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委書記呼吁激活高校院所創業能量
2012年1月10日下午,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楊衛澤走進東南大學,作題為“深度激活高校院所的科技創業能量,攜手打造中國人才與創業創新名城”的形勢政策報告。在一個多小時的演講中,楊衛澤多次呼吁大學生們投身到科技創業的時代大潮中來,與南京攜手共建“中國人才與科技創新名城”。楊衛澤說:“南京高校中有70%左右的職務發明專利至今‘沉睡’。”
為留住創新創業人才,南京已經拿出了最實際的行動,早在2010年7月,南京集中推出了“1+8”創新創業政策體系,為廣大高校師生和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在南京開展科技創新創業,提供全面具體的政策扶持和制度保障。
同時,關于住房問題,楊衛澤表示:“未來,全市要建設大面積的人才公租房,只要你符合相關條件,我們就為你提供不同層次的公租房保障,實現真正拎包入住。”
農民修車匠發明的鎖:不是原配鑰匙,插進來就拔不出
44歲的顧煜是土生土長的泗洪縣青陽鎮汴河村農民,1988年他來到縣城文化巷開起了小小的修車鋪。20多年后,他先后獲得“新型車輛雙保險防盜鎖”等發明專利12個,被業內譽為“民間鎖王”。在2010年舉行的第七屆中國國際專利與品牌博覽會上榮獲金獎兩個,特別金獎一個。
前不久,第七屆中國國際專利與品牌博覽會在無錫召開,顧煜帶著“吞吃萬能鑰匙防盜鎖”等上會豎起條幅:只要有人能在10分鐘之內打開,獎勵100萬元。一連幾天無人應戰成功。顧煜又自費到臨沂、大連、蘇州、無錫等地擺擂臺“比武”,在1個小時內打開超B級防盜鎖獎勵1萬元。最終,應戰者無不敗走。
“鎖具雖小,奧秘不少。我想再挖掘出更多的東西,造福大家。”帶著憨厚笑容的顧煜如今已成立了“宿遷顧師傅鎖業有限公司”,開業當天,好幾家研制防盜門的企業與其簽訂了合作協議。
兩輛中巴
家門口有一條汽車線路,是從小巷口開往火車站的。因為線路短,沿途人少,客運公司僅安排兩輛中巴來回對開。開101的是一對夫婦,開102的也是一對夫婦。
坐車的大多是一些船民,由于他們長期在水上生活,因此,一進城往往是一家老小。101號的女主人很少讓孩子買票,即使是一對夫婦帶幾個孩子,她也是熟視無睹似的,只要求船民買兩張成人票。有的船民過意不去,執意要給大點的孩子買票,她就笑著對船民的孩子說:“下次給帶個小河蚌來,好嗎?這次讓你免費坐車。”
102號的女主人恰恰相反,只要有帶孩子的,大一點的要全票,小一點的也得買半票。她總是說,這車是承包的,每月要向客運公司交多少多少錢,哪個月不交足,馬上就干不下去了。
船民們也理解,幾個人掏幾張票的錢,因此,每次也都相安無事。不過,三個月后,門口的102號不見了。聽說停開了。它應驗了102號女主人的話:馬上就干不下去了,因為搭她車的人很少。
營銷啟示:忠誠顧客是靠感情培養的,也同樣是靠一點一點優惠獲得顧客的忠誠的。當我們固執地執行我們的銷售政策的時候,放走了多少忠誠顧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