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分別從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對中小企業融資的影響、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對我國房地產的影響這兩大方面進行論述,探討我國下調存款準備金政策所可能面對的問題以及原因所在,文末提出了如何提升我國存款準備金有效性、促進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存款準備金率 經濟影響 房地產
存款準備金政策因為具有貨幣乘數效應會給國家金融和經濟帶來較大的影響,因此往往成為中央銀行慎用的貨幣政策工具。但是近年來我國卻頻繁使用這一被稱為“巨斧”或“猛藥”的貨幣政策工具。
一、面對兩難問題央行的舉措:下調存款準備金率
對于當前的中國的經濟問題,可以說既是通脹又是通縮。因為如果政府政策保持不變,美國會刺破中國房地產,使中國經濟進入通縮。而如果大宗商品價格繼續目前的下跌態勢,或者中國推出積極的貨幣政策,美國可能會在中東對伊朗和敘利亞進行軍事打擊,從而推高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和中國的通貨膨脹,目前中國經濟的兩難就體現在這里。我們知道中國人民銀行從去年12月5日起,下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是2008年12月以來,央行首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今年五月又在此下調存款準備金率。
存款準備金,也稱為法定存款準備金或存儲準備金(Deposit reserve),是指金融機構為保證客戶提取存款和資金清算需要而準備的在中央銀行的存款。存款準備金政策對貨幣供應量的調控機制是:如果中央銀行調高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一方面會增加商業銀行向中央銀行繳存的法定存款準備金,從而降低了商業銀行信用擴張的基礎;另一方面法定存款準備金上調會使貨幣成數減小,從而降低商業銀行信用擴張的倍數。
最近央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各界解釋不一,有說和西方各大央行協調一致救市的,有說外匯占款下滑被動釋放流動性的。當然,最主流的說法是,因為通脹下行趨勢明顯,為避免經濟增速減緩、緩解中小企業融資困境,以及確保重點建設項目資金需要而主動下調。
二、針對央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的分析
(1)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對中小企業融資的影響
前一段時間,溫州一些中小企業在資金鏈上遭遇前所未有的重創,這一次央行突然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并提高電價,有人說莫非政府要開始著手拯救溫州,但是在面對當前房價大跌的時刻,政府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勢必是將放出一筆資金,但是放出的資金能否如愿流向中小企業,可能不置可否,但是我們大家應該都清楚的是:中小企業的主要融資來源并不是正規的金融機構。即使在過于寬松的前兩年,流向中小企業的信貸占全部信貸總量的比例也不到10%。也就是說,即使放松貨幣,錢也不會流到急需資金的中小企業那里去。現有的金融機構和金融體制,這一舉措根本無法滿足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
(2)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對我國房地產的影響
在當前經濟環境下,下調存款準備金率,房地產又會成為最大受益者。前兩年的寬松貨幣政策,沒有導致中國經濟基本面有大的改觀,但樓價卻因此而暴漲。如果現在放松貨幣,將使得資金鏈處于崩潰邊緣的開發商獲得喘息之機,并會給市場傳遞房價將再次反彈的恐怖信號,促使民眾再次因恐懼而搶購房產,這確定無疑是個大概率事件;一旦房地產再次報復性反彈,則會使得放出來的貨幣加速流入房地產,房地產調控將再次宣告失敗,而這是無法向任何人交代的。
這一段時間房價剛剛出現下降苗頭,可是這一次政府下調了存款準備金率,盡管高層的定調是微調,但非常讓人擔心一不小心變成“徹底變向”,盡管明確是“定向放松”,但還是讓人擔心最終流向房地產,這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應該會使得房地產開發商一掃陰霾心情而信心倍增,萬一房價隨著他們的信心增長起來,也就是房價再次反彈。那這次貨幣政策很有可能再次出現“打右燈,向左轉”的失控局面,這可就違背了本次政府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的本意。
三、如何提升存款準備金制度有效性
(1)完善存款準備金政策,改革存款準備金付息制度
改革我國現有的存款準備金付息制度,中央銀行對存款準備金支付較高的利息會造成商業銀行惜貸的現象,同時也加重了中央銀行的利息負擔。另一方面,過高的存款準備金會削弱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調控效果,加大中央銀行宏觀調控的難度。我國中央銀行應當確定合理的準備金利率水平,使之成為中央銀行的一個重要的基準利率,發揮對市場利率的引導作用。
(2)實行有中國特色的差別存款準備金制度
結合國際慣例和中國國情,實行有中國特色的差別存款準備金制度從而穩定中國貨幣金融環境,體現公平原則。同時加強對各存款類金融機構資本充足率、資產質量狀況等重要指標的動態監測,及時確定差別存款準備金制度的實施對象,抑制資本充足率較低且資產質量較差的金融機構盲目擴張貸款,引導并激勵金融機構自我保持穩健和調整信貸投放。
(3)緊密配合財政政策,注重發揮政策協同效應
存款準備金政策的作用在于調節全社會的貨幣供給量,而財政政策的作用在于調整經濟體系中的產業結構;只有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的協調配合才能夠有效地調節國家宏觀經濟運行;因此,要進一步加強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之間的協調配合,著力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進一步提升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通過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協調配合,確保整個宏觀經濟健康運行
參考文獻:
[1]汪昊.央行和商業銀行視角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的實證分析[J].上海經濟研究,2011.9
[2]杜婕.我國存款準備金政策有效性研究[M].碩士學位論文,2011.3
[3]王慧.我國法定存款準備金政策效果分析[M].碩士學位論文,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