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管好一個班級,離不開班級的管理體制。一個完善健全的班級管理體制,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有效展現學生各方面的潛質和才能,它是班級協調發展前提和保證。
我注意到很多班主任都相當注重班級形象的確立,花費了很多時間和精力操作卻收效甚微。我也有過同樣的經歷和煩憂。
管理學生,學校教育至關重要。在學校,學生能否健康成長,八成以上來自于班級管理。班級管理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那么,如何提高管理效應,這是我們每位班主任值得深思的重大課題了。從事教育工作近十年,我一直都在不斷地嘗試、總結,把這些想法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
首先,班級管理要有平等的機制和管理平臺。這實際上也是一種尊重人的體制。一般班級管理只強調管理的社會化功能,卻往往忽略了學生的個體化特點。我們的學生是多元化的群體,層次不同、性格迥異,這就需要將平等的、尊重人的機制設立到我們的管理體系中來。學校是為社會培養接班人的教育載體,“因材施教”這一教育理念一直沿用至今仍經久不衰,足以見證它的正確性了。班級管理中也只有設立了這樣的機制,才能為學生的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階梯。
其次,班級管理離不開班干部這樣的得力助手,對班干部隊伍的培養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其全面發展的課堂。它應該面向每一個學生,激發學生潛在的主人翁意識,鍛煉其自身的組織能力和管理能力。作為班主任的我們,在平時就應多與班干部交流,對他們進行一些適當的指導和培訓,根據不同的個性特點安排給他們不同性質的崗位,盡量使其在各自的職位上發揮各自的優勢,帶動全班同學共同發展。
第三,班級管理是一項集體事業,它需要每個成員的共同參與。我們每一個學生,都應該很自豪地認定自己就是班級的主人,有了這種主人翁意識,心中才會有強烈的集體責任感,大家才會發自內心地凝聚在一起,團結協作。此外,還有理解和寬容,這是教育的真諦所在。當學生有錯誤時,我們首先應當想到的是寬容。容忍學生的過失,給他們創造改正補過的機會,使其在寬容中約束自己,學會自愛,這是教育孩子最有效的方法。寬容不是撒手不管,而是給他們改過的機會和不斷的引導,讓學生感受寬容的博大,在教師的微笑里健康成長。在這方面,我從不吝嗇自己的微笑。我把微笑帶進課堂,帶進活動,帶進學生的日記里,耐心地傾聽他們不同的心語。老師的寬容與愛心,不僅不會讓學生得寸進尺,反而培養了他們與老師零距離相處的勇氣,讓彼此的心貼得更近了。同時,學生在寬容的環境中,也學會了寬容他人和自愛,逐步成為一個積極向上的人。
最后,班級管理需要有愛。這種愛是老師對學生的愛,是學生對老師的愛,是學生之間兄弟姐妹般的愛。但要強調的是,老師對學生的愛要有原則,不是庇護,不是假仁假義,而是嚴中有愛,嚴中有情。老師對學生要做到以理服人,以愛激勵人,讓學生對老師的所作所為發自內心地認同。我們要經常教育學生,生活中要真誠待人,對待同學要像對待兄弟姐妹一樣,不互相猜忌,不落井下石。
下一步就是該如何讓這些想法得以實施了。當然,實施的力度和執行的效果也是不能忽略的。我認為:
第一,要加強與學生的心理溝通,以求得班級群體在心理上的認同。
一旦出現老師與學生認知上的差異,班主任要從全局出發,權衡利弊,及時與有問題的學生進行溝通,力求與學生的心理趨向保持一致,從而更好地開展班級活動。
第二, 要注意心理換位,以此化解師生、同學之間的各種矛盾。
學生在人際交流上具有這樣一種心理特征:他們渴望得到理解,卻很少主動去理解別人。作為班主任,就應該指導學生學會理解,學會“心理換位”。把自己當作別人,學著用他人的觀點去分析問題,這樣,許多矛盾便化解消散了。當分歧或矛盾出現時,班主任要耐心疏導,引導雙方“心理換位”,設身處地進行體驗和思考,以求得更高層次上的心理平衡。
第三,多交流、多溝通,強化每個學生的責任心,規范學生言行。
交流是增進了解的基本方式,溝通是消除隔閡的重要途徑。在班級管理與建設中,我們要與學生真誠相待。充分利用課余時間,以朋友的身份與他們接觸,縮短心與心的距離;應多多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走進學生內心的空間,做到知己知彼,應對自如。
第四,注重書信、通訊等交流形式,構建真誠和諧的家校聯絡平臺。
在通信技術比較發達的今天,電話已經成了家校聯系的主要渠道了。然而,最讓我偏愛有加的聯系方式卻不是電話,而是書信。一方面,它可以使問題更加完整具體,起到一種事過留痕的作用;另一方面還可以讓家長真正感受到學校工作的具體性實在性。它是班主任實施工作的一個載體。因此在班級管理中,我除了以電話、短信的形式與家長聯系溝通外,還很注重用書信的形式。同時,從眾多家長的回信中,我也感受到了家長對班主任工作的在乎、認同與感激,更感受到了家長真誠的期待和自己肩上的責任。
一位老教師曾對我說過這樣一句話:班主任的工作,說白了就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體力加腦力的雙重運動,你得用時間去參透它的玄機。近十年的班主任生涯中,我辛勤地耕耘,不倦地思索,收獲著喜悅,感悟著挫折。我感激家長的配合與支持,更感激學生的長大與尊重,是他們給了我努力付出的動力,是他們激勵著我把這些班級帶得更加優秀,更加完美。在今后班級管理過程中,我會揚長避短,把我的管理工作做得更加有聲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