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惲壽平是中國繪畫史上杰出的畫家,與王時敏、王鑒、王翚、王原祁、吳歷合稱“四王吳惲”,為清初“六大家”之一。惲壽平詩、書、畫異曲同工,有“南田三絕”之譽。他擅長畫山水,但尤其以寫生花卉成就最高。他承襲徐崇嗣的“沒骨花”,開創自己“清新細麗,淡雅秀逸”的花卉風格,以廣泛的題材,真實生動的藝術形象,秀潤的筆墨和設色,創造了“清如水碧,潔如霜露”的“沒骨花”法,成為常州畫派的創始人。本文就惲壽平的美學思想進行一些初步的探討。
關鍵詞:師法造化 筆墨 格調 意境
能夠使常州畫派成為獨樹一幟的文人畫派,惲壽平的貢獻可謂巨大,他以一位大藝術家的敏銳眼光看到當時畫壇的一些弊端。他順應藝術發展的客觀趨勢,通過自己的藝術實踐反復進行嘗試,并根據在實踐中的深切體會,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藝術見解和主張,對常州畫派及清初畫壇有巨大的影響。
如何對待傳統是畫家能否取得突出成就的必不可少的一環。惲壽平在對待傳統的態度上是非常認真和嚴肅的,他提出必須要正確對待師法傳統,要在對傳統有較深認識的基礎上師長舍短,從傳統中汲取營養,為自己的藝術創作開辟新路。他批評唐宋元以后的文人士大夫不能正確地師法傳統,形成了一味“追風校慕,縱逸點筆,輒相衿高”的風氣,明確地指出:“作畫須優入古人法度之中,縱橫恣肆,方能脫落時徑,洗發新趣也。”要吸收宋元明諸大家之長,進而弄通古代大師們的成功秘訣和途徑,學古人但是不能似古人,以恢復高雅的藝術神趣。但是他的這種尊古而不擬古的正確主張,在復古風氣甚重的清初畫壇卻并不被重視。
重視師法造化是惲壽平繪畫藝術出古入新的重要途徑,也是他藝術思想的一個重點。他曾一再強調:“以古人為師猶未能臻妙,必進而師撫造化,庶幾極妍盡態而為大雅之宗。”惲壽平關于師法造化的言論,是他藝術主張和藝術道路的集中反映,也是他在藝術實踐中所體驗到的真諦。在師法造化的過程中使自己的身心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從中感受到樂趣。但由于生活上的情況,使他未能遍游名山大川,但他對所到之處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特別的留心,體味觀察。正是由于惲壽平善師造化,不守陳法,所以他才能夠成為清初六大家之一,并且成為開宗立派的創始人。
重視繪畫中的筆墨、設色等藝術技巧的鍛煉和運用,是惲壽平藝術主張的重要內容之一。他認為,以線描為造型基礎的中國畫藝術,其點線是通過筆墨來體現的,有筆有墨才是畫,但畫面不是雜亂無章的筆墨堆砌,只有運用筆墨將一幅畫畫的神韻具足,意趣盎然,表現出生動的藝術形象和豐富的藝術內涵,才是有筆有墨的最好體現。他的大量繪畫作品,正是他重視筆墨技巧運用的具體表現,無論是山水畫還是他賴以成名的沒骨花卉,都達到了筆墨精妙、自然天成的高度藝術境界。對于設色技巧,他主張色彩要經過千錘百煉,渲染用色淡逸而不輕浮、淺薄,沉厚而不郁結、凝滯,要達到光彩奪目而又瀟灑出塵的藝術效果。
抒發情感和對于意境的追求,是惲壽平藝術主張的重要組成部分。他主張畫家運筆作畫必須要具有充沛的情感,并體現到自己的作品中去。否則,其作品必然蒼白而缺乏思想內涵。只有重視作品的情感投入,才能把握大自然的靈氣,其作品才能使觀者生情。畫家要具備充沛的藝術創作激情,通過手中的筆墨,生動而富有神韻的表現大自然,才能使自己筆下的自然景物更有靈性,更有審美價值,從而使人百看不厭,有回味的余地,也才可以打動觀者的心,使觀者通過想象和聯想,如身入其境,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與藝術家產生共鳴。惲壽平的這種重視情感和意境的主張,不僅體現了他對藝術創作中情感作用的深層次的理解,同時也反映出他作為一位繪畫大師,非常重視繪畫藝術的社會功能。
繪畫作品要有高雅的格調,是惲壽平一生創作實踐的孜孜追求。這種高雅格調其實就是所謂“逸格”。惲壽平對逸格有自己的獨到理解。首先,要脫盡縱橫習氣,得其幽淡天真;其次,不刻意求工求似,要得其自然天真;再次,不論繁簡,得其精神氣韻:最后,不落時趨,獨立高步。這些都是對文人畫傳統審美觀念的進一步闡述與延伸,是針對當時畫壇存在的種種弊端而發的。他的這些主張,反映了他對繪畫藝術最高審美境界的追求,他獨具一格的“清如水碧,潔如霜露,輕賤世俗,獨立高步”的山水畫作品,無不是他上述主張的具體表現。他對于高雅格調的始終不渝的追求,表現了一位藝術大師的遠見與膽識,以及不受世俗影響的高尚藝德。
人們在評論惲壽平的繪畫藝術時,往往多注重他的“沒骨”寫生花卉,而對于他的山水畫卻多有忽略。惲壽平確實把大量的時間與精力用在“沒骨花”的研究與創作上,但是他對山水畫的興趣從來就沒有減退。從他二十歲一直到去世之前從來沒有間斷過對山水畫的創作實踐與理論的探討。在清初畫壇復古風氣的籠罩下,惲壽平提出的正確地繼承傳統、師法造化、筆墨設色技巧、意境的構筑、情感的投入和對高雅格調的追求等方面的正確觀點,卻顯得力單勢弱。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逐漸認識惲壽平的正確觀點,并且逐步的擺脫那股庸腐的復古之風。惲壽平在中國山水畫史上的地位同樣是不可磨滅的。
惲壽平是一位非常勤奮的畫家,他有著常人所沒有的傳奇式的早年經歷;有著坎坷貧困的生活;有著傲岸、高潔的精神品格;更有著孜孜不倦的為藝術獻身的精神!對中國繪畫藝術的發展做出了杰出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