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國食品安全問題相當嚴重,食品安全問題涉及從田間到餐桌等各個環節,不僅危及老百姓的人身安全、健康狀況、財產安全,情況嚴重的還將影響家庭和整個社會的穩定情況。在此危急之下,建立一套科學高效的食品安全法制體系有效地遏制違法事件的發生確保公眾的飲食安全。
關鍵詞:刑法 民法 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 是指食品無毒、無害,符合應當有的營養要求,對人體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在我國的食品安全的范圍里,既包括供人們食用或飲用的成品,還包括供食用的源于農業的初級產品,并且食品生產加工、食品流通、餐飲服務、食品添加劑生產和食品相關產品的經營,都屬于食品安全的規制范圍。規范定義的提出,使我國的食品安全立法工作,有了明確的目標和范圍。食品安全通常是生產與經營安全、過程與結果安全、現實與未來安全的完整統一。
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這些問題背后均暴露出我國食品安全法治建設存在著諸多問題。食品安全問題不但給生產經營企業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而且還威脅到了消費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更為嚴重的是這些不安全的食品引發的中毒、死亡事件,激起了受害者與生產者、政府監管部門的矛盾,引發諸多社會不穩定的問題,所以加強我國食品安全法治建十分必要。
1.食品安全的刑法保護
加強食品安全的刑法保護,有助于遏制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明確相關責任人員在食品安全的刑事責任,有助于全面打擊違法犯罪行為,對該類行為的處罰應該具有高度的嚴厲性。從其他角度說,刑法嚴厲的強制性及最后的保障功能決定了其在食品安全保護上不可或缺。我國現行刑法規定專門的食品犯罪體現在兩個條文中:一是第一百四十三條界定的生產、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罪,二是第一百四十四條規定的生產、銷售有毒有害的食品罪。這兩個條文是食品安全刑法保護的重頭戲。刑法修正案八將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條修改為:“在生產、銷售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銷售明知摻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條的規定處罰?!?/p>
雖然有些刑法條款不是專門針對食品犯罪設置,但也能對食品安全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此外,2010年9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發布《關于依法嚴懲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活動的通知》。《通知》中最引人關注的是,對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量刑提出具體要求。對已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累犯、慣犯、共同犯罪中的主犯、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以及銷售金額巨大的犯罪分子,要堅決依法嚴懲,罪當判處死刑的,要堅決依法判處死刑。還有一些涉及到食品安全監管部門的責任的罪名。主要包括: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規定的濫用職權罪和玩忽職守罪;《刑法》第四百一十二條規定的商檢拘私弊罪和商檢失職罪;《刑法》第四百一十三條規定的動植物檢疫拘私舞弊罪和動植物檢疫失職罪;第二百二十九條規定的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罪等。刑法修正案八新增兩個專門規制食品安全管理的罪名,即食品安全監督管理濫用職權罪和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玩忽職守罪。《食品安全法》屬于附屬刑法對食品安全的保護中,該法第八十一條規定:“對生產經營者的同一違法行為,不得給予二次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涉嫌犯罪的,應當依法向公安機關移送?!钡诰攀藯l規定:“違反本法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食品安全的民法保護
食品安全領域內平等主體之間產生的糾紛,均可以通過民法及相關法律解決。在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食品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組成了食品安全領域最主要的規范。從《民法通則》的規定來看,它主要是從追究經營者民事責任的角度保護食品安全權。保證民事義務的履行,是實現民事權利的有效途徑,是民法的重心。最高人民法院有關司法解釋對發生在食品安全領域的具體事件發揮重要的作用,其操作性比一般的法律法規更強,例如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在司法實踐中將會成為食品安全領域因食品造成人身損害事故賠償時計算責任的重要依據之一。2010年7月開始實施的《侵權責任法》中規定:明知產品存在缺陷仍然生產、銷售,造成他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相應的懲罰性賠償。這被譽為該法的亮點之一。然而,由于沒有具體規定懲罰性賠償金額的計算方法,該條款面臨著實務操作上的困難?!妒称钒踩ā分幸搀w現出對平等主體之間權利義務的規范。因食品安全事件造成他人人身或財產損害的,可以要求和本案有關系的食品生產者或銷售者支付共計10倍價款的賠償金,同時賠償實際損失。這是與消費者密切相關的一個條文。另外,“民事賠償優先”這一原則在食品安全法中也得到明確的規定:肇事單位不足以同時支付行政處罰金和民事賠償金時,優先支付民事賠償金。
總之,政府應加強食品安全方面涉嫌違法犯罪的打擊和制裁力度,民事賠償方面向受害者進一步提供保護和支持,確保老百姓的飲食安全。
參考文獻:
[1]程言清,黃祖輝.美國食品召回制度及其對我國食品安全的啟示.南方經濟,2003
[2]李新生.食品安全與我國安全食品的發展現狀.食品科學,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