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時代,網絡具有信息量大、時效性強、形式多樣等特點。作為新興專業,物流課程教學存在師資緊缺、教材滯后、設備不全等問題,為彌補缺陷,教師在教學在理論教學過程中可布置一些任務,讓學生利用網絡自主學習,以汲取即時物流信息和擴充知識,同時通過引導學生有效使用網絡來提高學習興趣、學會學習。本文以課程案例形式,初探在物流專業課程教學中嘗試引導學生正確使用網絡自主學習。
關鍵詞:物流專業課程 網絡 自主學習
一、設計思路
(一)背景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針對21世紀信息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向全球中小學生提出的要具備四會的能力的第一會就是學會認知,即學會學習。“學會學習”是為了迎接21世紀人類將要面臨的、日益嚴峻的種種挑戰(能源危機、環境污染、人口匱乏等等),要求學校要進行自我發展教育。自我發展教育是一種建立在自我心理學基礎上,以促進學生自主發展,增強學生社會適應性,訓練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的教育活動,要求學校構建以學生自我發展為中心的主題教育,培養學生自我發展的整體素質。在教學過程中,最能體現自我發展的教學體系就是“學會學習”。信息社會為“學會學習”提供了最為優越的環境,就是基于現代信息資源(Internet 資源庫, Internet教育網絡等),來支持學生的“學”,開拓他們的視野,拓展他們的思維,培養學生學會學習的方法。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的最終目的是提高自我發展的素質能力,成為可持續性發展的高素質的現代人。
(二)目前物流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由于物流專業是新興專業,我校創辦時間短,師資緊缺這是一個最現實的問題。學校除了聘請外聘老師兼課外,其余的課程就是由本校教師內部消化,邊學邊教,解決燃眉之急。雖然物流專業教師隊伍邊學、邊實踐,在學習實踐中不斷調整、優化、提高,專業綜合素質逐步得到提高;同時不斷更新課程內容、增添實驗實訓設備,但目前的教學主要以理論學習為主,大部分學生對一些空洞的理論缺乏興趣,上課未能真正參與到專業教學中去,在課堂上仍以教師講解、學生記筆記為主。在這種教學下,大部分的學生是被動的學習者。因此,要提高學生的專業水平,關鍵是要培養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參與到專業教學中來,讓每個學生都真正成為能動性的發展主體,而物流專業課程中倉儲、配送、第三方物流等內容完全可以給學生更多的空間去研究、探索、實踐和交流。
與此同時,在社會日益發展的今天,網絡與中學生的關系越來越密切。據有關資料顯示,青少年上網的占57%,且每年均以較高比例遞增。因此,利用網絡學習對今天的學生來說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21世紀對人的要求不僅僅是對現成知識的記憶和模仿學習;而更重要的是學會學習,能放在復雜的現實情境中,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獨立思考,得出自己見解。傳統的教學模式,難以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更難談到學生的自主學習,在網絡環境下我們應該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可以采取任務驅動的方法,提出相關的任務,引導學生開展討論、研究、探索、問題解決。學生組成小組合作學習,進行社會調查、實地研究、閱讀、網上搜索和發表學習報告等。
基于以上兩點原因,本人決定在物流專業課程教學中嘗試引導學生利用網絡自主學習。
二、初步嘗試
在日常教學中本人時刻牢記素質教育下教學強調人文性。它要求課程教學應該是多元目標的全人教育,即專業教育同文化教育一樣應該是對人的思維、語言能力、品格、意志、健全人格等方面的全面教育。本學期初,我在任教的06物流1、2(電五)兩個班進行的調查,發現班級90%以上的同學使用網絡,40%的學生幾乎每天網絡聊天或打游戲的時間超過3小時,存在著沉迷網絡的現象。我決定充分利用“倉儲與配送管理”這一課程教學時間及時引導學生進行正確使用網絡。在每章教學中,我總會布置一些任務讓學生利用網絡收集資料并在課上交流以拓展知識。比如學到“倉儲與配送基礎理論”,就讓學生收集“沃爾瑪公司的成功之道”、學習了“自動化立體倉庫”就讓學生收集“nike配送中心自動揀選系統”。這樣使學生上網不再是單純的聊天與打游戲了,并且使他們在收集的資料被大家認同時感受到了尊重,課堂的學習氣氛不再是沉悶了,學生對課堂學習有了興趣。
在學習“共同配送”這一章節時,我設計了一個問題:本土連鎖零售企業華潤超市如何選擇共同配送的合作對象?06物流2(電五)班學生的觀點集中在外資零售企業和本土零售企業上,而且男生主要認同外資零售企業比較合適,而女生偏向本土零售企業。為了讓學生加強自我意識和進行一次自主學習,我決定讓學生針對這一問題進行一次題為“本土連鎖零售企業華潤超市應選擇本土零售企業作為共同配送的合作對象”的辯論,女生為正方,男生為反方。準備時間兩天。可以借助任何工具查找有關資料。這樣,事先分工,把所有學生都調動起來,既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又鍛煉了他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到課堂大辯論那天,正方由程丹為主辯手,反方以俞杰為主辯手。教室里的桌子分成兩組,兩個主辯手主持辯論。為了讓更多的人參與,所以我允許一對一的自由發言辯論,雙方準備充分,通過報紙、雜志、網絡等途徑收集材料,所有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課堂辯論氣氛熱烈。學生們見解獨到,充分體現當代年輕人的個性。在愉快的環境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濃了。最后,雙方的主辯手進行各自的總結,我作終結性總結,對課前及課上辯論的結果,并要求學生以此為題作為課后的作業,把查閱、辯論落實到寫作上來。
三、全面運用
當然,我花了整整兩節課讓學生進行辯論,感覺收效甚好。其一,學生對專業教學中第一次運用這種新穎活動很感興趣,而且意猶未盡,要求以后多多進行。其二,在接下來的期中考試中,有關“影響家樂福超市選址的因素”這一案例題,綜觀全班這一題是考試中扣分最低的,因此,06物流2(電五)班期中成績明顯高于06物流1(電五)。
經過半學期的嘗試,初見成效,堅定了引導學生利用網絡自主學習的信心,于是將這一工作在兩個班中按下列步驟開展:
(一)本人先制作一個網頁,列示學習任務的詳細的說明及要求、學習活動的具體安排,學習方法指導
以《配送中心管理》的學習為例來看一下,教師如何指導學生的學習。首先引導學生打開教師的網頁,學生將看到本單元的教學任務是:
1.學科知識
(1)了解配送中心在配貨管理時控制的相應環節。
(2)熟悉訂單處理模式、備貨及配貨的各種具體方法等內容。
(3)掌握訂單處理的作業流程、訂單處理系統的作業及設計。
(4)熟悉世界著名物流配送企業案例介紹。
2.信息技術知識
(1)初步學會制作PowerPoint演示文稿。
(2)學會網上下載,并能夠對下載信息初步的進行處理。
(3)將學得的知識,做成一個網頁或者演示文稿,向其他的同學展示。
3.學習方法及學習過程介紹
(1)首先上網明確本節課的學習任務。
(2)在學習材料上看本節的知識結構,對本節的知識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3)根據學習任務,通過查找網頁上的學習材料學會本節課的知識,也可以通過查找相關的網站,從互聯網上搜取有關的知識。
(4)注意每一個知識點的學習指導。
(5)獨立完成網頁上的練習題
(6)完成任務做成演示文稿,和同學們共享。
(二)為學生提供翔實易得的素材
雖然網上的素材非常豐富,但是學生的信息素養還不夠高,網上琳瑯滿目的知識學生還缺乏辨別的能力,因此難以對網上知識的質量和正誤作正確的辨析,另外學生從網上獲取必需知識的能力也有待提高,如果沒有教師的指導,學生的學習效率將非常低。因此在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中,教師應該給學生提供豐富而直觀的學習材料。這些材料既可以是教師光盤材料、從網上查找到下載下來的,也可以是教師為學生推薦的網址,鍛煉并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
(三)加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培養。
在學習過程中,本人指導學生利用小組內分工合作的方式進行學習。例如將學生分為4—5人一組,在探索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分工查找資料,然后大家再進行材料的交流,共同利用找到的材料進行學習,最后大家要將自己小組的探索成果,經過大家的綜合后做成演示文稿或者網頁。這樣,在平時的學習中培養學習的團隊合作精神。
(四)提供學生交流的空間。
為加強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間的交流,本人采取以下措施:
1.開辟網上留言版,為學生與學生以及學生與教師與外界的交流開辟一個新的窗口。同時教師也可以利用網上留言版,為在家中的學生做網上的指導。
2.將學生的探索成果做成學生作品集,發布到網上,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以及學生間的交流,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綜合和利用。
(五)對學生的學習作正確的評價。
傳統的教學對學生的評價往往通過平時作業批改、考試等方式進行,但這種評價方式不能適應網絡環境下教學的要求,網絡環境下更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的評價。因此本人對每一任務制作一個對學生進行評價的標準,通過此標準讓學生自己對自己進行評價,以及小組間相互的進行評價。
四、評價
經過一個學期的實施,06物流兩個班級的學習專業課程熱情明顯大增,期末考試成績除了一個學生不夠理想外,其他學生都達到了良好以上成績。同時在收集資料、自主學習的過程,學生對網絡的影響有了全面而又深刻的了解,大多數同學表示以后會正確利用網絡這把雙刃劍。
五、反思
不容置疑,網絡作為一個全新的領域,它的雙面特征已經表露出來,如果正確利用網絡,會對青少年的成長、發展起著很大的促進作用,否則會對他們產生負面影響。因此,如何引導學生正確利用網絡學習成了關鍵。我覺得可從以下幾點做起:
1.可以開展計算機知識競賽、班級(個人)網頁制作、網上論壇、網絡信息活動月等活潑的形式,讓學生從中既增長知識又受到教育。
2.教育部門應開發各種教育網站,讓學生有個屬于他們的學習天地,也有與教師交流的平臺。
3.加強法制教育,提高青少年學生的自控、選擇、辨別能力。
4.加強網絡管理使用,運用反黃軟件,盡量減少學生接觸不良信息的機會。學校、家庭、社會三者應密切配合。
參考文獻:
[1]蔡基剛,武世興.引進多媒體網絡技術 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外語界,2003.6
[3]陳美華.基于計算機和網絡的大學英語自主學習模式研究.外語電化教學,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