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父母移民到美國,盧曉玲就像來到了另外一個世界。都已經高二了,學習還一點都不緊張,竟然有不少比如烹飪、駕駛、攝影、裝修之類的選修課占了不少時間。盧曉玲盯著課程表上的單子,既驚訝又高興。
盧曉玲是個開朗活潑的女孩,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很快就和同學們打成一片了。不過,隨著了解的深入,盧曉玲越來越覺得,她身邊的美國同學不乏“腦殘”之流,下面的兩件事情就能充分證明這一點。
化學課上,喬治老師說:“我想和大家做個游戲,這是20美元,我會把它賣給出價最高的那個人。你們每個人都在紙條上寫出自己的報價。”
大家交頭接耳,議論紛紛。一個男生突然站起身說:“大家請安靜。我們要認清喬治的意圖,他不會白送我們20美元。也許,有人會出19美元,這樣,他輸的只有1美元。”
大家點頭。男生接著說:“不如這樣,我出1美元,然后你們都出零美元。賺到的19美元,我們平分。”
盧曉玲看著大家,沒有人反對,心里暗笑:這男生真是頭腦簡單,誰能聽他的?如果有人出2美元呢?如果有人出10美元呢……盧曉玲的腦子迅速轉著。最后,她果斷地填上了10美元。不會最高,也不會最低,這是一個不起眼的數目。
5分鐘后,喬治回來了。他依次展開紙條,看看放到一邊,再看看又放到一邊。最后,他的手里只剩下了兩張紙條。他念道,有人出10美元。喬治的嘴角露出了吃驚的笑:“最終的勝利屬于出10美元的同學——盧曉玲。”
盧曉玲驚呆了。她萬萬沒有想到,除了她和那個男生,其余同學填的竟然都是零美元!下課后,男生找到她,質問道:“如果你不同意我的提議,為什么不直接提出來?你提出來,我也可以出零美元,你出1美元。你為什么要這樣做?你損害了大家的利益!”
“這不過是游戲,只是游戲!”盧曉玲說。
“游戲就有游戲的規則,你破壞了這
個規則!”男生說著,氣呼呼地抓起書包走了。
還有另外一件事,也讓盧曉玲十分不理解她的美國同學。盧曉玲所在的學校有很多興趣小組,盧曉玲很快就鎖定了女子拉拉隊,這可是最能出風頭的小組。經過一段時間的辛苦訓練后,她的努力沒有白費,入選了校橄欖球隊和籃球隊的拉拉隊。
周末,盧曉玲和隊友艾米等幾人一起走出校門。沒走多遠,她突然看到街邊一個店鋪前排著長隊。原來,店鋪正在熱賣一款最新的智能手機。手機小巧玲瓏,價錢也很便宜。不過,怕產品熱銷供不應求,每人只限買一部。盧曉玲毫不猶豫地加入到隊伍中,很快便拿到了漂亮的手機。隨后,她突然想到了國內最好的女友阿琳,再過半個月就是她生日,這樣的禮物一定會讓她心花怒放。想到這兒,盧曉玲將艾米拉到一邊,說:“親愛的艾米,我還想要一部手機,你能不能去幫我買一部?”
艾米詫異地看著盧曉玲說:“不,你有一部了。”
“可是,我還想要一部。”盧曉玲急切地說。
“不,這樣做就是破壞了游戲規則。”艾米聳聳肩。
盧曉玲無比郁悶,又向旁邊的隊友求助。令她想不到的是,平時滿口“甜心”相稱的女孩們,沒有一個人肯幫她。更令她生氣的是,一個隊友居然說:“你要是這么做,我就去舉報。”
手機最終沒買成。一路上,盧曉玲在心里狠狠地罵她們“腦殘”。
轉眼,一年過去了。經過刻苦的訓練,盧曉玲練出了一流的舞姿,而且她的組織協調能力在拉拉隊中是最出色的。拉拉隊長畢業后,盧曉玲信心滿懷,認定自己一定能勝任隊長一職。競選臺上,盧曉玲發揮得十分出色。她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地講述了自己的設想、信心還有熱情。而接下來幾個參加競選的同學,遠沒有盧曉玲發揮出色。
最終到了投票環節,令盧曉玲怎么都沒想到的是,20個成員,12票反對,8票支持。反對者拋出了兩個理由,化學課上的20美元游戲是不誠實的表現;找人代買手機是無視規則。這樣的人,怎么能領導拉拉隊?令盧曉玲幾乎崩潰的是,就在這兩個理由拋出之后,原本支持她的8個隊友,全部倒戈,投了反對票。
那天,盧曉玲一個人跑到操場上,失聲痛哭。她不明白,不過是兩件小事,為什么隊友卻如此較真兒?
傍晚時分,一個高大的身影停在她的面前——是喬治。他和藹地看著盧曉玲,輕聲說:“親愛的盧,失敗不是一件壞事,它會讓你看清很多東西。就像一塊石頭絆倒了你,你再經過這地方時就會低著頭看一樣。人這一生,少不了去與別人打交道,如果你是一個不誠實、不遵守規則的人,你怎么能讓大家信任和依賴?我相信,你的失誤只是偶然,以后你一定會做得很好。”
盧曉玲抬起頭,默默地看著喬治。這一刻她突然明白,她的那些美國同學并不是腦殘,是自己的思想太落后了。
(小黎推薦)