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訊 2月13日,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下稱“農發行”)入股重慶興農融資擔保有限公司(下稱“興農擔保”)一事有望在年內敲定。如無意外,這將是農發行首次入股擔保公司。
投資金額也大致清晰。重慶市市長黃奇帆表示,農發行將入股30億元。興農擔保注冊資本金30億元,以此計算,興農擔保增資擴股完成后資本金將變為60億元,農發行持股50%。以放大10倍計算,可幫助當地獲得約600億元貸款。農發行對此也是積極推進。農發行重慶分行一位副行長表示,將積極爭取入股事宜,爭取在年內落定。
事實上,三大政策性銀行都對入股擔保公司表現出興趣。除農發行外,國開行通過國開金融有限公司早已入股重慶三峽擔保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三峽擔保”),進出口銀行則參與組建了重慶進出口擔保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進出口擔保”)。
上述人士表示,參股擔保公司,對于處于商業化背景之下的三大政策性銀行開展業務也是有幫助的。
撬動1000億貸款
興農擔保實到資本10億元,即使放大10倍算,也只能幫助獲得貸款100億元。增資擴股勢在必行。一位有政策性銀行工作經歷的人士介紹,政策性銀行要入股擔保公司,有比較嚴格的程序,需要相關主管機關審批,因此要給出一個合理的投資理由。
農發行要入股的擔保公司主要著眼于三農貸款,這與國家政策導向完全一致。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在農村金融服務方面突出強調要“確保涉農貸款增量不低于上年、增速不低于各項貸款平均增速,將信貸資金更多投向薄弱領域,加大農村金融產品服務創新”。
興農擔保是重慶為解決當地三農貸款而組建的擔保公司,成立于去年8月,注冊資本金30億元,由當地國有獨資公司重慶渝富資產經營有限公司(下稱“重慶渝富”)持有100%股權。
興農擔保先后與15家銀行建立了合作關系,取得貸款授信額度300億元,實現擔保規模約23億元。不過這與其發展目標相去甚遠。根據《重慶市金融中心建設“十二五”專項規劃》,從今年到2015年,重慶市農村“三權”抵押貸款達到1000億元,今年要實現貸款投放300億元。
目前興農擔保實到注冊資本金為10億元,即使按照放大10倍的極限計算,也只能幫助獲得貸款100億元。因此,增資擴股勢在必行。
對于重慶而言,吸引農發行入股則是著眼長遠。其一,即使興農擔保30億注冊資本金全部到位,也只能幫助獲得最多300億貸款,1000億的目標將難以實現;其二,農發行是農業政策性銀行,加大農業貸款投放合乎其定位。
黃奇帆在重慶市金融工作會議上透露,除落實現有30億元資本金外,還將引進農發行入股30億元,最終注冊資本金變為60億元,再加上其他擔保公司的介入,最終實現全市三農貸款1000億元的目標。
農發行對此也做出了積極回應。農發行重慶分行的一位副行長表示,將認真落實組建擔保公司的相關事宜,與興農擔保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配合總行做好投資入股的前期準備工作,以推進“三權”抵押貸款落地。
商業化考量
入股擔保公司,除了可能進一步擴大貸款規模外,也能起到分散風險的作用。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入股擔保公司,也能促進政策性銀行自身業務發展。除了可能進一步擴大貸款規模外,也能起到分散風險的作用。前述農發行重慶分行副行長介紹,在去年社會資金面偏緊、貸款利率普遍走高的大背景下,重慶農發行先后追加貸款144億元,是當年初總行下達貸款計劃的4.6倍。
數據顯示,農發行重慶分行2011年累計投放各類貸款805.27億元,同比多投放583.84億元,貸款余額655.16億元,同比增長37.4%,增速在當地排名第一。按照計劃,農發行重慶分行今年的支農貸款要比去年增長15%,力爭實現25%的增長。
在貸款投放迅速放大的情況下,組建擔保公司分散貸款風險就顯得十分必要。
另外兩家政策性銀行早已涉足擔保。2009年,進出口擔保公司成立,首期注冊資本10億元,進出口銀行投資4億元持股40%,渝富公司持股60%。一年之后各股東同比例增資到20億元。2010年,國開行子公司國開金融有限公司入股三峽擔保5億元,持股16.67%,目前三峽擔保正在謀劃增資,國開行有望參與增資。渝富公司是三峽擔保第一大股東,持股50%。三峽擔保在設立西安、成都、北京、宜昌分公司后,幾家分公司的重要合作銀行之一都是國開行,雙方在當地的業務迅速融合。比如,宜昌分公司成立后即為一家公司在國開行的貸款做了擔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