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創新與知識產權緊密相連,技術創新的過程,本身也是知識產權創造的過程,本文分析了知識產權管理與技術創新的內在聯系,知識產權管理與技術創新的內在聯系研究,提出了創新績效評價改善知識產權管理的實施路徑。
關鍵詞:知識產權 創新績效 聯系
不同的經濟時代要求不同的核心資源,創新績效取決于對創新活動的有效管理。而技術創新本身就是知識的產生、創造和應用的進化過程。知識產權管理可以有效地保護和激勵技術創新,提升創新績效。
一、知識產權與創新績效的相關概念
創新,指企業通過新產品、新流程、新服務、新事業等方式將創意變成價值的過程,包括能夠給企業的經營績效帶來正面影響的管理活動,不僅限于技術活動。它與智力資源、競爭力有著緊密的聯系。有效挖掘企業內在的智力資源和智力要素,能增強企業創新能力,提高企業競爭力。績效指的是完成某種任務或者達到某個目標,該任務和目標通常是有功能性或者有效能的。技術創新績效是企業在一段經營期間的企業技術創新活動的效益及經營者的業績。創新績效能給企業帶來經濟效益,并能使企業技術積累增加,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為企業帶來無形的資產和效益。創新績效的評價是一個復雜的系統,績效評價往往都涉及到指標體系的建立。
在知識經濟的背景下,知識產權是一個動態的概念,它是指一切來自工業、科學、文學和藝術領域的智力性活動成果所享有的權利,知識產權的范圍在WTO中得到進一步拓展,是基于創造和利用的形式依法享有的權利。總之,知識產權是民事主體所享有的支配創造性智力成果、經營性標記、經營性信譽以及其他具有商業價值的信息并排斥他人干涉的權利。
技術創新推動了知識產權制度的發展與完善,并期望在技術創新過程中取得更多高質量的自主知識產權。按照創新的技術來源與創新活動方式,可以在不同創新模式下進行知識產權策略的選擇。知識產權作為制度存在,對技術創新有重要的激勵作用,知識產權資產管理是企業的創新集成能力所在,它能夠有效提高企業的創新績效。
二、知識產權管理與創新績效關系機理
知識產權以動態、全方位方式存在,為了更深入地了解知識產權管理,可以構建知識產權管理系統。它包括知識產權創造、知識產權利用、知識產權保護和知識產權組織四部分。其中知識產權創造,是指在企業創新過程中,形成并取得創新成果的知識產權;知識產權利用,是指知識產權權利人的所有者或依法有權處分的組織和個人應用知識產權,謀求或取得相應的競爭優勢或收益的過程;而識產權保護是指在技術創新過程中,知識產權權利人采取協商、行政申訴或司法途徑預防和制止知識產權侵權的過程;知識產權組織具體包括知識產權管理機構的設置、知識產權人員的配置和培養,以及知識產權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實施。
知識產權管理與創新績效相關性概念模型。技術創新是企業獲得知識產權的重要前提, 創新過程是一種知識生產與轉化的過程。其中技術研發階段是技術創新的開始階段,知識產權是智力成果的權利化,企業積極、持續地投入研發,是獲得智力成果,保證知識產權來源的前提條件,技術研發階段的結束伴隨著知識產權的產生,新產生的技術采用哪種知識產權進行保護對于企業特別重要,并通過技術創新提高產品聲譽。
技術轉移與知識產權管理。有形產品對創新產出的影響取決于其符合市場需要,技術轉移階段主要涉及到知識產權的許可和轉讓,知識產權已成為企業利潤的重要來源,技術創新的成果是直接將創新成果產權化,通過知識產權盈利。技術擴散是創新成果或產品向顧客擴散的過程,主要包括創新結果應用于產品中,將以專利、商標為代表的知識產權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以及在技術擴散過程中,應當避免侵犯他人的知識產權。
知識產權管理視角的創新績效評價指標。在指標設計中考慮科學性原則、可操作性原則、可比性原則、目的性原則、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原則以及探索性原則,最后確定子系統中反映評價對象的指標。
三、知識產權管理水平提升策略
技術創新是推動企業發展的動力,通過創新績效有針對性地制定管理策略,以提升企業的知識產權管理能力。
必須重視知識產權創造,建立完備的知識產權信息系統,業要結合企業技術創新戰略,知識產權質量與數量要并重。企業在一項發明創造獲得了專利之后要采取繞過手段,避開專利的圍堵。
充分利用知識產權。在自身使用的基礎上,實現知識產權成果的商品化和產業化,充分利用知識產權轉讓許可為企業贏得新的利潤增長點。知識產權的轉讓與許可中,要根據不同的許可類型選擇合適的許可方式,明確許可的利弊,與受讓方簽訂完善的許可協議。要將專利與標準有機結合起來,積極參與國內外相關行業的標準制定。
強化知識產權保護。要弄清該國知識產權申請的流程,善于利用知識產權訴訟這一商業競爭手段,綜合運用適當的知識產權保護工具,充分有效地保護創新成果。
完善知識產權組織。加大知識產權管理人才的培養,建立一套涵蓋預研、研發、管理、使用、保護的知識產權規章制度,培養出專業化知識與法律知識并重的人才,為了推動企業的知識產權管理工作,加強與企業外的其他機構的溝通,設定高于一般行政管理部門的級別,建立適合企業發展階段和產業環境的知識產權組織架構。
參考文獻:
[1]馬寧,官建成.影響我國工業企業技術創新績效的關鍵因素.科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0.21
[2]王景,朱利.知識產權對宏觀經濟作用的經濟學考察.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理工版),2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