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中職會計專業教學改革重點的會計實訓教學,如何借助實訓平臺,培養學生綜合能力。本文從分析學生和實訓教學的現狀入手,構建中職會計專業技能單項化實訓平臺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和專業技能人才的培養有機結合,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職業學校 會計 技能實訓
實踐教學是職業學校培養應用型技能人才的關鍵,對會計專業而言,借助實踐教學推動理論與實踐的相結合,實現以學生為主體、以實效為目標的會計技能教學。
一、中職會計專業實訓的現狀
(一)中職會計專業學生的現狀
職業學校的生源質量總體處于偏低水平,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諸多的弱點:
1.學習主動性不強。進入職業學校就讀的學生一般在初中階段就屬于班級中差等生,學習一般都要依靠老師和家長的嚴格督促。寬松的學習環境使進入職業學校后缺乏明確的學習目標,學習動力不足,學習主動性降低。
2.學習能力不強。職業學校學生其掌握基礎知識不牢,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主要表現在:注意力不集中或者集中時間較短;學習技能欠缺,不懂得聽、問、學等學習技巧;邏輯思維能力差,不懂得分析前因后果等。
3.學習信心不足。由于就讀職業學校的很多學生是考試的失敗者,對學習失去了信心。另外,在學習中社會知識、經濟知識和企業知識的欠缺使其更加懷疑自己的能力,從而對專業的學習表現出厭學情緒。
(二)中職會計專業實訓教學的現狀
會計專業培養的是應用型技能人才,但從目前會計實訓教學看仍存在以下問題:
1.重課堂實訓,輕生產實訓。目前,中職會計專業的課堂實踐教學主要是結合專業課的理論內容,對手工會計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會計業務的處理進行理論轉換,學生缺少對實際會計工作的認識。課堂實踐有限,學生被動接受,只能完成基本層次的理解,沒有形成系統認識,無從理解會計循環中的鉤稽關系。而加強實訓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彌補課堂實訓的不足,因此重視會計技能的實訓也是中職會計改革的重要手段。
2.重理論課程,輕實訓課程。目前會計專業以理論教學體系為出發點安排實訓,結合理論教材將理論教學內容進行實訓延伸,只會使得實訓教學內容成為理論教學的附屬。另外,企業類的實訓課程,雖然也會從模擬企業的真實情景,分析企業的工作過程,分解企業的工作任務入手,但往往由一個學生完成整個企業某一時期發生的全部經濟業務的處理,一個學生就是企業的財務部門,所有的單據沒有傳遞,直接由教師一次性下發。這樣的實訓方式并沒有使學生獲得對未來會計工作的整體感悟,一旦踏入社會獨立工作,面臨千變萬化的情況就會無從下手。
3.重教師主體,輕學生主體。教學方法使用中,不管是采用任務驅動教學還是情景式教學,不管是角色扮演還是案例分析,目前會計教學的重點仍落腳于教師主體,學生仍是被動接受者,很少參與實訓改革。學生作為教學的對象,作為教學目標的貫徹者,應該是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只有教學主體積極參與改革,才能有效調動學習的積極性,真正使教學改革落到實處,實現實訓教學的目標。
4.重課程考試,輕能力考核。教師是具體課程的承擔者,也是學生考核的執行者,因此對學生學習質量的評價往往還是集中于某一門課程的考核。由于具體課程考核很難將學生平時所學的各門課程中的相關技能有效地結合起來評價,加上目前實訓教學還缺乏一套有效的、科學的、規范的質量評價標準,使得實訓教學的水平難以評價,實訓教學的質量也難以保證。
二、中職會計專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職業教育發展到目前,不管是從社會需求來看還是從政策背景來看,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所需的具有必要的理論知識和較強的實踐能力的人才是社會的共識。但學生在校期間所學的知識畢竟是有限的,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這些知識很快就會落后,而工作崗位上是沒有教師時時指導的,因此一次性學習的思維定式必然過時。另外由于競爭機制的加劇,人的一生不可能只服務于一個崗位或一種職業,因此簡單的知識復制或是技能復制都不能使學生從容面對未來,所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應該是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所在。
會計崗位作為一個管理類的崗位,培養目標應該是知識技能型人才,知識技能型人才就是能夠將所掌握的理論知識用于指導實踐,創造性地開展工作,而不是從事簡單、機械、重復工作的人才。而目前職業學校會計專業的學生整體素質偏低,尤其是學習能力非常欠缺,因此知識技能的培養不能僅僅局限于傳統的“傳道、授業、解惑”,而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中職會計專業技能單項實訓平臺構建
目前以教師為主體的實訓改革,沒有充分考慮學生的特點,沒有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不利于學生扎實掌握實踐技能。如何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與核心技能實訓進行有效結合,并最終達到教育的目標。而構建職業學校會計專業技能單項化實訓平臺則是一種較為有效的解決途徑。
(一)核心技能“單項化”
核心技能單項化是對會計崗位工作任務進行橫向和縱向分解后,確定會計核心技能點,然后逐項進行單獨訓練。分解出的單項技能可以包括:數碼字書寫、數字小鍵盤錄入、珠算、點鈔和假幣識別、會計憑證編制和審核、賬簿登記、財務報告編制與分析等。這些技能點不僅是根據會計職業分解出的核心技能,也是會計專業主干課程重要知識點的體現,因此逐項進行單獨訓練不僅可以使學生對會計專業有較深的了解,還可以強化專業基礎課的學習,提高教學質量。
(二)技能實訓方式“課外化”
新生入學初步了解專業后即對其提出實訓任務,并告知實訓手段,如利用第二課堂講座、視頻等開展培訓,然后由學生自主訓練,自主報名參加考核。具體操作思路如下:
一是在人才培養方案中提出各項技能任務。在人才培養方案中提出技能任務,并使之與學生畢業證書掛鉤。技能任務可以分為兩個部分:部分技能任務是學生必須完成的任務,部分技能任務是由學生選擇完成的任務。這樣既可以讓學生對會計專業的通用必備技能有所了解,同時又可以根據其未來的職業規劃有所選擇。
二是教師制定各單項技能的訓練方法和考核要求。專業要根據各單項技能的具體內容制定學習指導計劃,并落實到具體的指導教師。指導教師可采用講座或者網絡視頻的方式講解技能訓練方法,同時還要提出明確的技能達標要求。
三是學生利用實訓平臺自主學習。專業應提供實訓平臺。包括:數碼字書寫、數字小鍵盤錄入、點鈔、憑證編制、賬簿登記、報告編制等練習系統,學生可以根據自己所選擇的技能利用課外時間進行自主訓練。
(三)技能考核方式“證書化”
實訓指導部門每學期循環組織各單項技能的考核,由學生根據自己的掌握情況選擇考核的技能。另外,學生考核合格后應頒發相應的“校內技能證書”或“技能手冊”,讓學生本人、指導教師和用人部門隨時了解學生的技能掌握情況。
(四)技能提高方式“比賽化”
定期組織技能比賽,可以是單項技能的比賽,也可以對單項技能進行組合比賽,并評選出技能能手,給予一定的獎勵,或者擇優推薦就業單位,以提高學生實訓的興趣。
(五)技能單項化實訓平臺不斷完善
一是要通過實習單位的反饋進一步分解、增加技能點,確定新的單項技能,不斷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二是要擴大校內技能證書在社會上的影響力,如不斷提高技能標準,使用人單位對技術過硬的學生滿意度增強,從而提高在校學生考證的興趣;三是以任務驅動提升學生實訓積極性。
從學生角度看,職業學校會計專業技能單項實訓平臺的構建,可以使學生更加明確本專業的核心技能點所在,并強化對本專業的核心技能點的掌握,尤其是可以在實訓平臺自主訓練,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從教師角度看,教師通過設計技能單項化實訓平臺,更進一步把握會計專業的核心技能,并通過實訓平臺了解學生技能掌握情況,從而調整教學內容和進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提高學生的技能水平。因此,職業學校會計專業技能單項化實訓平臺的構建能真正體現以知識技能培養為主的教學目標,體現會計專業教學的特色,真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