)常上飯店、酒吧、KTV消費(fèi),并搶著買單,買一只皮夾花上千塊也不心疼,可父母呢,習(xí)慣在超市快關(guān)門的時候去買打折菜,買半價糕點,免費(fèi)試吃的東西肯定要一試再試,哪里打折,一定會沖上去搶,這里捏捏,那里摸摸,用一種最小市民的姿態(tài)生存著。而且父母在城里沒有業(yè)余生活,沒有熟人朋友,沒有太多可以消遣的地方,所有的心思都在小李身上,整天圍著他轉(zhuǎn),事事指望著他,事事都要管著他。
我們問他:“你的父母沒有鄉(xiāng)愁嗎?他們似乎完全成為了你的附屬品,他們余生沒有別的什么追求嗎?”
小李十分無奈地說:“他們哪里有什么精神追求的意識啊?唉!獨(dú)生子女要承受的愛和責(zé)任都太沉重了。”說這些話的時候,他幾次無意識地拉了拉衣領(lǐng),似乎那里有什么東西勒住了他的脖子。
(編輯 鄭儒鳳 Zrf91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