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米手機以輕資產模式為國產手機行業開辟了一條全新的道路,但其軟硬件問題、管理層問題、資金問題、售后問題、產能問題等,都將嚴重阻礙小米繼續前進的腳步。本文淺層次地分析了小米公司存在的部分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希望可以有助于實踐。
關鍵詞:小米手機 硬件處理器 管理層 售后缺陷
2011年小米M1橫空出世,其高性價比模式給中國手機市場帶來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沖擊。小米公司成功的饑餓銷售策略以及同行業中少有的輕資產模式也為國產手機行業開辟了一條全新的道路。但是,風光的外表依然不能掩蓋小米科技存在的缺陷,在受到內外雙重壓力的背景下,小米手機怎樣才能走得更遠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
一、小米手機目前存在的問題
(一)管理層問題
高層管理人員中,作為創業公司,7個聯合創始人分別來自微軟、谷歌、摩托羅拉等5個不同的地方。這些公司所做的事、做事的風格、流程,甚至氣質都大為不同,這對以后的企業定位和發展路線的制定較為不利。同時在其高管中,缺乏市場,營銷,人力等專業人士,高層構建結構不合理。市場定位和營銷等問題,多靠雷軍一人定奪,這種情況下,雷軍本人的誤區和盲點可能會使企業犯重大錯誤,不利于企業決策的制定。
(二)市場定位不準確
小米手機問世時,就以“發燒友手機”自稱,,也許只是為了引出一個噱頭,引導媒體的宣傳和消費者的關注,從而擴大知名度的目的,但它有可能把手機一個簡單的產品復雜化了,會讓部分用戶望而卻步。再者,產品的研發采用了“發燒”用戶參與的模式,這個問題的核心就是小米貌似想通過這種方式取悅于用戶,但是有可能適得其反。這只是一部分“發燒”小眾用戶,他們的需求就算是真實的,也未必符合更大范圍用戶的需求。
(三)缺乏穩定的供貨渠道和生產線
作為新創企業,小米手機缺乏嚴密的“生態系統結構”。目前小米手機生產是由富士康代工的,而且目前只有一條生產線,生產力嚴重不足,手機發貨量逐步遞減。同時,小米自身沒有零配件生產,這樣一來,一方面在小米手機的零配件供應成本上不會有任何優惠,另一方面,也沒有穩定且連續的供貨渠道。
(四)實體銷售模式的缺失和售后缺陷
小米目前還只有網絡營銷一種銷售方式,雖然網絡直銷很大的節省了小米的銷售成本。但是,同時也導致其喪失了一部分消費者。在中國人的消費觀念里,“眼見為實,耳聽為虛”的思想還是占據一定份額的。對于這部分消費者,無法接觸到實物的銷售方式,是得不到肯定和信任的。另外,售后外包導致售后服務不到位,維修困難,同時由于小米之家以及簽約售后點分布不均,有些購買者不得不通過快遞的方式進行維修,大大延長了返修時間,降低客戶滿意度。
二、針對存在問題的對策建議
(一)籌資對策
小米的產能、售后等問題所帶來的影響日益凸顯,而要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有充足的資金作為后盾。小米最可能最有效的籌資方式有以下幾種:創始人的內部融資、與運營商合作獲得利潤分成和定制費用、繼續獲取風險投資。
創始人內部投資并不難獲得,小米作為一個新興手機廠商,其發展第一步可謂走得非常成功。火爆的在線訂購量,好評不斷的品牌口碑,以及其可以大力發展的機遇,都可以使得小米內部的投資人,有信心繼續為其注入資金血液。關于與運營商合作獲得利潤分成和定制費用,就目前小米M1已銷售的235萬部構成來看,100萬為聯通定制機,20萬為電信定制機,兩者之和占據總銷售量的58.5%。運營商要付給小米科技的首先是手機的定制費用,再者定制機出售所獲利潤將按協議比例返還給小米科技。這樣一來,大批定制機的出現,將會給小米手機帶來大量的利潤。
(二)運營商合作模式
在進入3G以及未來的4G時代的中國手機市場中,運營商的作用將會被進一步的強化,只有通過運營商提供移動互聯網接入服務,智能手機上的各種功能才能得以實現。與運營商緊密合作的能力,將成為手機廠商關鍵制勝因素之一。發售運營商定制手機將成為手機終端廠商占領市場、打開局面的一條捷徑,尤其對于小米這樣擁有高人氣的手機行業的新進入者來說,與運營商合作推出定制手機將是趁熱打鐵的最佳方式之一。
(三)分級完善小米之家
小米可以從每年的利潤獲取中,拿出一定的資金,逐步完善東部地區和中部地區的小米之家,對主要的一線城市,應根據合理區位選擇,擴充小米之家數量,保證大型一線城市中消費者的利益;對于中部地區,首先要保證每個省區有一家,之后再根據成本效益原則決策。其次,除了小米之家外,全國還分布著許多小米第三方維修點,從以往的經驗來看,第三方維修點的服務質量、服務效率都較低,小米之家應該加強對第三方維修點的篩選和監管,對維修人員加強培訓,明確維修過程中收費項目的價格,防止出現亂收費的現象。最后,小米若采用與運營商合作的方式,發售合約機,則該在三大運營商各個城市的運營點中,增加針對小米手機的維修服務,負責各運營商的合約機的維修。
(四)管理層配置完善
在小米逐步進入一個較為平穩的運行狀態的背景下,小米應該著手解決自身高層人員配置不完善、不平衡問題。伴隨著人員的擴充,對于現有管理層部門的分工應做出進一步的細化,在保證技術研發團隊規模的同時,為市場營銷、人力、財務等部門調撥一定的人力物力。
參考文獻:
[1]葦麗華,庚淑榮.小米手機營銷策略和模式[J].商業文化(上半月),2011.12
[2]馬繼華.小米手機“微創新”初獲成功[J].通信世界,2011.43
[3]王輝.向小米手機學什么?[J].中國電信業,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