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身邊的小物件,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偏愛。同去一個地方旅游,有些人喜歡買金銀首飾與玉器,有些人喜歡買土特產,還有些人則對陶瓷、刺繡、木雕等感興趣。時間長了,那些小偏愛、小興趣慢慢積淀,竟有了與自己息息相關的氣場,平日里悄無聲息地泊在內心深處,當一念似潮起的時候,便會激起一朵朵美麗的浪花。
我特別喜歡那些木質的器物,它總會給人一種敦實沉穩的感受。
木質的地板,櫻桃木,泛著微微的紅光,復古的味道。赤腳在地板上來回走動,像陽光落地,又像只小貓閑庭信步,不發出一點聲響。踩在地板上,不會感到驚心的涼,只想坐下來,心意寧靜。冬天里,鋪上一條羊毛地毯,繡滿大朵的花,熱烈喜慶,屋子一角放上一盆文竹或蘭草,自有其趣味。
木質的雕花門窗,井字或品字形木格,朱紅的漆,雕花圖案,烙著濃濃的情誼。它見證著一場場悲歡離合,卻自始至終沉默。我曾親眼目睹那些雕梁畫棟的人,個個心靈手巧,他們輕勾淺描或重施金粉,和著木質的清香,一個個令人心悅的瞬間便刻在原木的肌膚紋理里。聽木雕師傅介紹說,木頭無聲卻有心,心木相通,那刀刀刻畫并不是痛苦表白,而是幸福的訴說。我輕輕撫摸著那些深深淺淺的紋路,卻有些隱隱的心疼,那道道鑿痕似乎在向我傾訴,幸福的獲得是要付出代價的。再俯身,似乎聽到了樹木遙遠的呼吸。
再說檀香小木梳。這樣的木梳在各地旅游景區都有的賣,去云南時無意間覓到了令我情有獨鐘的一把。它小巧玲瓏,質感光滑,紋理清晰,做工十分精細。木梳散發著好聞的檀香氣息,上面刻著“天天見”三個字。就是這三個字呀,深深打動了我的心。一日不見如隔三秋,要是天天見該是多么的滿足與幸福。與誰天天見呢?當然是自己甚喜深愛的人呀。三月桃花開,心上人兒把花摘。四月鶯歌燕舞春意鬧,心上人呀牽著手兒樂陶陶。這樣的“天天見”,你我都歡喜的吧?即使不見,也足以讓熱戀中的人朝思暮想。這把梳子一直在我隨身的包里,卻從不舍得用它來梳頭。它是我快樂行走的囊,里面收納的盡是美好的人與事。
還有,老家那張老式的雕花大床,床前那塊厚實的木踏板,床頭端正肅穆的五斗櫥,堂屋里那一條條結實的條凳……它們共同見證著我純白青澀的豆蔻年華。
其實,生活中令我歡喜的事物何止這些?
唯一令時光變得越來越美好的就是身邊的這些小歡喜、小物件了。有了它們便可回憶,可以賞心悅目,它們讓生活總是一副有滋有味的模樣。
(編輯 張黎 hope_su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